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錫忠,趙本進,林 鷙,朱永軍,李嘉皓,丁衛(wèi)星,彭麗英*
(1.上海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上海 201106;2.上海佳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 201403)
豬圓環(huán)病毒病是由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引 起的傳染性疾病,已給全世界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以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為主[1-2]。該病主要發(fā)生在7~15周齡的斷奶仔豬,發(fā)病率4%~30%,死亡率可達50%~90%[3-4],PCV2感染豬后可對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免疫抑制作用[5]。目前對于PCV2引起的豬圓環(huán)病毒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且該病毒對外界抵抗力強,造成豬場凈化難度高。豬圓環(huán)病毒病防控的主要手段是對豬接種疫苗。滅活疫苗的安全性高,所以滅活疫苗仍然是當前主要的疫苗研發(fā)類型,但其免疫效果卻不十分理想[4]。
本試驗是將所制備的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滅活疫苗接種豬后對其安全性及免疫效力進行評價。
豬圓環(huán)病毒2型疫苗,批號分別為20200401、20200409和20201001,由上海佳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制備。
21日齡的健康易感仔豬(用豬圓環(huán)病毒2型特異性PCR方法檢測PCV2基因、PCV2抗體均為陰性),購自江蘇省茅山鎮(zhèn)某家實驗動物養(yǎng)殖場。
豬圓環(huán)病毒2型SN07-12株(滴毒,TCID50107.33/mL),由上海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制備、鑒定和保存。
DNA提取試劑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CV2間接免疫熒光試劑盒(韓國JBT生物技術公司)、Retiga 2000R高敏感度冷CDD熒光數(shù)碼顯微鏡(日本OLYMPUS)、GeneAmp9700-PCR擴增儀(美國AppliedBiosytems公司)、紫外凝膠成像系統(tǒng)(法國 Vilber Lourmat)、DYY-6C型電泳儀(北京市六一儀器廠)。
PCR引物P1:5'-AAGAGAAATGGCATCTTCAACACC-3',P2:5'-CAGGGTTAAGTGGGGGGTC-3',條帶大小為580 bp。反應條件:94 ℃ 5 min,94 ℃ 30 s,55 ℃ 40 s,72 ℃ 40 s,30個循環(huán),72 ℃ 7 min。
將21日齡健康易感仔豬(PCV2抗原和抗體檢測均為陰性)20頭分為4組,每組5頭,3組為免疫組,1組為對照組。免疫組仔豬頸部肌內(nèi)注射疫苗,2.0 mL/頭,隨后觀察14 d內(nèi)的采食、飲水、精神是否正常,有無不良臨床反應,注射部位有無異常反應。免疫前3 d和免疫后10 d內(nèi),測量體溫。免疫后14 d,從免疫組和對照組各選擇2頭仔豬進行剖檢,觀察各臟器有無病理變化。
取21日齡健康易感仔豬(PCV2抗原和抗體檢測均為陰性)25頭,分為5組,每組5頭,第1~3組為免疫組,第4組接種安慰劑,為攻毒對照組,第5組不免疫不攻毒,為空白對照組,各組分別隔離飼養(yǎng)。免疫組仔豬頸部肌內(nèi)注射疫苗 1.0 mL/頭,首免后隔14 d用相同劑量加強免疫一次,二免后18 d分別在每頭仔豬的兩側(cè)腋下和臀部注射1.0 mL弗氏不完全佐劑乳化的鑰孔血藍蛋白(KLH/ICFA、0.5 mg/mL),同時腹腔接種巰基乙酸培養(yǎng)基,10 mL/頭。
2.2.1 PCV2抗體水平檢測
二免后第21天對所有仔豬采血,分離血清,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將PCV2稀釋為103.5TCID50/mL,接種于單層PK-15細胞,置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8 h,80%冷丙酮固定細胞30 min。采用免疫熒光方法檢測待檢血清的PCV2抗體水平,熒光顯微鏡下見綠色特異性熒光為陽性,無綠色特異性熒光為陰性,出現(xiàn)特異性熒光的血清最高稀釋倍數(shù)為抗體效價。根據(jù)抗體效價檢查結(jié)果進行判定,免疫組至少4頭仔豬的PCV2抗體效價不低于1∶ 1 600,攻毒對照組及空白對照組仔豬的檢測結(jié)果均陰性(不高于1∶400)。
2.2.2 免疫攻毒
