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上的需求,圖書館在人們生活中再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逐漸轉化為一個無可替代的必要公共服務場所。如何完善圖書館的信息倫理建設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文化需求,本文從人員管理建設和學科建設兩方面入手,分別闡述圖書館信息倫理建設的必要性及其具體做法。
關鍵詞:圖書館;信息倫理建設;研究
信息倫理,又稱信息道德,是指涉及信息開發(fā)、信息傳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倫理要求、倫理準則、倫理規(guī)約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新型的倫理關系,它是調整人與人、個人和社會之間信息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
圖書館信息倫理是一種專業(yè)化的信息倫理部分,具有專業(yè)性和行業(yè)特殊性。針對圖書館的日常工作和服務流程,可以將圖書館自身的信息倫理建設分為館員信息倫理和讀者信息倫理兩個方面。館員信息倫理建設,顧名思義就是圖書館自身的人員管理,包括對圖書館館員的道德約束和激勵機制;讀者的信息倫理建設則是通過制定相關規(guī)則和恰當到位的服務來達到提升讀者信息素養(yǎng)的目的。
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引領的新一代技術和產業(yè)革命為經濟社會的轉型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圖書館作為智能化技術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也需要緊跟信息技術發(fā)展步伐,提升自身服務的智慧化水平,這都離不開圖書館員及讀者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和知識儲備的升級。因而我們有必要重視圖書館信息倫理建設,本文針對目前圖書館信息倫理建設方面的相關文獻進行統計分析,發(fā)現其研究不足和發(fā)展趨勢。
一、圖書館信息倫理人員管理建設
1.讀者信息倫理建設
圖書館工作的人員管理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以讀者(用戶)為對象的用戶管理(亦稱外部管理);二是以圖書館館員為對象的人員管理(亦稱內部管理)。讀者(用戶)是圖書情報工作任務的受用者和接受者,對圖書館工作有最直觀感受。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對讀者的信息倫理建設很有必要,近年來,由于讀者信息道德的缺失而造成的信息倫理失范現象越來越多。
例如,刻意渲染傳播不良不實信息、知識產權侵犯以及隱私權侵犯和高校圖書館中的學術不端現象。這些給圖書館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對于讀者的道德倫理建設,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道德教化與宣傳教育,二是法律規(guī)范等強制約束。道德教化往往對較為自律和具有倫理觀念基礎的讀者有作用,而對于那些信息倫理觀念較為薄弱的讀者,強制規(guī)定和約束的方式則會更有效果。
2.圖書館館員信息倫理建設
圖書館館員是圖書館工作的實施者,在圖書館館員的信息倫理建設中,我們要達到兩個目標:一個是如何激發(fā)圖書館館員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幫助圖書館應對信息技術革命對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帶來的挑戰(zhàn);還有一個就是建立怎樣的一種激勵機制幫助調節(jié)圖書館館員和讀者之間關系的平衡。近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已經逐步走上一條科學化、標準化的績效評估管理道路,根據各個圖書館實際工作情況,通過借助多種科學評估方法,對圖書館業(yè)務管理和發(fā)展、服務投入與產出、服務效率與效益等諸多方面,開展全面深入的專項評估。例如,在部門或科組內部員工之間樹立標桿,通過定期進行績效考核評估與各員工之間的任務指標完成度對比,階段性分析各員工的工作進展實績與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而不斷進行工作復盤,總結經驗教訓,以期找到解決辦法有效促進下一階段的工作開展。此外,公共圖書館支配著社會重要的公共資源,其公益屬性決定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服務效能和信息倫理建設水平必然無法脫離廣大社會公眾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對社會公眾評價的細化設計,開拓更多便捷渠道,進一步客觀真實的體現不同知識背景及年齡層次的讀者對圖書館館員服務的實際需求和意見,讓更多社會機構和個人的真實評價與反饋,不斷提升圖書館館員的信息倫理素養(yǎng),在實際工作中逐步優(yōu)化讀者服務水平,使圖書館館員與讀者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平衡。
在圖書館信息倫理的建設過程中,最主要部分還是館員本身的信息道德意識和自律行為約束。由于所從事行業(yè)的服務性、普惠性和公共性,信息倫理在圖書館館員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在方方面面,得當的倫理制度和約束必然會使圖書館內部管理以及對外讀者服務更加有序和高效。作為各類信息資源的保護者與傳承者,圖書館館員自身要樹立起“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強烈職業(yè)使命感與自豪感,將保衛(wèi)文明薪火、傳承優(yōu)秀文化作為自身工作的第一要務,并將其體現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例如,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練就海中探寶的本領,在宏富的知識海洋中擷取知識精華,為人找書,為書找人;在信息技術更新迭代不斷加速的現代社會,主動融入社會發(fā)展洪流,不間斷優(yōu)化自身在信息技術等諸多方面的知識結構,使圖書館的珍貴資源更好地為社會公眾和國家戰(zhàn)略發(fā)揮效力。
二、圖書館信息倫理學科建設
1.國內研究熱點統計分析
為了更直觀看到目前國內有關圖書館信息倫理建設研究的發(fā)展和程度,本文以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為數據來源,以“圖書館”并含“信息倫理”作為關鍵詞在中國學術期刊總庫中進行高級檢索,選錄被CNKI收錄的CSSCI核心期刊,檢索時間段為1994—2020年,檢索出文章104篇,剔除不相關文章,最終剩余94篇。
