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秀
摘 要: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農藥殘留量超標將會導致食品質量及安全受到影響,嚴重時還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诖?,本文闡述了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的意義,分析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具體措施,提出常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應用要點及提高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水平的建議,以期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及安全;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Technology
LI Changxiu
(Lijiang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Lijiang 674199,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pesticide residue exceeds the standard will affect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nd even threaten the life safety of the peopl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analyz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points of common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technology
我國屬于農業(yè)大國,農產品種類繁多。隨著行業(yè)管控力度的不斷加強,為了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及安全,各項檢測技術應運而生。檢測人員可依托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判斷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是否達到銷售標準,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應用成效與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密切相關,這就使得做好相應的檢測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 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意義
農業(yè)是我國產業(yè)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提高國民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農業(yè)經濟發(fā)展期間,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是急需解決的一項主要問題,具有以下幾點現(xiàn)實意義。
1.1 完善我國的農業(yè)結構
農業(yè)經濟是我國的基礎經濟,加強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能夠完善我國農業(yè)結構,避免因農產品質量無法滿足市場要求而導致農民經濟收益受到影響[1]。利用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的方式能夠提高農民收入,推動我國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應充分認識到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的積極意義,加強思想創(chuàng)新,利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及技術方法提高農產品質量,確保農產品安全,完善農業(yè)結構。
1.2 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我國農村地區(qū)中最為主要的經濟類型就是農業(yè)經濟,農產品更是極為重要的產品種類,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對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應強化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及科學化水平,以此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在日常生產過程中,應做好生產資料及生產環(huán)節(jié)管控,以此確保農產品質量能夠滿足市場準入標準。
2 農產品質量及安全的控制現(xiàn)狀
2.1 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愈加受到社會關注
隨著一系列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提案的提出,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愈加受到社會關注。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是各地政府及農業(yè)部門急需解決的一項主要問題。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各地政府及農業(yè)部門已出臺了多種政策及制度,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科研機構及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檢測技術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進行研究,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及物力,使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
2.2 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工作正逐步推進
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化肥農藥使用量得到了顯著控制,污染問題得到了治理,環(huán)境質量得到了提高。雖然在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提升環(huán)節(jié)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及物力,但取得的顯著成果也不容忽視。
2.3 農產品質量及安全相關檢測體系愈加完善
相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我國現(xiàn)有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標準共8 000余條,國家標準及行業(yè)標準共4 000余條,其余均為地方標準。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農產品質量及安全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質量及安全標準與檢測體系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對現(xiàn)有質量標準及檢測體系進行完善,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已成為未來工作的重點內容。
3 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具體措施
3.1 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在農產品供應過程中,農民對農產品質量及安全的重要影響不可忽視。為了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農民應養(yǎng)成良好的管控意識,自覺主動地對日常生產活動進行約束及管控。此外,還應積極向地方技術人員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及方法,明確農藥及化肥最佳用量,確保生產環(huán)節(jié)的農藥及化肥使用量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以此提高農產品生產過程的安全性。E78D9E05-B4C2-44FD-8321-91AD6D01E2FD
3.2 強化生產用地質量改善