二免后第21天,用PCV2 SN07-12強毒株(病毒含量為TCID50107.33/mL)對各免疫組和對照組仔豬進行攻毒,滴鼻1.0 mL、頸部肌內(nèi)注射8.0 mL,逐日測量體溫并觀察25 d。攻毒后第4天分別在每頭仔豬的兩側(cè)腋下及臀部注射1.0 mL弗氏不完全佐劑乳化的鑰孔血藍蛋白(合計4.0 mL/頭),同時腹腔接種巰基乙酸培養(yǎng)基10 mL/頭;攻毒后第11、19天再次腹腔接種巰基乙酸培養(yǎng)基10 mL/頭。觀察期結(jié)束時,將試驗仔豬稱重后撲殺,采集每頭仔豬的腹股溝淋巴結(jié),通過免疫組化法對PCV2抗原進行檢測[4]。根據(jù)體溫、平均日增重和病毒抗原檢查結(jié)果進行判定,免疫組應至少4頭仔豬受到保護,攻毒對照組應至少4頭仔豬發(fā)病。
2.2.3 PCV2病毒檢測
PCR法按照中國動物衛(wèi)生與流行病學中心提供的豬圓環(huán)病毒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免疫組化法是將各組仔豬的腹股溝淋巴結(jié)浸泡于2.5%戊二醛-多聚甲醛混合液中固定,8 h~12 h后將固定好的組織修剪成適當大小的塊,按免疫組化法[6]進行PCV2檢測。
2.3.1 體溫
仔豬體溫升高(≥40℃)(每日上午9點左右測定仔豬體溫一次),至少持續(xù)3 d。
2.3.2 平均日增重
攻毒當日和攻毒結(jié)束日,分別對各組仔豬進行稱重,計算攻毒后各組仔豬的平均日增重,若攻毒仔豬的平均日增重低于空白對照組仔豬的,且差異顯著(P<0.05),判該組仔豬生長發(fā)育不良,均有臨床癥狀。
2.3.3 病毒抗原檢測
用常規(guī)免疫組化法檢測仔豬腹股溝淋巴結(jié)的PCV2抗原。
符合2.3.1、2.3.2、2.3.3中的任何2項,即可判為發(fā)病。
3.1.1 體溫測定
3批次疫苗免疫后,免疫組仔豬每日每頭測得的體溫均低于40 ℃,與對照組仔豬的相似,體溫處于正常范圍內(nèi)(表1)。
3.1.2 臨床觀察
由表2可知,3批次疫苗免疫后觀察14 d,仔豬采食、精神狀態(tài)均正常,被毛整潔有光澤,均無不良臨床反應,疫苗吸收良好,注射部位均無紅腫、硬塊等局部異常反應,與對照組仔豬相比無明顯差異。
3.1.3 剖檢
免疫后14 d各組隨機選1頭仔豬剖檢,觀察仔豬各臟器病理變化。結(jié)果顯示,免疫組及對照組仔豬各臟器均無病理變化(表3)。
3.2.1 抗體測定
由表4可知,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滅活疫苗二免后3周,各批次疫苗免疫仔豬的抗體效價均不低于1∶1 600,攻毒對照組及空白對照組每頭仔豬的抗體效價不高于1∶400。
3.2.2 臨床觀察
如表5所示,攻毒后14 d內(nèi)逐日測量各組仔豬的體溫,并進行臨床觀察,各批次疫苗免疫仔豬后均無不良臨床反應,每日每頭仔豬的體溫均不高于40 ℃,與空白對照組仔豬的差異不顯著(P>0.05);攻毒對照組有部分仔豬在攻毒后3 d~5 d體溫略有升高,其中體溫高于40 ℃持續(xù)3 d。
3.2.3 平均日增重、剖檢以及PCR方法和免疫組化法檢測結(jié)果
攻毒后25 d對各組仔豬稱重,并計算仔豬的平均日增重。結(jié)果表明,3批次疫苗免疫組、攻毒對照組及空白對照組仔豬攻毒后的平均的日增重分別為(0.533±0.012)kg、(0.534±0.014)kg、(0.537±0.011)kg、(0.492±0.009)kg、(0.532±0.018)kg,免疫組與空白對照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攻毒后25 d剖檢所有試驗仔豬,3批次疫苗免疫組、攻毒對照組及空白對照組仔豬各臟器均未發(fā)現(xiàn)病理變化,通過PCR方法及免疫組化法對腹股溝淋巴結(jié)檢測PCV2時發(fā)現(xiàn),3批次疫苗免疫組和空白對照組仔豬的檢測結(jié)果均為陰性,攻毒對照組仔豬也均為陽性(表6)。
安全性試驗表明,仔豬以2倍劑量接種3批次疫苗后,體溫、采食量、毛色、精神狀態(tài)均正常,生長發(fā)育良好,無異常臨床反應,符合疫苗安全要求。
潘杰等發(fā)現(xiàn),在二免2周后,該疫苗不僅能提高仔豬體液免疫水平,誘導高效特異性抗體產(chǎn)生,而且能夠有效抵抗強毒株的攻擊,保護率可達100%[6]。本研究從攻毒后試驗仔豬的體溫變化、平均日增重、抗體水平、PCR方法及免疫組化法等方面對疫苗免疫保護效果進行了評價。結(jié)果表明:免疫組及空白對照組仔豬體溫正常,毛色整潔有光澤;攻毒對照組仔豬體溫升高(高于40 ℃)持續(xù)3 d,毛色紊亂無光澤。攻毒后25 d剖檢,各組仔豬均無特征性的豬圓環(huán)病毒病的病理變化;但是免疫組及空白對照組仔豬的平均日增重大于攻毒對照組仔豬的;免疫組每頭仔豬的抗體效價均不低于1∶1 600,攻毒對照組及空白對照組每頭仔豬的抗體不高于1∶400;在用PCR方法和免疫組化法檢測PCV2上,免疫組均為陰性,而攻毒對照組均為陽性。依據(jù)仔豬的發(fā)病標準判定免疫組保護率為100%,攻毒對照組保護率為0。由此可見,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滅活疫苗能夠有效預防豬圓環(huán)病毒2型強毒株對豬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