本文利用Excel和UCINET6.0軟件作為工具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出圖書館信息倫理建設研究熱點的點度中心度,表1是“圖書館”和“信息倫理”兩個關鍵詞研究熱點的中心性分析,在此僅列出前20名。從得到的結果看,“圖書館”和“信息倫理”的點度中心度最高,排在其后的分別是“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和“網絡環(huán)境”。對于關鍵詞而言,它的點度中心度越高,表明它在網絡中的地位就越高,從而熱點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心度較高的幾個研究熱點很明顯看出關于圖書館的信息倫理建設的學術研究已經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主要研究范圍還是在圖書館領域和知識領域,熱點關鍵詞的分享度最高才0.139,說明在今后的研究中還要注重研究廣度。
可視化分析是指利用計算機軟件實現對抽象數據的交互式可視表示,來增強人們對這些抽象信息的認知程度,也是關于數據視覺表現形式的科學技術研究。它是一個處于不斷演變之中的概念,其邊界在不斷擴大??梢暬治鲇兄谌藗兺ㄟ^視覺通道快速觀察、認知、加工有關信息,以利于分析數據、發(fā)現規(guī)律和制定決策。圖1是圖書館信息倫理研究熱點的可視化圖譜,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這個研究領域“信息倫理”的影響力最大,其次是“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另外“數字圖書館”“大學生”“信息素質”“信息素養(yǎng)”以及“倫理道德”這些熱點出現說明關于圖書館的信息倫理研究有深度,其研究深度不僅局限于單純的公共圖書館,也面向各類不同類型和不同服務功能的圖書館,對于信息倫理的延伸也觸及與其相關的熱點。圖1是圖書館信息倫理研究熱點時區(qū)分布圖,這張圖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直觀地看到近些年來圖書館信息倫理研究熱點的變化,由最開始“信息倫理”“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到近幾年的“醫(yī)院圖書館”“讀者素養(yǎng)”的演變,說明了圖書館信息倫理研究越來越有深度。
2.國外信息倫理教育
信息倫理教育是通過教育方式,在向廣大青少年學生提供廣泛的信息技術基本知識的過程,提高其信息素養(yǎng),改善道德教育,提供信息技術相關法律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提高他們進行倫理決策的能力。也就是說,信息倫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用戶正確的信息倫理觀、倫理判斷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使用行為。
國外的信息倫理教育的發(fā)展較為完善,各個國家也都在大學開設了相關課程,直接登錄大學的官方網站即可查到這些課程,下面列舉一些國外大學開設的信息倫理的課程:
由上表可以看出,國外信息倫理課程的內容主要是 信息倫理學理論、信息專業(yè)人員面對各種倫理挑戰(zhàn)、信息行業(yè)產生的倫理方面的問題,其內容涵蓋網絡、電子商務、情報學和檔案學以及隨著通信網絡發(fā)展所引發(fā)的各種倫理問題,如知識產權、知識自由、自由存取、隱私、保密、計算機問題等。
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有價值的倫理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定格他們在信息倫理方面的思維,讓他們了解各種信息知識、倫理和理論,培養(yǎng)這樣的思維就需要我們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討論法”和“案例教學法”就是十分好的教學方式。借鑒國外信息倫理課程教學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在大學的相關院系增設信息倫理課程并且在各級各類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設立實踐基地,圖書館作為專門的信息文化產業(yè)部門,如果具備相關的專業(yè)人士,也可申請開設有關信息倫理的選修課程。相信專業(yè)人才和完善的學科教育機制,可以幫助信息倫理建設在圖書館管理中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王海榮,李名梁.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倫理教育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
[2]鐘龐和.論圖書館信息倫理教育[J].情報科學,2006
[3]馬仁杰,張 浩.論社會轉型期檔案信息化與檔案信息倫理建設[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
[4]馬仁杰,吳 瓊.關于檔案利用工作中信息倫理問題的思考[J].檔案學通訊,2011
[5]周曉麗,葛曉春.高校數字圖書館信息倫理與大學生網絡信息倫理重構[J].成人教育,2011
[6]葛曉春,周曉麗.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信息倫理問題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
[7]李靜靜.信息倫理視野下圖書館版權管理相關案例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
[8]孫麗芳.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信息倫理道德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
[9]于 諾.公共圖書館如何開展讀者信息素養(yǎng)教育[J]. 黑龍江史志,2013
[10]劉秀平,馬小方.從信息倫理看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倫理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
[11]談大軍,王金茹.美國高校圖書情報學專業(yè)信息倫理課程設置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
[12]陸偉華.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倫理研究[J].現代情報,2014
(作者單位:國家圖書館)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圖書館重點項目,課題名稱:新時代國家圖書館外文文獻資源建設與服務模式探析,項目編號:NLC-KY-2018-SQ-0046。
作者簡介:張倩竹(1988—),女,漢族,北京人,研究生,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