小滿,是謙虛微笑的節(jié)氣,是恰恰好的端然。
二十四節(jié)氣里沒有大滿,看起來古人也是推崇低調(diào),不事張揚炫耀的。逢此時節(jié),初夏青嵐拂面;夜鶯輕啼,梅黃杏肥沁脾。夏夜的微風(fēng)拂過,帶著荷塘甜甜的水氣,泛著涼涼的水花,不遠處飄來蛙鳴,清脆響快,還有一絲懶散,草叢中夏蟲呢噥,此間萬物最是消受這初夏之夜闌人靜的舒適愜意。
跟著夏天的腳步,小滿翩然而至,小滿未滿的農(nóng)作物開始灌漿走向成熟。歐陽修詩: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麥,迎風(fēng)笑落紅。描述的就是此季此時此美景。
在某個清晨或傍晚,邀友去賞夏,品一場細雨,捻一支新荷,信步清涼中,哪還有俗風(fēng)燥心呢。
小滿,滿而不損、不盈、不溢,充滿人生哲理的節(jié)氣,細細想來如做人,應(yīng)知足、隨緣、感恩,做好自己,泰然處之。
微風(fēng)細雨夏來早,溫潤嫵“梅”鳳還巢。
梅派名劇《鳳還巢》中二女程雪娥,皓齒明眸,舉止賢淑,柔情似水,含羞討巧,真真的“陽春白雪”俏姿容,端端然的閨閣女子,恰當(dāng)當(dāng)?shù)拇蠹绎L(fēng)范,滿而不溢,沉靜內(nèi)斂。與繼母的對唱機智坦然,充分體現(xiàn)了梅派唱腔和表演雍容大氣的特色。這一段《本應(yīng)當(dāng)隨母親鎬京避難》似乎與我有緣,初聽喜歡,唱來感覺甚好,最是梅派的風(fēng)格和喜好,幾年來一直想把它如梅似蘭的留置在博田里生香怡情,感受梅派的細膩委婉,只是自己太懶,耽擱至今。你瞧呢,梅角兒一出,腳不離地,腳尖和腳跟曲線一樣點點揉動,蘭花指緩緩懸腕而至,身段弱柳扶風(fēng),婀娜搖曳,笑不露齒莞爾迷人,言不高聲落落大方,這樣一個窈窕淑女如詩如畫一般的映入眼簾。大愛京劇、大愛梅派青衣之嫵媚端莊,大愛雪娥花半開、酒微醺端端的小滿情懷。
劇中長女程雪雁五大三粗豪氣干云,忽扇忽扇的上下場,此角一般都是男演員的“丑旦”出場,一個令人捧腹的“洋蔥白學(xué)”。與朱千歲(小花臉)的相遇,更是“二丑爭斗”,就像傳統(tǒng)的相聲劇一樣,沒有樂隊也不要助演,繃緊了觀眾樂的神經(jīng),滿臺子瘋轉(zhuǎn),這種技巧是傳統(tǒng)戲曲的精華所在,“冷”場子熱表演,效果極佳。這姐倆一照面就有無限樂趣,色彩的強烈反差,戲像打鐵一樣在不斷地升溫與冷卻中漸入佳境。雪雁招搖過度的大滿際遇與雪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觀眾笑噴的同時悟到真理。
小滿又如那九分的京劇唱腔,含蓄內(nèi)斂,余音唇齒留香。而梅派又如一盅京劇佳釀,最需要用舌尖用深情仔細的品賞才好。沒有大開大合、沒有肆意放縱,行云流水般的張弛有度、收放自如,觀后猶如春風(fēng)化雨潤物無聲,余音裊裊的耐人尋味??刹皇锹铮短嫱鈧鳌贰稐铋T女將》《滿江紅》《西施》《霸王別姬》《赤壁》等這些梅派名劇都美的不可方物,讓人愛的不忍離去……感受曲音美妙的同時,感悟世間芬芳多舛的人生。
在這初夏的時光里,唱起《鳳還巢》,品縷縷馥郁的麥香,聞聲聲布谷的啼唱,沉醉了一個紅紅火火的五月。
小滿還是田間幾片麥葉折疊的響哨,吹醒了沉醉的知音,那個依然著紅妝的新娘,迎來了闖世界的青年,笑盈盈的,連陌上野花也繽紛靈動,蝶舞鳥鳴,一片欣欣然、喜洋洋的季節(jié)清香。
有人說,小滿是求學(xué)的季節(jié),抽穗、揚花、結(jié)籽,一步步的完成學(xué)業(yè)的涅槃。其實也更像是一個十年寒窗的學(xué)子,在最后的沖刺中奪了冠。小滿是最具中國文化智慧的節(jié)氣,月滿則虧,物極必反,所謂花未全開月未圓,是一個美好的希望。曾國藩的書房取名“求缺齋”飽含著祈求小滿人生的修行,用觀賞的態(tài)度去期待和憧憬,這樣的人生猶如山間覽勝,可笑俯人間靈秀,當(dāng)是有了“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懷呢。
小滿的境界其實是要“留白”的,如詩如畫,留有空白余地,方顯不凡。如素裝的女子,是端雅的,是能讓人回頭看的。朋友間再親密的關(guān)系,也必須給對方留下自由的空間,也是給自己留下空間,不需要試圖走進對方太過私密的地方,讓自己輕松,別人舒服,其樂融融也。
擁有留白的關(guān)系才會輕松和愜意,最值得珍惜回味,自然就有了“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很美好”的境界了,小滿的友情不也是最好的嗎?!
