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絢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第一醫(yī)院檢驗科,福建南平 354200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代謝異常疾病, 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其發(fā)病機制與胰島素缺乏、胰島素抵抗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常表現(xiàn)為多飲、多食及體質量減少等,而隨著疾病的不斷進展,患者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且會累及多個臟器[1]。同時,高糖環(huán)境易導致多種細菌生長,尤其是創(chuàng)面病灶,極易并發(fā)糖尿病腎病、眼部疾病及糖尿病足等多種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 且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發(fā)展,飲食結構及習慣改變,使該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且具有病程遷延、治療難度大等特點,發(fā)病早期無明顯癥狀,隱匿性較明顯; 而糖尿病的常用臨床診斷方法以生化指標檢測為主,包含血糖、尿糖、糖化血清蛋白及血脂等,而血糖水平檢測是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 故采取有效的檢測診斷措施,對患者治療方案擬定,延緩其病情進展有重要意義, 而空腹血糖可準確評估患者高或低血糖癥狀, 糖耐受情況可準確評估患者葡萄糖調節(jié)能力,血清三酰甘油是誘發(fā)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結合三項指標水平檢測可準確評估患者病情, 為患者后期治療提高可靠參考[3-4]。鑒于此,該研究共納入2020 年8 月—2021 年6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4 例為觀察組, 以同時期的64 名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分析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以確診的64 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 均符合《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 年版)》[5]中的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多飲、多尿、體質量減少等癥狀。 觀察組:男34 例,女30 例;年齡42~84 歲,平均(54.28±6.21)歲;病程 4~12 年,平均(6.52±2.13)年;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及以上分別為 24 例、28 例、12 例。以同時期的 64 名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男33 名,女31 名;年齡 41~83歲,平均(54.86±6.32)歲;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及以上分別為 23 名、27 名、14 名。兩組均進行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檢驗。 納入標準:知曉研究目的,自愿配合完成研究;年齡、病程及性別等資料完善;意識清晰、思維正常、依從性較佳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缺損者;有嚴重惡性腫瘤者;嚴重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造血障礙者;伴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有嚴重貧血者;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合并肺結核、肝炎等傳染性疾病者;溝通障礙者;不愿參與研究,或臨床資料缺損、丟失者。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經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空腹血糖測定: 檢驗前叮囑受檢人員保持正常飲食3 d 及以上,且檢查前1 d 保持禁食 10~12 h(可適當飲水),在檢驗當天抽取其空腹靜脈血2 mL,經氧化酶法測定血漿葡萄糖的含量,反復檢測3 次,取平均值。
糖耐受測定: 檢驗前囑咐受檢人員保持正常飲食3 d 及以上,若患者食欲不振,或進食較少,可適當攝入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約150~300 g/d),檢驗前1 d 禁食、停藥,測定其葡萄糖濃度,檢驗時給予75 g 葡萄糖與300 mL 水混合的葡萄糖溶液口服,約3~5 min 飲下,分別在 30 min、1 h、2 h 與 3 h 后抽取患者血樣及尿液,進行血糖監(jiān)測、尿糖定性測試,從而判定糖耐受情況。
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測定: 檢驗前囑咐受檢人員禁食12 h,于空腹下抽取靜脈血,同時叮囑患者在該期間不可出現(xiàn)劇烈運動、吸煙及喝酒等不良行為,檢驗當天,受檢人員到院后保持靜坐10 min 后進行靜脈采血,在2 h 內進行血清分類,4 h 內完成檢測。
空腹血糖正常值為3.89~6.10 mmol/L、血清三酰甘油正常值為0.21~1.76 mmol/L; 糖耐受正常值為7.8 mmol/L, 口服葡萄糖溶液后正常情況下,30 min及1 h 后其血糖濃度快速升高。 記錄受檢人員的空腹血糖、糖耐受及血清三酰甘油的檢測水平,聯(lián)合檢出率(即觀察組中指標檢測值異常者)、聯(lián)合檢測異常率(即觀察組聯(lián)合對照組中指標檢測值異常者)。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空腹血糖、 糖耐受及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對比 [(),mmol/L]
表1 兩組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對比 [(),mmol/L]
