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然
與羅老師揮手道別已近兩年了,不同尋常的是他的名字仍活躍在每個同學的口中。像俠客一樣瀟灑的他,帶領(lǐng)小小的我們修煉秘籍,我們一向親切地稱他為“黑衣俠客”。他也像是為了迎合我們這個親昵的稱呼,總穿著黑色的襯衫,站得筆挺,親切而鮮活。他完全打破了我們對初中學習生活的刻板印象,我時常好奇,是什么讓羅老師成為如此一位老師。讀完羅老師的文章似乎有了些答案。
羅老師是極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的。他在少年時看到校園內(nèi)生長的恣肆盎然的梧桐,聽到白雪與果實起舞的腳步,美的種子便在心里發(fā)芽了,綻放給我們。語文課上整個校園都是靜悄悄的,只聽得到此起彼伏的瑯瑯書聲。羅老師說,帶我們出去看看,于是浩浩蕩蕩的一班人站在金燦點綴的紅瓦校園里,頑皮的少年壓不住心性,偌大一個校園此刻只有我們,腳下不禁生風。羅老師笑著帶我們看每一處景致的獨特,輕輕嗅聞桂花那一抹甜香,甚至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小石榴紅臉望著我們。那是多令人怦然的場景,著黑衣的老俠客帶著初入茅廬的學子,如王陽明“知行合一”的修煉一般,親身撫摸自然。于是蜂蜜牛奶一樣甜蜜的桂花香縈繞在我們心上了,筆下的芬芳也越來越栩栩如生,那是從心里流露出的美。不知道哪天羅老師看到我們在金黃的校園里嬉戲的樣子,是否會一瞬恍惚回到他的少年時光,然后接下飄飄然停留掌心的落葉。
我們常被要求在隨筆里寫下對家鄉(xiāng)、對生活的思考與情感。這對于閱歷尚淺、成長在父母溺愛中的我們實屬難題,有時不耐煩地想著重復寫一樣平淡的題材未免沒有什么意義,筆下的語言就隨意起來,潦潦草草湊到字數(shù)便把本子堆到老師桌上。羅老師對于默寫檢查也是非常仔細的,甚至在頑皮的我們眼里看來是苛刻了。即便是匆忙間連起來的筆跡,也要抓我們來問個仔細,再提點建議,看著我們一筆一畫訂正下來,他自己寫在我們歪歪扭扭錯別字邊上的字總蒼勁有力。我們自然是不明白的,認為這么基礎(chǔ)的練習,自己就能解決。每當這時羅老師本帶著爽朗笑意的眼睛就被一絲絲無奈和可惜包裹,那是我不曾看懂的目光。我想羅老師會想到自己漫漫的求學路,想到將“勤、恒、細、嚴”刻在他腦海中的地理老師,他大抵是有些心酸的,對于我們的不在意和懈怠。幸好我們被羅老師的認真負責打動,聽從了他的教誨,對生活多了份珍惜與感恩,對學習的每一步都傾情投入,那是對文字與文化的尊重?,F(xiàn)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這個小弟子修煉到了這位黑衣俠客的秘籍。
羅老師受徐尚大、劉達平夫婦的事跡感動,決心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教師。在擔任教師的工作中,他逐漸成為他們那樣純粹的人。他也一向是最了解學生們閃光點的老師,能悄悄發(fā)現(xiàn)我們的愿望。我記得他在六年級的時候把擔任年級活動的主持人任務(wù)交給了我。說來慚愧,我一直很希望成為主持人但羞于說出自己的愿望,也有那么幾分不自信,而羅老師就是這么篤定地把這個任務(wù)交給了我,讓我感受到被信任的力量。后來我順利完成了那次主持,也由此堅定了追求夢想的道路。這份感謝是用文字無法表達的力量,久久駐留在我的心中。
時光飛逝,稚氣的孩童如今成為青蔥的少年,再從少年長成能獨當一面的大人。我想羅老師在教導我們的同時也會想起自己的少年時光,想起金色的梧桐里奔跑的暢快,有力的書法條幅下動人的師生,然后自己成為撒下金燦落葉的人,密密吐出蠶絲的編織者,在修煉自己武功的同時,引領(lǐng)著我們,把秘籍長留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