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媒體報道,近日網(wǎng)絡(luò)上流傳民進黨當局準備從臺北故宮博物院近七十萬件藏品中,挑選九萬件精品轉(zhuǎn)移至美國、日本以尋求“保護”。雖然,臺北故宮博物院否認了這個消息,但是身在大陸的網(wǎng)友們還是擔(dān)心珍貴的文物再度被迫“流浪”。
隨后,#臺北故宮的文物有多珍貴#這一話題沖上熱搜高位。臺北故宮博物院是臺灣規(guī)模最大的博物館,占地16公頃,藏品60多萬件。這些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頂級國寶,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與藝術(shù)的光芒。屬于中國的國寶,一件也不能少!
翠玉白菜
清 公元1644-1911長18.7cm,寬9.1cm,厚5.07cm
“翠玉白菜”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宮,永和宮為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因此有人推測此器為瑾妃的嫁妝之一。玉雕師運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澤分布,雕刻出一棵葉片翠綠、鮮活欲滴的白菜。菜葉上停留的兩只昆蟲,是寓意多子多孫的螽(音zhōng)斯和蝗蟲。
肉形石
清 公元1644-1911全高6.6cm,長7.9cm
肉形石乍看之下,就像一塊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間的“東坡肉”,實則為清代一塊黃玉所雕?!叭庑问奔幢淌惖V物,其紋理層層堆棧,藝匠據(jù)此天然特征再予以加工。首先于表面細密鉆點,除營造毛孔的效果外,還使質(zhì)地較為酥松,易于染色。其次便是將上層染成褐紅色,像是肉皮浸過醬油一般。
毛公鼎
西周晚期 公元前857-828高53.8cm,腹深27.2cm
口徑47cm,重34.7kg
毛公鼎器腹內(nèi)壁的銘文全長500字,為迄今所知最長的青銅器銘文。銘文內(nèi)容見證了西周“宣王中興”的歷史。其端正的器形及渾厚的器壁在與銘文樸實的書風(fēng)以及宣王對毛公重任的呼應(yīng)下,更顯莊重肅穆。
定窯 白瓷嬰兒枕
北宋 公元960-1127
高18.8cm,底徑31×13.2cm
定窯是宋代北方著名窯場,窯址以現(xiàn)今河北曲陽縣為中心,因其地古名定州,故稱定窯。類似的嬰兒枕全世界所知僅有三件,臺北故宮藏品的釉色之美及裝飾之精為其中之最,枕底并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題一首。
祭侄文稿
顏真卿 唐 公元618-907卷 紙本 縱:29.2cm 橫:59.6cm
《祭侄文稿》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一個起草文稿,上面有大量刪改、涂抹之處,卻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媲美。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黃公望 元 公元1279-1368
卷 紙本 水墨畫
縱:33cm橫:636.9cm
《富春山居圖》由元代畫家黃公望所作,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后,這幅名畫因故分為兩段,1948年以后分別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由六紙接成,長逾六米,第一紙前有殘補痕跡。畫卷筆墨堆棧層出,山石勾勒皴染變化多樣。全卷山體從渾圓迫近、層迭后偃,平緩坡岸乃至聳峙山峰,具有豐富的山水型態(tài)。此畫卷不僅是富春的隱居景致,更是黃公望探索自然造化后的理想山水形象。
汝窯
天青無紋水仙盆
北宋 公元960-1127
高6.9cm,橫23cm,縱16.4cm,
口徑23 cm,足徑19.3×12.9cm,
重670克
通體滿布天青釉,極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口緣與棱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支釘痕,略見米黃胎色。全器釉面純潔無紋片,此種傳世稀少、溫潤素雅的色澤,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過天青的寧靜開朗的美感。
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 晉 公元265-420
冊 紙本 縱:23cm 橫:14.8cm
《中秋帖》《伯遠帖》和《快雪時晴帖》被乾隆帝統(tǒng)稱為“三希”,意為“希世珍寶”?!犊煅r晴帖》是一件行楷書短簡,內(nèi)容是大雪之后向友人問候。從用筆來看,此帖多圓鈍的用筆,點畫勾挑都不露鋒,結(jié)體平穩(wěn)勻稱,在優(yōu)美的姿態(tài)之中,流露出質(zhì)樸內(nèi)斂的意韻。此帖一般認為是唐代精摹本。
寒食帖
蘇軾 北宋 公元960-1279
卷 紙本
縱:34.2cm 橫:199.5cm
王羲之《蘭亭集序》、顏真卿《祭侄文稿》、蘇東坡《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字帖”?!逗程肥翘K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人生之嘆,明顯有悲奮感情的文詞,字里行間也隨著文詞不同的情緒波動,有所節(jié)奏變化。
溪山行旅圖
范寬 北宋 公元960-1279
軸 絹本 淺設(shè)色 縱:206.3cm 橫:103.3cm
范寬(活動于10世紀),陜西華原(今耀縣)人,經(jīng)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此圖是唯一傳世名跡。《溪山行旅圖》構(gòu)圖簡潔,巨大山體迎面而立,山路間,一列微小的行旅迤邐而行,更顯得山勢巍峨雄壯。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
(53~55頁稿件據(jù)中新社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