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佳儀
這幾天春雨淅淅瀝瀝地下,像是春天的集結(jié)號,召喚著她的使者。
鶴山邊上,哪里不是郁郁蔥蔥?校道邊,哪里嗅不到花仙子的芬芳?春意盎然,校園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學(xué)校里漂亮的建筑,在春天的涂抹下構(gòu)成了一面面的墻,而一面面墻又像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承載著一個個讀不完的故事。
春的畫家很擅長作畫。她先用蒙蒙細雨在墻上刷洗,再用潮濕的空氣一層層浸染,讓綜合教學(xué)樓的里墻上顯出縱橫交錯的線條和大大小小的斑點?!爱嫾摇敝v究顏色層次,這里有黑、白、灰的過渡。
春的畫家講究形狀,似騰云駕霧,如一排云鶴上青天。我望向窗外,為她驚艷的畫作出了神。綜合教學(xué)樓的外觀本來簡約大氣,里墻純白的底色與青藍的條條框框相互映襯,為它增添了錦色。有這春雨創(chuàng)作的“水墨畫”點綴,整棟樓更顯古色古香。稍過片刻,赤駒撩開烏云的冪籬,神的孩子于光中起舞,“水墨畫”上的線條與斑點變得更加明顯。原本因天空著色的灰而顯得冷漠的樹,也變得溫婉起來,搖曳著動人的倩影款款走入“畫”中,與“畫”融為一體。國畫里所講的線條與留白,西畫中講的光影和色調(diào),在這墻里皆有跡可循,人工藝術(shù)在大自然面前竟顯得如此渺小。
邁步走出綜合樓,我才發(fā)現(xiàn)春姑娘早已拿著畫筆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都抹上了色彩。校道兩旁的黃花風(fēng)鈴木填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嫩黃色,朵朵黃鈴嬌艷欲滴。我漫步其下,不經(jīng)意中察覺,那隨風(fēng)搖曳的黃鈴花像是冥冥中的引路者,引我穿過千年哀愁,到達時光的彼岸,感受萬代情感——“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李煜對故土的痛切思念;“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這是易安居士對相思的含蓄愁吟。漫步在這婉麗柔美的花樹中,心間泛起層層溫柔漣漪,這是一面鮮活的生命的“墻”,我想,花開花敗,它是否是二中歷史的見證者?人潮涌動,我們是否是二中未來的建設(shè)者?移步來到初中部教學(xué)樓旁,可以看到滿墻的爬山虎。它們緣墻而走,無處不在,無縫不生,墻的斑駁阻擋不了這一簇簇的綠往理想的高峰攀爬。它們探身招手,與人共舞,靜待滿墻鋪綠,并不依靠暴雨般的急促,更需要的是歲月漫長的虛心和謙卑,兼容并蓄,美美與共。
我站在二中的操場,眺望遠方。時間的痕跡印在墻上,留下斑駁和遺憾,鮮花和星辰映照著墻奔涌而來,而墻依然靜候在那里。她在期待,期待著鶴山學(xué)子為她書寫理想的壯麗詩篇!
(指導(dǎo)老師: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