在農產品生產環(huán)節(jié)中,應做好農業(yè)生產用地質量控制,以此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2]。從以往的農產品生產實際情況來看,為了提高農產品產量,降低病蟲害問題對農作物生長產生的不利影響,農民會使用大量的化肥及農藥,導致農產品生產用地中存在大量化肥及農藥殘留,如果未做好此類農業(yè)用地的綜合治理工作,不但會使土壤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還會對農產品質量及安全造成不可忽視的威脅。在農產品生產期間,應加強農業(yè)用地改善,以此打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huán)境。
3.3 強化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水平,還應做好以下工作。①應強化種植技術選擇。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應優(yōu)先選擇無公害種植技術,在種植期間還應嚴格管控農藥的使用量,在提高農產品產量的基礎上,確保農產品生產過程更加安全。②應優(yōu)先選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科學合理地調整化肥用量及種類,根據區(qū)域實際情況,擬定內容完善的化肥使用標準,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提高化肥利用水平,還能改善農業(yè)生產用地的土壤狀況。③應做好農業(yè)生產地周邊地區(qū)的污染排放控制工作。對于周邊化工廠及重工業(yè)工廠而言,應按照廢水、廢氣及廢料排放標準進行排放,確保排放物各項指標能滿足環(huán)保標準。此外,在農業(yè)灌溉環(huán)節(jié),還應做好水源選擇,避免灌溉水源受到污染,影響農產品質量及安全。
3.4 強化政府監(jiān)管
為了強化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控制工作成效,政府部門還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監(jiān)督及引導作用,加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教育宣傳,提升農民的安全生產技能,使其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及理念。此外,地方政府還應充分發(fā)揮農產品質量及安全監(jiān)管作用,及時給予農民資金扶持及技術支持。還應嚴格管控市場內部的農產品質量,保證食品質量滿足流通要求,避免消費者身體健康受到影響[3]。食品安全管理部門內部工作人員還應形成良好的責任意識,明確自身的職責所在,自覺主動地對自身工作行為進行約束。對于日常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違規(guī)行為,應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罰。
4 常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應用
4.1 傳統(tǒng)檢測方法
①氣相色譜技術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技術,能夠依托檢測設備對物質濃度進行檢測,隨后對各項信息進行記錄。該種方法在應用過程中的載體主要為氣體,適合檢測揮發(fā)性農藥。此外,該檢測技術具有穩(wěn)定性強、分離度高、檢測過程靈敏的優(yōu)勢。②在農藥檢測過程中,液相色譜技術應用也極為廣泛,該項技術適合檢測沸點高且穩(wěn)定性較差的農藥。但需要注意的是,該項技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高溫易分解及喪失活性物質的檢測過程中應用效果十分有限。③色質聯(lián)用檢測技術具備色譜技術及質譜技術的優(yōu)勢,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能夠得到保障,可通過互補的方式對物質展開定性檢測及定量檢測,在農藥殘留檢測及代謝檢測過程中應用極為廣泛[4]。在實際應用期間,應用流程相對復雜煩瑣,且操作環(huán)節(jié)對技術人員的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利用專業(yè)的精密儀器才能夠完成相應的檢測工作,對于一些常規(guī)檢測而言應用較少。
4.2 新型檢測方法
①酶抑制技術在應用期間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能夠得到保障。在檢測環(huán)節(jié)中,無需去除雜質,能夠利用簡單的檢測設備完成高效率的檢測工作,在現(xiàn)場定性檢測及半定量檢測過程中應用更為廣泛。但需要注意的是,該項技術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例如,檢測范圍局限性強,大多用于有機磷農藥及氨基甲酸酯農藥檢測環(huán)節(jié)。②免疫分析技術種類繁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術之一就是酶聯(lián)免疫技術。該項檢測技術的應用原理是根據動物體內化學物質的免疫抗體特性,判斷農藥殘留情況。該種技術應用成本低,檢測范圍更廣,在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該項技術在禽畜產品檢測與水產品檢測過程中應用更為廣泛。③化學檢測技術是指利用化學反應完成農藥殘留檢測工作,在有機磷農藥檢測過程中應用更為廣泛[5]。該項檢測技術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并不高,且操作過程十分簡單,應用成本低,檢測速度更快。在具體檢測過程中,可依托金屬離子的催化性將有機磷農藥分解為醇與磷酸,當加入顯色劑后,顏色會發(fā)生改變,檢測人員可根據顏色變化情況分析農藥殘留。④生物檢測技術是指利用生物在接觸到樣品后產生的反應判斷農產品內部農藥殘留狀況。例如,在生物檢測技術應用過程中,家蠅檢測技術應用相對廣泛,檢測人員可通過觀測家蠅在接觸樣品后的中毒狀況,判斷樣品內部農藥殘留是否達標。還可根據病菌的生長狀態(tài),分析農藥的殘留情況。在檢測過程中,無需對樣品展開預處理,且檢測過程無需使用復雜的儀器設備,但對檢測生物的要求較高。該項技術能夠快速獲得檢測結果,但檢測結果無法準確地判斷出農藥的殘留量及品質。
5 提高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應用水平的建議
為了提高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應用水平,檢測機構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①應加強技術研發(fā)投入,積極研發(fā)新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拓寬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應用范圍,充分發(fā)揮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重要作用。②應加大檢測儀器及設備購買投入,將檢測儀器及設備與各類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協(xié)調進行使用,以此使檢測結果更為科學準確。③應強化專業(yè)檢測人才培養(yǎng),提高檢測人員綜合能力,使其掌握各項檢測設備儀器及技術應用要求,確保檢測過程更加科學規(guī)范。
6 結語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內容,我國政府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農產品質量檢測安全水平提升及農藥殘留檢測環(huán)節(jié),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且技術水平仍有待提高。基于此,相關技術部門應做好相應的研究工作,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積極引進國際先進工藝技術及手段,解決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食品質量及安全管理部門也應做好相應的管控工作,從多角度出發(fā)提高食品質量及安全水平,確保市場內部流通的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滿足食用標準,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喬雯.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淺析[J].農家參謀,2021(7):29-30.
[2]張靜,曾林,劉冠麟,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淺析[J].南方農業(yè),2020,14(32):149-150.
[3]麥俊恒.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探究[J].現(xiàn)代食品,2019(6):140-142.
[4]楊鳳嬌.論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標準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J].南方農機,2018,49(2):201.
[5]孫鈺潔.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10):60.E78D9E05-B4C2-44FD-8321-91AD6D01E2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