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必忠
(中鐵二局集團新運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6)
新建中老鐵路設計范圍磨丁(含)至萬象南(含)起訖里程DK0+000~D1K413+600,正線建筑長度414.332 km。受地形等自然條件的限制,沿線建設大量橋梁,長度達60.589 km,占比14.6%,普遍采用預制后張法簡支T梁。
檢查梁體混凝土表面質(zhì)量,有輕微缺陷允許在預施應力后進行修補處理(如非預應力部位的缺陷或麻面、氣泡),缺陷嚴重則不得進行此道工序操作。
于鋼絞線上配套工作錨,按照順序依次將夾片套在鋼絞線上,在此基礎上,取Φ20 mm的鋼管,用該材料將夾片打入錨板孔內(nèi),按照該方法操作,使各夾片基本對齊,而后將限位板以及加長套兩項裝置安裝到位。將鋼絞線束穿入千斤頂,經(jīng)過調(diào)整后使錨具中心與孔道中心對準,千斤頂與限位板、錨板緊密接觸,用工具錨將鋼絞線臨時固定,避免偏位。
1)制孔:預應力成孔采用預埋橡膠抽拔棒,混凝土灌注完成后采用抽拔成孔的方法。橡膠棒分兩段,接頭位置在跨中,接頭的連接采用鍍鋅鐵皮套管套接后用塑料膠帶封裹,具體如圖1所示,保證接頭順直不漏漿。
圖1 橡膠棒接頭處理圖
橡膠棒的固定材料選用的是鋼筋定位網(wǎng),先用Φ10 mm鋼筋焊接,得到合適尺寸的定位網(wǎng),而后投入使用。安裝定位網(wǎng)鋼筋時與梁體鋼筋綁扎牢固,以防止?jié)仓炷習r橡膠棒位置偏移或上浮,定位網(wǎng)鋼筋間距≤500 mm。
2)抽拔橡膠棒:以5 t卷揚機為主要的裝置,由施工人員配合,以抽拔橡膠棒的方式在梁體內(nèi)形成管道。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4~8 MPa時抽拔膠棒,具體抽拔時間必須根據(jù)氣溫情況、水灰比、混凝土凝結(jié)時間等因素綜合確定,以抽拔后管道內(nèi)壁光潔、無殘渣、膠棒表面無水泥漿來控制質(zhì)量。施工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抽拔棒斷裂,用單根鋼絞線彎制成鉤,人工送入斷裂的抽拔棒里端后鉤住抽拔棒,用卷揚機將鋼絞線和抽拔棒同時拔出。
下料與編束:鋼絞線下料場地平坦,需用方木墊高10 cm,采用砂輪切割機切割,編束用20號鐵絲綁扎,間距1.5 m,編束時應先將鋼絞線用梳溜板理順,并盡量使各根鋼絞線松緊一致[1]。鋼絞線下料長度=設計工作長度+1 500 mm,各鋼束嚴格按照施工圖下料長度進行下料,其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除相關專業(yè)驗收標準有特殊規(guī)定外,必須符合如表1所示的規(guī)定。
表1 預應力筋下料長度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穿束遵循的是自上而下、自里向外的基本原則,設備選用的是卷揚機,若由于條件限制而無法用卷揚機穿束時,調(diào)整為人工作業(yè)的方法。卷揚機的速度控制在10 m/min之內(nèi)。鋼束的前端裝有穿束套環(huán)和牽引頭。穿束套環(huán)用無縫鋼管制成Φ80 mm。牽引頭做成錐形,前端安有拉環(huán),使用時將一端鋼絞線端部穿入套環(huán)中,牽引頭從套環(huán)內(nèi)鋼絞線中間伸出,使鋼絞線與套筒套緊,采用卷揚機拉牽引頭上拉環(huán)穿索即可。
經(jīng)過鋼絞線下料后,將其轉(zhuǎn)運至作業(yè)現(xiàn)場,由專員負責傳輸、裝頂以及張拉。張拉的精度要求高,因此采用智能張拉設備,以錨下張拉力為主要的控制對象,利用鋼束伸長量校核。在判斷伸長量是否滿足要求時,需要將實測值與理論值△L(mm)做對比分析,明確兩者的偏差。對于理論值△L(mm)的計算方法,如下:
ΔL=P平·L/(Ap·Ep)
(1)
式中,P平為預應力筋的平均張拉力,N;L為預應力筋的長度;Ap為預應力筋的截面面積,mm2;Ep為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N/mm2。
分階段依次張拉,即“0→10%δcon→20%δcon→100%δcon(持荷5 min)”。無論哪一階段的張拉均以兩端對稱的方式操作,為此需同步操作配套在兩端的千斤頂,升壓、降壓均要同步,盡可能減小兩端的張拉偏差。錨下控制應力取1 395 MPa,張拉期間及時檢測數(shù)據(jù)并予以記錄。
