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夢霞 賈曉慧 趙倩楠 謝炫冰 于 冰
卵巢交界性腫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是生物學行為介于良性與惡性之間的一類腫瘤,占惡性上皮性卵巢腫瘤的15%~20%[1]。BOT好發(fā)于育齡期婦女[2],平均發(fā)病年齡較惡性上皮性卵巢腫瘤小10歲[3]。75%的BOT 患者確診時為FIGO I期,預后多良好,5年生存率高[4]。術前明確診斷BOT對選擇最佳手術方式及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目前卵巢腫瘤的診斷方法多樣,但仍無法準確預測卵巢腫瘤的惡性程度[5]。超聲是卵巢腫瘤最常用的術前診斷方法之一,具有無創(chuàng)、方便、可重復等優(yōu)點。2008 年國際卵巢腫瘤分析組織(International Ovarian Tumor Analysis,IOTA)提出了IOTA 簡易標準[6],通過聲像圖特征判斷卵巢腫瘤的良惡性,減少了超聲醫(yī)師因技術水平差異引起的誤差。本研究旨在探討高年資超聲醫(yī)師應用IOTA 簡易標準對BOT的診斷價值。
選取2014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我院經術后病理確診的196 例卵巢腫瘤患者。其中BOT 患者64 例,共68 個病灶(4 例雙側),年齡20~80 歲,平均(39.61±14.45)歲;自覺癥狀就診者22例,多表現為腹痛、腹脹、尿頻及陰道異常出血,42 例無明顯癥狀者均為體檢發(fā)現。良性腫瘤患者87 例(87 個病灶),年齡9~76 歲,中位數45.00 歲。惡性腫瘤患者45 例(45 個病灶),年齡23~77 歲,平均(53.77±13.30)歲。納入標準:①術前均行超聲檢查且圖像信息完整;②無蒂扭轉;③非妊娠期婦女。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使用GE Voluson E 8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腔內探頭頻率5.0~9.0 MHz,經腹探頭頻率3.5~5.0 MHz。已婚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行經陰道超聲檢查,必要時聯合經腹超聲;未婚患者適當充盈膀胱取仰臥位行經腹超聲檢查。于橫切面、縱切面及斜切面多角度動態(tài)觀察病灶大小、性質、形態(tài)、有無分隔及密集隔,以及實性部分大小、有無聲影及乳頭狀凸起,有無腹水等;彩色血流取樣框需包括整個病灶,觀察病灶周邊及內部(隔上、乳頭)有無血流信號。
BOT 評估方法:①由一名高年資超聲醫(yī)師依據主觀工作經驗進行評估(標準A);②由另一名高年資超聲醫(yī)師依據IOTA 簡易標準進行評估(標準B);③在標準B基礎上再對結果中不確定類型病灶依據主觀工作經驗進行評估(標準C);比較各標準診斷符合率。
IOTA 簡易標準[7]:其中,良性腫瘤特征包括:①單房囊腫;②含實性成分,最大徑<7 mm;③伴聲影;④多房囊腫,分隔光滑,最大徑<100 mm;⑤無血流信號。惡性腫瘤特征包括:①不規(guī)則實性腫物;②合并腹水;③瘤內乳頭狀凸起≥4 個;④不規(guī)則多房囊實性結構,最大徑>100 mm;⑤豐富血流信號。至少存在1 個惡性特征而不存在良性特征判為惡性腫瘤;至少存在1 個良性特征而不存在惡性特征判為良性腫瘤;良惡性特征均存在或均不存在判為不確定類型。
196例卵巢腫瘤患者共200個病灶,具體病理結果見表1。
表1 196例卵巢腫瘤患者的病理分型
68 個BOT,標準A 正確診斷30 個,診斷符合率44.1%(30/68),診斷為惡性3個,非良性病灶診斷符合率48.5%(33/68),良性35 個。標準B 診斷為良性21 個,惡性10 個,不確定類型37 個,將不確定類型歸為惡性時非良性病灶的診斷符合率69.1%(47/68),適用率45.6%(31/68)。標準C 正確診斷BOT 35 個,診斷符合率51.5%(35/68),診斷為惡性11 個,非良性病灶診斷符合率67.6%(46/68),良性22 個。
各標準對非良性病灶的診斷符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97,P=0.022)。兩兩比較結果顯示,標準B、C 對非良性病灶的診斷符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34);與標準A 比較,標準B、C 對非良性病灶的診斷符合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5.950、5.104,均P<0.05)。標準A、C 對BOT 的診斷符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21,P<0.05)。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卵巢良惡性腫瘤及BOT 有無密集隔、有無乳頭狀凸起、有無血流信號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有無分隔和腹水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和圖1~3。
圖1 卵巢交界性漿黏液性囊腺瘤,囊性區(qū)域內可見密集隔
表2 卵巢良惡性及交界性腫瘤超聲特征的單因素分析 個
對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超聲特征行多元無序Logistic 回歸,結果顯示BOT 的特征性超聲表現為乳頭狀凸起、密集隔和(或)血流信號。見表3,4。
