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嬌蘭
摘 要:《語文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隨著新課標要求教學要不斷創(chuàng)新,也要追求實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存在問題,需要適應時代,進行不斷實踐,追求新途徑、新方法提高教學。本文根據識字教學存在的弊端,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提高學生識字興趣,利用一切課外資源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方法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識字能力;策略
《新課標》在小學開展中文讀寫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并有積極學習漢字的愿望。因此,要求教師在中國教育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獲取新思路。這是新的語文教育觀和髙科技信息時代對語文教育提出的新的使命和要求。在語文教學,特別是小學識字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教學舊的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不斷探索新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識字教學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尤其是低年級。低年級如果識字不扎實,便無法自己進行識字、寫字、閱讀。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的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學生提高聽力能力,說、讀、寫能力,不斷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識字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只教沒有相互關聯(lián)的文字,生字之間缺乏邏輯聯(lián)系,可能導致學生記憶困難,不利于學生的識字學習。
與此同時,在課堂上,老師只教授拼音、結構、筆畫、筆順和新詞的字面意思,而忽略了漢字創(chuàng)作的理由。學生只從表面學習漢字。一方面,他們無法理解漢字的起源,也無法理解漢字的美,更不用說擴大思維和使用漢字了。
識字教學“識”“寫”分離。很多教師讓學生了解中國漢字的音、形、義。當有一次在課堂上,他們寫了幾句。如果他們沒有時間,他們會下課后再次寫。事實上,在課堂上學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不在課堂上讓學生學好生字的寫法不能真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很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
識字教學“學”“用”分離。擴詞,說話練習以及有些字背后的小故事以及延伸出來的內容等,教師都沒有涉及,長此以往,學生就只會這個字,不理解,不會運用。學過的字只是機械記憶,遺忘快。
二、如何激發(fā)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識字能力
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識字教學方法。
(一)游戲識字
在識字低年級小學,除了了解單詞的教學中,我們也必須讀的話,為了能讀的同學,記得牢,并在同一時間滿足好奇心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樂趣性格特點,我使用游戲教學形式。
1.找朋友:將詞匯卡發(fā)給學生,讓他們站在講臺旁邊,然后請同一數(shù)量的學生來臺上讀新詞。持有詞匯卡的同學將立即走到他面前,抬起卡片并閱讀。全班通過對“找朋友”游戲模式的理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識字教學的記憶力。
2.小老師:發(fā)布所有的卡在黑板上。學生閱讀后,他們想到的是他們學會了哪些單詞。一些學生輪流去階段,教全班同學,并告訴學生如何學習和記憶。通過這種分享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也讓其他同學了解了別人的學習方式,一舉多得。
3.聽音舉卡:每課生字的學習,我都要求學生帶本課的生字卡片,鞏固生字我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聽音舉卡,也就是教師說出哪個字,學生就快速舉起哪個字,在舉卡中有效地鞏固了識字。
(二)故事激趣
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是非常喜歡聽故事的,許多有趣的故事,他們聽一遍就能記下來,若是讓他們用漢字編故事,他們也是有一套的。
如我在教“梅”字時,就有學生這樣編故事識字:“我家有一棵樹‘木,它開花了,我‘每天都去看花,奶奶告訴我那花是‘梅花,我記住了‘梅字?!倍皸睢弊謱W生這樣編故事:“小明端一碗湯不小心碰到樹‘木上,‘湯灑了,我就記住了‘楊字。”
通過這種編故事的識字方式,學生對生字的認識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邏輯思維,平時一聯(lián)想,就能記憶起生字,效果比較顯著。
(三)多媒體識字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shù)剡\用直觀教具,尤其是多媒體,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教學“旦”字時,先出示一個紅彤彤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相機邊問學生:“這幅圖和我們學的哪個字相似?”,邊出示“旦”字,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旦”的意思。在教授“休”時,讓學生在老農累了的時候觀看椅子其余部分的小動畫。讓學生觀察,理解動畫的意義,記住單詞,并理解單詞的含義。可以看出,多媒體課件生動生動的動態(tài)畫面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單詞的意義,達到加強漢字識別的目的。
(四)變字小魔術
另外,在教一些簡單的字時,我要求學生添加一個筆畫到新字中。例如,“日”,孩子們改變了:電、甲、申、田、白、旦等?!澳尽保兂隽耍罕?、禾、術、未等,還可以用“減一減”“猜數(shù)字”“編順口溜”“組合法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魔術”中,在游戲中學習,在交流中鞏固。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素養(yǎng)最終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獨立學習。因此,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總結識字方法。在教授每節(jié)課時,我首先讓學生學習、討論、交流,然后根據他們現(xiàn)有的知識和經驗談論他們如何記住這個字形,用什么方法記住以及學習的過程中哪些詞容易寫錯,提醒大家注意。這不僅可以讓大家分享識字的樂趣,還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記憶力和自學能力。
總之,識字教學方法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選擇的教學方法應與學生和教學內容實際情況相符合。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的發(fā)展,避免了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提高識字教學質量,注重實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
[2]路克修,于年河.現(xiàn)代小學識字寫字教學[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2.4.81120314-946E-431A-BCC1-AC61AED855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