張拉后的48 h內(nèi)組織孔道壓漿作業(yè),但在正式壓漿前,先用清水全方位清洗孔道,使其保持潔凈。水泥漿的使用遵循隨拌隨用的基本原則,以免因中途間隔時間過長而出現(xiàn)水泥漿固結(jié)的情況。將配制好的水泥漿壓入管道內(nèi),用準1.2 mm篩子過篩,而后進入料斗。壓漿環(huán)節(jié)選用的設備為活塞式壓漿泵,壓力穩(wěn)定在0.5~0.7 MPa,隨著注漿進程的推進,注漿壓力逐步加大,待其達到最大壓力后穩(wěn)壓3 min,保證漿液填充的飽滿性。從一端壓注漿液,另一端排出漿液并且該部分的稠度與壓入的漿液一致時,即可封閉出漿孔和進漿孔。
壓漿前,先運行壓漿泵,排出聚積在壓漿管內(nèi)的空氣、水和稀漿,以免影響正常壓漿。當排出的漿體流動度與攪拌罐中漿體的流動度一致時方可開始壓漿[2]。
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壓漿,遵循連續(xù)性原則,避免中斷。首先啟用真空泵,做抽真空處理,直至管道真空度為-0.08~-0.06 MPa為止,關閉抽真空閥門及真空泵,打開進漿口閥門進行連續(xù)壓漿,當確認管道出漿口濃度與進漿濃度一致時繼續(xù)按0.5~0.60 MPa壓力持壓3 min。確認無漏漿現(xiàn)象后,隨即關閉進漿閥門,將輸漿膠管卸下。壓漿之后及時對張拉錨穴進行封錨,封錨混凝土耐久性及抗壓強度與梁體相同。坍落度50 mm,含氣量2%~4%。
原因主要有:①未妥善保管錨具和鋼絞線,該部分存在油污,或是與潮濕空氣接觸后出現(xiàn)銹跡等;②在安裝夾片時由于防護不當而受損,或是頂面不夠平齊,此時也會出現(xiàn)滑絲現(xiàn)象;③使用的夾片在強度方面不滿足要求,經(jīng)過張拉后變形。
防治及處理措施如下:①詳細檢查錨環(huán)孔和夾片,若有雜物則清理干凈,并涂抹黃油或是其他可行的潤滑劑;②安裝夾片時要保證夾片外露部分相同;③工具錨的夾片不能長期使用同一套,每套夾片盡量在完成一次張拉后將其應用到工作錨中,避免長期使用而導致變形[3];夾片安裝前,對其外觀做詳細的檢查,判斷是否有裂紋、齒尖受損等問題,若有,則予以更換;④組織力學性能試驗,據(jù)此判斷各批次錨具和夾片的使用情況。
原因主要有:①張拉控制不到位,實際張拉力明顯超過設計值,從而斷絲;②錨板喇叭筒、錨板、錨環(huán)及千斤頂?shù)奈恢么嬖谄?,即無法達到對中的狀態(tài);③未在千斤頂與錨具間設限位板,導致夾片難以正常拔出以及回縮;④錨具夾片硬度過大,由于偏控而產(chǎn)生明顯的刻痕;⑤施工所用的預應力筋的力學性能不足,或是由于日常防護不到位而產(chǎn)生銹蝕。
防治及處理措施如下。
1)注重錨墊板喇叭筒與波紋管的連接,檢查錨墊板的位置,判斷其與孔道的軸線是否呈垂直的關系,若不滿足垂直要求,則予以調(diào)整;在進行頂板張拉時,還應檢驗張拉槽與錨墊板垂直面的平整度,保證錨墊板與千斤頂?shù)捻斆嬖趶埨^程中始終保持平行[4]。
2)按照規(guī)范將錨具、墊板、千斤頂及工具錨安裝到位,不允許漏裝各類部件。加強對各類原材料的質(zhì)量檢驗與控制,從源頭上規(guī)避問題。在預應力鋼絞線下料時,注重對方法的選擇,不允許電焊、氣焊,否則會損傷鋼絞線。
3)定期校核千斤頂油表,若有如下情況之一則均要及時校核:千斤頂經(jīng)過拆卸、修理;油表無法正?;亓?;更換油表。
4)若有斷絲問題則采取以下處理措施:張拉期間斷絲時,隨即暫停張拉,千斤頂加油,詳細檢查滑絲以及斷絲情況,針對受損部分予以更換,待問題解決后恢復張拉;若張拉后斷絲,則隨即退出夾片并再次張拉,此時千斤頂進油,鋼絞線由于受力而伸長,此時夾片會在鋼絞線的帶動作用下略微被帶出,隨即用鋼釬卡住夾片,千斤頂回油,鋼絲回縮,千斤頂再次進油,經(jīng)過多次操作后,使夾片退出。
簡支T梁的施工質(zhì)量將直接影響橋梁的性能,因此合理施工至關重要,具體需考慮到鋼絞線制作與穿束、孔道的設置、張拉機具的配套、正式張拉等多個方面。經(jīng)過本文的分析,提出簡支T梁施工中的關鍵要點,希望給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ID: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