圖2 卵巢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囊壁可見多個乳頭狀回聲突向囊腔
表3 BOT特征性超聲表現的多元無序Logistic回歸分析(以良性腫瘤為參考)
表4 BOT特征性超聲表現的多元無序Logistic回歸分析(以惡性腫瘤為參考)
目前,BOT 每年發(fā)病率約(1.8~4.8)/100 000,且呈逐年升高趨勢[3]。外科手術是BOT 的首選治療方式,由于大部分BOT 患者為育齡期婦女,有生育要求,故常采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方式。本研究中64 例BOT 患者平均年齡(39.61±14.45)歲,較既往文獻[2]報道的平均年齡45歲更年輕,提示BOT發(fā)病年齡逐漸呈年輕化趨勢。其中42 例無明顯癥狀,均為體檢時發(fā)現,因此對年輕婦女進行定期體檢,能及早發(fā)現BOT。
超聲是鑒別卵巢腫瘤良惡性的首選檢查方法,其對良惡性腫瘤的診斷符合率分別為85.7%和84.6%[8]。本研究中標準A 對BOT 的診斷符合率為44.1%,低于朱新艷等[9]研究顯示超聲對BOT 的診斷符合率55.63%,分析原因可能與納入病例較少有關。本研究標準A 對BOT 的診斷符合率顯著低于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分析原因可能為良惡性卵巢腫瘤的聲像圖特征表現較明顯,易于判斷,BOT 超聲圖像與卵巢良惡性腫瘤間存在明顯重疊交叉[10],依據超聲醫(yī)師主觀工作經驗的診斷符合率低,因此本研究選擇高年資超聲醫(yī)師應用IOTA 簡易標準診斷BOT,旨在提高術前診斷符合率。
IOTA 簡易標準統一了卵巢腫瘤超聲圖像的描述術語,可直接用于判斷卵巢腫瘤良惡性,具有簡單、直接、客觀等優(yōu)點,彌補了低年資超聲醫(yī)師經驗上的欠缺,且不同年資超聲醫(yī)師采用IOTA 簡易標準判斷卵巢腫瘤良惡性的結果無明顯差異[11]。Timmerman等[12]應用IOTA 簡易標準判斷1938 個卵巢腫瘤,診斷敏感性92%,特異性97%。本研究中BOT適用率45.6%(31/68),這與BOT 生物學行為介于良惡性腫瘤之間,超聲圖像與良性腫瘤及浸潤性惡性腫瘤存在明顯交叉有關[13]。文獻[13]報道IOTA 簡易標準的診斷結果中有23%的病灶為不確定類型,因同時具有良性及惡性腫瘤特征或均無良性及惡性腫瘤特征,將其歸為卵巢非良性病灶。本研究中標準B對卵巢非良性病灶的診斷符合率69.1%(47/68),高于標準A 的診斷結果(33/68,4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IOTA簡易標準可提高對卵巢非良性病灶的診斷符合率。
IOTA簡易標準的腫瘤血流描述為兩個極端,對無與豐富血流信號之間的腫瘤不能準確分類,BOT 的血流信號常介于無與豐富之間[13],因此本研究選取高年資超聲醫(yī)師應用IOTA 簡易標準對腫瘤血流情況進一步評估,以期提高BOT 的診斷符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標準C 對BOT 的診斷符合率51.4%,高于標準A、B(44.1%、45.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表明高年資超聲醫(yī)師應用IOTA 簡易標準對術前預測BOT 更有幫助。標準C 對非良性病灶的診斷符合率為67.6%,與標準B(69.1%)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標準B、C 對非良性病灶的診斷符合率均高于標準A(48.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既往研究[14]提出高年資超聲醫(yī)師主觀評價對卵巢腫瘤良惡性鑒別的診斷準確率高于IOTA 簡易標準不同,分析原因可能與本研究病例均為BOT,采用IOTA 簡易標準識別后進一步由高年資超聲醫(yī)師根據主觀工作經驗判斷結果中不確定類型有關。
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卵巢良惡性腫瘤及BOT 有無密集隔、有無乳頭狀凸起、有無血流信號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分析原因可能與卵巢非良性病灶細胞具有非典型性增生,不同程度核異型性伴(或不伴)間質浸潤,其生長較快,血供多于良性腫瘤有關。多元無序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OT 的特征性超聲表現為乳頭狀凸起、密集隔和(或)血流信號,提示可通過觀察聲像圖中有無乳頭狀凸起、密集隔及血流信號與良性腫瘤鑒別,但與惡性腫瘤比較僅血流信號有差異,表明惡性腫瘤與BOT鑒別更為困難,亦可能與本研究納入惡性腫瘤病例數少有關。
綜上所述,高年資超聲醫(yī)師應用IOTA 簡易標準能提高BOT 的診斷符合率,其特征性超聲表現為乳頭狀凸起、密集隔和(或)血流信號,有助于BOT 與卵巢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但本研究為回顧性單中心研究,病例數少,且兩名高年資超聲醫(yī)師主觀經驗不同,判定結果有一定偏倚,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需進一步行多中心、大樣本的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