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名輝
信息意識是指個體對信息的敏感度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镀胀ǜ咧行畔⒓夹g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具備信息意識的學生能夠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自覺、主動地尋求恰當的方式獲取與處理信息;能夠敏銳感覺到信息的變化,分析數據中所承載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對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內容的準確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斷,對信息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期分析,為解決問題提供參考;在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愿意與團隊成員共享信息,實現(xiàn)信息的更大價值?!逼胀ǜ咧行畔⒓夹g課程是一門以全面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fā)展計算思維、提高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的基礎課程。信息意識素養(yǎng)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四個核心素養(yǎng)中處于感知意識層,是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和信息社會責任在意識層面的投射和自覺化。那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呢?
一、轉變課程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
為了保證高中生有足夠的能力去適應信息化的時代,作為高中信息技術的老師,我們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起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F(xiàn)在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了教育的重點,信息技術的老師也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體現(xiàn)出對學生信息意識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既然要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素養(yǎng),那么就應該先讓學生明白信息技術是什么。信息涉及到的知識是非常多的,在這么短的教學時間內,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只能算得上冰山一角,所以老師能做的就是把學生引入信息的時代,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高中生也需要掌握一些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的能力,信息意識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高中生都即將面臨成年,這就意味著他們以后將要對自己的行為言論負責任了。所以高中生也需要具備辨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团袛嘈畔r值的能力,這些都是需要信息技術老師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的。高中的教學既然開設了信息技術這一門課程,自然有它的道理。作為高中信息技術的老師,我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如果老師對自己的課程都不重視,即使學生們想學也學習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識。在上信息技術課前,信息技術老師可把將要講解的信息技術知識制作成微課,到上課的時候把所要學習的微課播放給學生進行觀看。學生在學習微課的過程中都是自主地進行學習,而且由于微課的授課時間比較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受過大的學習壓力,能夠輕松地進行學習,這就使得學生可以真正掌握微課中所講授的知識。通過微課的學習,學生明白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都存在信息,如果要想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就需要注意信息,就需要學會應用信息,就需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意識。
二、充分發(fā)掘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
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學科高速度、高更新并存發(fā)展,所以應選取學科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作為教學內容以滿足信息意識形成的需要。深入了解信息的各種特征,既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把握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內容,也有利于學生依據信息的特點,有效的進行獲取信息、利用信息、形成新的知識,挖掘信息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根據信息的特征利用信息的信息意識。例如,在教學《信息及其特征》的時候,老師要讓學生先知道信息的概念,讓學生真正掌握信息的內涵,并讓學生歸納和總結出信息的性質與特點、了解信息的結構,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后,把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并讓每個小組根據活動的安排,從活動中獲取有效的信息,以鍛煉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山o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活動內容,比如就某個議題進行討論,讓學生去戶外觀察天氣,讓學生就最近的熱點時事政治的話題進行討論等。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
三、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強調對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具備信息價值判斷綜合能力,在生活中能結合實際需要,自覺、主動、有意識地運用信息技術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學生在獲取、處理信息的過程中,要保持對信息來源的敏感度,在分析數據承載的信息時,可以對信息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和影響,作出準確的預判和分析。因此,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實際經驗,設計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覺主動地確定恰當的信息獲取策略,形成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和習慣。高中階段的學生已具備較強的信息主體意識和抽象思維能力,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間。例如,教學《信息安全及系統(tǒng)維護措施》這一內容時,聯(lián)系當今社會,網購、電子支付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實際情況,筆者通過中央電視臺第二頻道的《經濟與法》節(jié)目的視頻講述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件,如網銀賬號和密碼被盜、銀行款被轉走等,引起學生的共鳴,喚醒學生的信息意識,特別是信息安全的意識。接著,拋出問題:犯罪分子是如何竊取網銀賬號及密碼的?應該如何防范?這些內容都與學生的切身利益相關,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喚醒了他們的信息意識,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迫切地想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信息意識是思維的開端,是編制解決方案等思維過程的啟始階段,通過這樣貼近生活的情境導入,喚醒了學生的信息意識,為編制解決問題的方案等做好準備。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結合所教授的具體的信息技術知識和學生的信息技術接受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以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產生學習的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E82F25EA-144A-4EFD-8AA1-EE501700E5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