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岐(WANG Xiao?qi),宋 煜(SONG Yu)
(1.陜西省岐山縣醫(yī)院外科,岐山,722400;2.陜西省康復醫(yī)院檢驗科,西安,710065;1.Department of Surgery,Qishan County Hospital,Qishan 722400,China;2.Department ofLaboratory,Shaanxi rehabilitation Hospital,Xi’an,710065,China)
胃癌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腫瘤,每年亞洲新發(fā)胃癌病例占全世界的74%,其中我國占據47%,我國男性、女性胃癌的發(fā)生率在全國中分別占據第2、3 位,其中死亡率排至第2 位[1]。 本文著重分析胃癌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指標與其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2]。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胃癌患者,同時以75 例正常人群為對照組。 觀察組:男48 例,女32 例;年齡32?72(52.18±9.34)歲。 對照組:男44 例,女31 例,年齡33?74(53.42±10.51)歲。 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診斷標準。
1.2 方法 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標的檢測:采集所有研究對象清晨未進食前5 mL 靜脈血,經離心提取上清后,利用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江蘇鴻恩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對其中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bg)、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D 二聚體(D?dimer,D?D)進行測定,通過血細胞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血小板(plate?let,PLT)。 所有檢查均在采集血樣后2 h 內完成。
1.3 統計學分析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利用SPSS20.0 軟件包完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取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 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比較(表1) 兩組患者在性別、抽煙史上無明顯差異(P>0.05),在年齡、飲酒史、胃部疾病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及血小板比較(表2) 觀察組患者Fbg、D?D、PLT 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aPTT、PT 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及血小板比較
2.3 胃癌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指標與臨床病理的關系(表3) 不同組織學分級、病理分期、腫瘤大小、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患者之間PT、aPTT、D?D、Fbg、PLT 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
表3 胃癌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指標與臨床病理的關系
文獻報道,惡性腫瘤患者發(fā)生血液高凝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fā)血栓栓塞事件,其是惡性腫瘤患者中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同時是導致其死亡的第二大因素[3]。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Fbg、D?D、PLT 明顯高于對照組,aPTT、PT 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胃癌患者呈高凝血狀態(tài)。 此外,不同組織學分級、病理分期、腫瘤大小、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患者之間PT、aPTT、D?D、Fbg、PLT 均存在顯著差異,說明胃癌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指標與其臨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病情越嚴重,其凝血功能障礙越顯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