組別 空腹血糖 糖耐受 血清三酰甘油對照組(n=64)觀察組(n=64)t 值P 值5.21±1.22 9.44±4.21 7.720〈0.001 6.35±1.45 13.95±3.26 17.041〈0.001 1.32±0.25 2.34±1.06 7.493〈0.001
聯(lián)合檢出率為96.88%(62/64),高于空腹血糖檢出率 71.88%(46/64)、糖耐受檢出率 70.31%(45/64)和血清三酰甘油檢出率68.75%(44/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170、16.463、17.784,P〈0.05)。
聯(lián)合檢測異常率為46.88%(60/128),低于空腹血糖檢測異常率64.84%(83/128)、糖耐受檢測異常率64.06%(82/128)和血清三酰甘油檢測異常率63.28%(81/1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381、7.654、6.962,P〈0.05)。
近年來,作為臨床常見的代謝異常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是因機體內的血糖代謝異常及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而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 可導致患者機體內部的生物作用受到限制,誘發(fā)血糖異常升高,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6]。同時,臨床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常以長時間服用降糖藥物控制病情進展, 若患者未受到及時治療,可累及多個臟器,并發(fā)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多個并發(fā)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7]。因此,應積極減輕糖尿病對患者疾病的影響, 故采取有效的診斷技術,實施有效治療尤為重要,而尿液檢查是臨床常用的糖尿病診斷方法,但該方法的操作繁瑣、準確度較低,易因檢測速度較慢而延誤疾病治療,臨床應用效果應用不佳[8]。隨著臨床醫(yī)療檢測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血液生化檢驗近年來在臨床應用廣泛,發(fā)揮著準確度高、精密性佳、誤差小及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且深受患者及醫(yī)護人員的歡迎。 但實際應用常以多項指標聯(lián)合診斷為主,因單一指標檢測無法客觀、有效地評估患者病情,而多項指標檢測可更加客觀且清晰地評估患者疾病進展情況,臨床診斷價值顯著[9]。
該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空腹血糖、糖耐受及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分別為 (9.44±4.21)、(13.95±3.26)、(2.34±1.06)mmol/L,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上述生化檢驗指標可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有效指標。 分析其原因:①空腹血糖:主要是測定患者血漿葡萄糖, 其檢測值可幫助醫(yī)生準確評估患者血糖癥狀, 判定是否出現(xiàn)低血糖、 高血糖癥狀,若患者血糖濃度>7.0 mmo/L,證實患者為高血糖疾病,其血液滲透壓不斷提升,造成患者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同時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較少,無法正常吸收機體內部的葡萄糖, 繼而加大患者體內蛋白質消耗,故患者易出現(xiàn)消瘦、乏力情況;而患者血糖濃度〈2.8 mmol/L 時,證實患者為低血糖疾病,會促使患者神經興奮,其功能紊亂,易出現(xiàn)意識模糊、虛弱等癥狀,未接到及時治療,可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0-11]。因此,定期檢測患者體內血漿葡萄糖情況,開展有效治療,對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有重要作用,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診斷指標之一。②糖耐受:主要是測定患者胰島素分泌情況, 屬于一種葡萄糖負荷實驗,可幫助醫(yī)生準確掌握患者葡萄糖的調節(jié)能力,但檢測前需囑咐患者停止藥物服用, 避免因藥物影響而導致檢測結果出現(xiàn)假陽性, 同時可借助飲食及運動調節(jié)的方法避免糖尿病發(fā)生, 發(fā)揮顯著的預防作用[12]。 ③血清三酰甘油:主要是測定患者體內三酰甘油水平,三酰甘油由肝臟與脂肪合成,且隨著患者病情變化及年齡增長等因素發(fā)生變化, 若水平過高可造成心血管相關疾病發(fā)生,極易誘發(fā)糖尿病發(fā)生。但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可促使其逐漸恢復正常[13-14]。 且聯(lián)合上述指標的檢測檢出率較高,異常率較低(P〈0.05),可見多項生化檢驗指標的聯(lián)合診斷的效果顯著,可準確評估患者病情,且該檢測方法的操作簡單,大面積推廣較簡單。 李梅[15]在研究中,共納入6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給予患者生化檢驗(A組)及尿液檢驗(B 組),并以30 例檢測體檢者為C組,經對比可證實,A 組三酰甘油與葡萄糖耐受量與C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生化檢測可準確掌握患者三酰甘油水平及葡萄糖耐受情況,且多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結果顯著,與該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空腹血糖、糖耐受及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指標聯(lián)合測定可準確且客觀地評估患者病情,有效發(fā)揮操作簡單、準確率高的優(yōu)勢,對有效做到早篩查、早確診、早治療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大范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