在京劇中,也常常用到留白的藝術(shù),所謂三步兩步走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即是如此,一樣的震撼驚場。《楊門女將》中“探谷”一折,三五個演員,幾個回合的上下空翻,展示了千軍萬馬絕谷探道、飛越天險、奇襲敵營的英雄壯舉。而穆桂英颯爽英姿、智慧殲敵的氣概,被京劇精致的裝扮和唱腔在梨園行留下了經(jīng)典的形象。舞臺上寥寥數(shù)人迂回絕谷、踏遍群峰、歷盡艱險取勝。劇中穆桂英、七夫人等角色的扎靠英武氣逼人,用靠旗接打槍等動作,增添了戰(zhàn)場上的激烈氣氛。唱腔上以高撥子導(dǎo)板開始:“風(fēng)蕭蕭霧漫漫星光慘淡……人吶喊,胡笳喧,山鳴谷動,殺聲震天……風(fēng)吹驚沙撲人面,霧迷衰草不著邊……揮鞭縱馬過斷澗,山高萬仞入云端”。回龍、原板穿插,最后用散板結(jié)束,抑揚頓挫、高亢有力,聽來如臨戰(zhàn)場一般,也是最經(jīng)典的梅派唱段。
程派名劇《鎖麟囊》中的薛湘靈仗義把鎖麟囊贈予盧夫人,才有了一家團圓,并與之義結(jié)金蘭。她的留白是幫助了貧困中的盧夫人,留下了人生的轉(zhuǎn)換、留下了幸福的團圓。只聽她幽幽地唱到:“憐貧濟困是人道,哪有個袖手旁觀在壁上瞧!我正富足她正少,她為饑寒我為嬌。分我一枝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鱗兒哪有神送到,積德才生玉樹苗,小小囊兒何足道,救她饑渴勝瓊瑤……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濤。今日相逢得此報,愧我當(dāng)初贈木桃……”優(yōu)越的富家女子,心懷慈悲,終得回報。此劇乃程派代表作,題材新穎,結(jié)局喜慶團圓。程派唱腔的幽咽婉轉(zhuǎn),把薛湘靈的一腔女兒心事委婉流暢的傾訴給了觀眾,優(yōu)秀的程派傳人每每上演在國內(nèi)各大戲院,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經(jīng)久不衰,端端然地佇立在京劇大舞臺。
林語堂曾說:“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秋天的云彩是散淡游離的,有太多的留白讓人觀賞。是啊,人生如一幅畫卷,既有濃墨重彩,也要有所留白,這樣大概才是最耐看圓滿的。
小滿亦如那十七歲的鄉(xiāng)下少年,敦厚勤勞,在之后的芒種里不斷耕耘,不急不躁,漸漸地有了小滿一樣的收獲,繼而又贏得了節(jié)節(jié)上升的人生風(fēng)流。
作者簡介:
陳瑩,祖籍江蘇沛縣。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作協(xié)會員。自幼酷愛文學(xué)藝術(shù),喜歡讀書碼字。曾在《散文選刊》《中國散文家》《山海經(jīng)》《海外文摘》《華夏散文》《喜劇世界》《唐山文學(xué)》《金山》《翠苑》《歌風(fēng)臺》《散文百家》等發(fā)表文章,著有散文集《琴心》《青衣》《懶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