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亞梅(KANG Ya?mei),曹奮霞(CAO Fen?xia)
(1.榆林市第二醫(yī)院急診科,榆林,719000;2.榆林市第二醫(yī)院血液凈化室,榆林,719000;1.Department of Emergency,Yulin Second Hospital,Yulin 719000,China;2.Blood Purification Room,Yulin Second Hospital,Yulin 719000,China)
損傷控制性手術(ingury control surgery,ICS)是一種針對重度創(chuàng)傷患者進行階段性修復治療的措施[1]。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生理功能受到侵害,后續(xù)接受復雜手術,機體無法耐受;然而此類患者若失血量過多未能及時糾正,可引起生理性功能耗竭,導致患者死亡,故ICS 手術的實施意義重大[2]。 本文擬將ICS 用于嚴重胰腺損傷患者,分析在圍術應用相應的護理措施,對手術效果的輔助作用。
1.1 一般資料 以2018.5 ~2021.5 收治的90 例嚴重胰腺損傷患者為對象。 納入標準:胰腺損傷程度Ⅲ級以上;意識清除,可正常交流;患者對本研究知情。 排除標準:入院后24 h 內死亡者;合并認知功能障礙;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患有嚴重精神障礙性疾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觀察組45 例,年齡18~65(32.65±7.46)歲,男32 例,女13 例,胰腺損傷程度:Ⅲ級23例、Ⅳ級14 例、Ⅴ8 例。 對照組45 例,年齡18 ~63(32.90±7.41)歲,男30 例,女15 例,胰腺損傷程度:Ⅲ級22 例、Ⅳ14 例、Ⅴ9 例。 兩組年齡、性別、胰腺損傷程度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手術方式 對照組:傳統(tǒng)手術。 觀察組:ICS 治療,初始簡化快速手術,采用DCS 原則,快速控制出血及污染、臨時管壁腹腔;術后急診為重病監(jiān)護室復蘇治療,如糾正低溫、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呼吸支持、液體復蘇等;待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接受確定性手術,包括去除填塞,探查忽略的次要創(chuàng)傷等。
1.2.2 護理方式 對照組:常規(guī)急診護理。 觀察組:圍術期優(yōu)質護理,(1)術前,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病情,給予全面的傷情評估,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做好術前準備。 建立2 條以上的靜脈通路,快速輸液。 保持呼吸道通暢。 (2)術后,a:臟器功能支持,給予患者及時呼吸支持,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功能辯護,充分給氧,濃度40%~50%,流量6 L/min ~8 L/min,改善缺氧狀態(tài),定時檢測動脈血氣。 動脈血氧分壓仍降低時,及早給予機械輔助呼吸。 檢測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根據血壓、脈搏、尿量及中心靜脈壓等情況,維持機體的血容量。 b:復溫,調節(jié)室溫為26 ~28℃,覆蓋40℃保溫毯,輸液管路均加溫輸液;定時測量體溫變化。 c:保持引流通暢,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檢測凝血功能,根據結果合理輸注晶體液、全血、血液制品及血小板等。 c:密切觀察患者的腹部,記錄腹圍,監(jiān)測腹內壓;每天觀察腹壁緊張度及切口情況;保持付清引流管及胃腸減壓管的通暢。 d:術后每4 h 測量1 次血糖,評估胰腺的內分泌功能恢復情況,指導患者補充胰島素。 術后常規(guī)應用抑肽酶,抑制胰腺外分泌。 e: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扣背,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呼吸道護理,加強口腔護理;密切觀察患者腹部情況及引流管的情況。 密切觀察胃液及大便顏色,遵醫(yī)囑給予抑酸藥。
1.3 觀察指標 測量患者體溫、檢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檢測血乳酸(lactic acid,L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統(tǒng)計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及死亡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1.0。 計數資料n(%)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s)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監(jiān)測指標比較(表1) 觀察組體溫高于對照組,aPTT、PT、LA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pH 值比較無差異(P>0.05)。
表1 兩組EICU 監(jiān)測指標水平比較
2.2 兩組并發(fā)癥及預后比較(表2) 觀察組ARDS、MODS、死亡發(fā)生率分貝為2.22%、4.44%、4.44%,低于對照組(13.33%、20.00%、22.22%,P<0.05)。
表2 兩組并發(fā)癥及預后比較n(%)
DCS 的理念為防止機體出現低體溫、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礙等,避免各種并發(fā)癥相互作用引起不可逆的生理損傷。 ICS 是將初期的手術作為復雜過程的一部分,而非終結,其核心理念為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的預后由其自身生理機能極限決定[3]。 ICS 在救治嚴重胰腺損傷患者是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采用分期治療的方式,保證患者可完成確定性手術,最大限度的防止機體內環(huán)境紊亂對患者的損傷,減少病死率[4]。 圍術期準確的護理評估及指標的記錄為患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式提供重要參考。 手術的第1 階段至接受確定性手術期間在48 h 內,該階段的目的在與恢復患者的生理潛能,故ICS 的應用及護理可有效降低嚴重胰腺損傷患者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