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財
閱讀訓(xùn)練一
唐太宗誡蒙蔽
貞觀①六年,太宗謂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興有衰,猶朝之有暮,皆為蔽②其耳目,不知時政③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諂者日進(jìn)④既不見過所以至于滅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⑥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⑦?!蓯鄯蔷晌贩敲瘼??’天子者,有道⑨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⑩可畏也。”
——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
①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號。②蔽:蒙蔽。③時政:當(dāng)時的政令。④進(jìn):任官,出仕。⑤九重:深宮之內(nèi)。⑥卿:唐代開始,君主稱臣民。⑦存意:用心操勞國事。⑧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百姓所愛戴的不是君王嗎,君王所敬畏的不是百姓嗎?⑨有道:政治清明,有德政。⑩誠:實在,的確。
譯文
貞觀六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縱觀古代帝王的基業(yè),有過興盛,也有過衰落,好像有了早晨就必有夜晚一樣,這都是由于帝王耳目受到蒙蔽,不了解當(dāng)時政令的得失,忠誠正直的人不敢直言勸諫,邪惡諂諛的人卻一天天得勢,君主聽不到自己的過失,因此走向滅亡。我已經(jīng)身居九重深宮,不可能天下的事情盡收眼底,所以委托你們,作為我的耳目了解下情。千萬不要以為天下無事、四海安寧就不在意?!傩账鶒鄞鞯牟皇蔷鯁?,君王心目中敬畏的不是百姓嗎?’做天子的,如果有道,人們就推戴他做人主;如果無道,人們就把他廢棄而不用。這確實令人畏懼啊! ”
【模擬演練】
(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皆為蔽其耳目(? ? ? )
邪諂者日進(jìn)(? ? ? )
有道則人推而為主(? ? ? )
誠可畏也(? ? ? )
(2)請用“/”為文中畫線的語句斷句。
不 知 時 政 得 失 忠 正 者 不 言 邪 諂 者 日 進(jìn) 既 不 見 過 所 以 至 于 滅 亡
(3)文中的唐太宗是一個怎樣的君王?
【參考答案】(1)蒙蔽;出仕;推戴;實在(2)不知時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諂者日進(jìn)/既不見過/所以至于滅亡(3)唐太宗是一個能以史為鑒、警惕蒙蔽、敬畏百姓的明君。
閱讀訓(xùn)練二
何不食肉糜
帝①之為太子也,朝廷咸②知不堪政事,武帝亦疑焉。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綱紀(jì)大壞,貨賂公行③,勢位之家,以貴陵物④,忠賢路絕,讒邪得志,更相薦舉,天下謂之互市焉。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⑤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qū)υ唬骸霸诠俚貫楣?,在私地為私?!奔阿尢煜禄膩y⑦,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⑧?”其蒙蔽⑨皆此類也。后因食餅中毒而崩,或云司馬越之鴆⑩。
——選自《晉書·惠帝紀(jì)》
注釋
①帝:晉惠帝司馬衷,西晉第二位皇帝,昏庸無能。②咸:全,都。③貨賂公行:公然以財物行賄、受賄。④陵物:藐視人﹐看不起人。⑤蝦?。?同“蛤蟆”。⑥及:待,等到。⑦荒亂:饑荒兵亂。⑧肉糜:指肉粥。⑨蒙蔽:昏庸不明,愚昧無知。⑩鴆:以毒酒害人。
譯文
晉惠帝為太子時,朝中大臣都知道他不能勝任天下政事,武帝也對他有懷疑。即位以后,國家大事皆出于群臣之手,綱紀(jì)敗壞,賄賂公行,有權(quán)位的士族以貴凌人,忠賢之路斷絕,讒邪之人得勢,得志者更相推舉,天下人稱之為“互市”?;莸墼?jīng)在華林園里游玩,聽到蛤蟆咕呱咕呱的叫聲,就問侍從們:“這叫喚的東西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有人回答說:“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钡搅颂煜吗嚮谋鴣y的年歲,百姓多有餓死,晉惠帝問:“他們?yōu)槭裁床怀匀庵嗄??”他的昏聵癡頑竟然達(dá)到了這種地步!后來惠帝因吃餅子中毒而死,有人說是司馬越下的毒。
【模擬演練】
(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帝嘗在華林園(? ?)
及天下荒亂(? ?)
其蒙蔽皆此類也(? ? ?)
或云司馬越之鴆(? ?)
(2)簡要評價短文中晉惠帝的形象。
【參考答案】(1)曾經(jīng);等到;昏庸不明;以毒酒害人(2)受人蒙蔽,昏聵癡頑。
【妙筆點評】
《世說新語·排調(diào)》中記載了這樣一段趣事,幾個詩人以“危語”相約作詩來描述很危險的形勢。結(jié)果,一位參軍寫的“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把眾人嚇到了。確實,當(dāng)一個人雙眼被蒙蔽,瞎摸亂撞,險象環(huán)生,的確危險之至。仰望歷史的天空,唐太宗語重心長,晉惠帝眼神迷茫,面對蒙蔽的不同心態(tài)注定他們的王朝有了不同的航向,令人感慨。
人非神仙,孰能覽盡天下事?因此,唐太宗以史為鑒,廣開言路,從善如流。盡管大臣魏征多次犯顏直諫讓他非常生氣,但是他仍然予以鼓勵,因為只有讓臣子敢于進(jìn)諫,才能了解下情,才能不被蒙蔽,換得天下無事、四海安寧,“貞觀之治”才水到渠成。相比之下,晉惠帝就是一個治國理政的差生。他生活在皇宮封閉的環(huán)境中,接觸的人、事、物本來就少,再加上處處受蒙蔽,昏聵癡頑并不意外。治理不好一國,甚至保不了自己的性命。不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說話缺乏常識,這并非是智商低,只是被蒙蔽得太深罷了??梢?,不被蒙蔽才能留下一段佳話,被蒙蔽只能留下一個笑話。
把蒙蔽說得深入淺出的要數(shù)“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和城北徐公比美,但不被妻、妾和客的贊美蒙蔽,并以這次經(jīng)歷設(shè)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把蒙蔽說得情詞懇切的還數(shù)“出師表”,諸葛亮告誡后主劉禪察納雅言,防范蒙蔽,可謂一句叮囑一把淚。
古往今來,多少蒙蔽如雜草,在青史中蔓延。
被蒙蔽的人太多,你聽聽法國大作家雨果正在大聲說“我們都是瞎子”——因為受蒙蔽,吝嗇的人看不到財富,揮霍的人看不到結(jié)局,有學(xué)問的人看不見無知,誠實的人看不見壞蛋;被蒙蔽的事太多,你看看電視劇《人世間》,有一句臺詞說得好:“實話不一定是實情,只陳述部分的事實也是一種撒謊?!北幻杀蔚恼胬硪蔡?,你讀讀伽利略,能有幾人像他一樣冒天下之大不韙,敢懷疑權(quán)威亞里士多德?還有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發(fā)出靈魂拷問:“從來如此,便對么?”
摒棄蒙蔽,方能去偽存真;打破蒙蔽,才能告別人云亦云,超越淺薄和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