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ya
豆瓣網(wǎng)友Buzhou寫過一篇文章《結(jié)賬時突然的反思:拒絕幻想稅》。
他平時喜歡吃日料,但生活比較懶散。在觀摩了許多非??焓值奈多釡蠓ㄖ螅胂笾械睦硐朐绯渴沁@樣:每天早上給自己煮一碗味噌湯,配上米飯小菜一起吃,活力的一天從早餐開始!
于是他產(chǎn)生了下單一盒味噌、幾包中華海藻的沖動。
但就在快下單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以前亂花錢時對自己的告誡:不要憑空給自己制造消費需求。
Buzhou寫道:買的東西應該是用得到的,真的需要的。我原來根本無法早起做飯,味噌到了我就能早起了?一盒發(fā)酵大豆哪來這么大魔力?
買其他東西也是,總覺得買了這些東西生活會變得更好更有規(guī)律。但這是不可能的,應該是我的生活先變得有規(guī)律,我每天真的起早做飯了。一直缺這么一碗味噌湯喝,我才需要買它,否則就是憑空制造消費需求。
Buzhou還說:用智商稅來代指這些買了完全是浪費錢的東西不貼切,商品本身沒錯,錯在不該落在你手里,應該稱其為“幻想稅”。
我有時候就是這樣。
我的心理工作室?guī)б粋€地下室。簡單裝修后,想到我和丈夫談戀愛時曾經(jīng)一起打過幾次乒乓球。于是,我一沖動就買了一張近千元的乒乓球桌,還有100個乒乓球,幻想以后沒事就和丈夫在地下室打乒乓球,這樣我倆在家就能鍛煉身體了,還省了去外面打球的時間和金錢。
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從乒乓球桌買回來到現(xiàn)在2年了,我倆一起打球的次數(shù)一只手都能數(shù)的過來。
原因有很多:我工作比較忙,白天要工作,晚上和周末也經(jīng)常要工作,剩下的時間都用來陪孩子,個人休閑娛樂的時間本來就不多;打乒乓球也不是我很喜歡的運動,有打乒乓球的時間,我會選擇去練瑜伽或者散散步,加上人到中年,經(jīng)常感覺累,不愛動。
因為常年不使用,球桌上落滿了灰,偶爾想打一次球,要花七八分鐘擦干凈球桌,又累又費時,而且球桌很大,非常占地方。
這個一直在吃灰的乒乓球桌給我很大的教訓。
從此以后我一旦想買一個東西,幻想買了這個東西就會帶來美好生活,我就會想起這個球桌,購物沖動就會消退。
我的來訪者中有不少同時有財務危機和拖延狀況的人,他們共同的特質(zhì)是容易屈服于自己的幻想和外界的誘惑。
比如因為幻想著從此自己擁有一個苗條美好的身材,就辦了一張八千元的健身卡,或者幻想著自己擁有光滑細膩的皮膚,就辦了一張上萬元的美容卡。
可是每次一想出門健身或者美容就會冒出各種拖延的理由:太遠了;今天好累啊,明天再去吧;換衣服好麻煩啊……
再比如因為幻想著獲得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就購買了上萬元的心理學網(wǎng)絡課程。
可是每次要聽課學習時就會冒出各種拖延的理由:好難啊,聽不懂;今天好累啊,明天再學吧;這么多課時,什么時候能學完啊……
還有的來訪者,對于別人的職業(yè)充滿幻想,比如A從小喜歡畫畫,也在小學中學階段學過畫,覺得當美術老師是一份非常美好的工作,于是一心想著轉(zhuǎn)行去當美術老師。A辭去原來的工作,花了上萬元報名美術教師的培訓課程,可是卻經(jīng)常拖延上課和做作業(yè)。等到好不容易堅持完成課程,開始工作時,才發(fā)現(xiàn)這份工作并不美好。在培訓機構(gòu)上班,收入并不高。自己辦一個小畫班,有房租成本要負擔,每天工作也很辛苦,還要和各種家長打交道。
漸漸的,A還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喜歡自己畫畫的感覺,并不喜歡教別人畫畫。
最后,A回到了自己原來的行業(yè),還浪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
Buzhou說:絕大多數(shù)需求都應當是切實的,以習慣作為依據(jù)的。是你先每天打卡晨跑,再去選跑鞋。先勤于打理內(nèi)務,才需要收納盒。
這一建議我很認同,但是覺得還是有點空,而且對于幻想其他職業(yè)、幻想另一種人生等情況,要少交“幻想稅”其實并不容易。
基于此,我有以下3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想買的東西先放購物車等待一段時間,過段時間如果覺得自己還是想買,不是一時沖動,可以考慮買。
購物之前,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還是僅僅幻想通過購買這個東西,自己就能擁有美好生活?
這一點我結(jié)合《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一書中的內(nèi)容,具體給大家說一下。
在工業(yè)時代,人們往往認為要在年輕的時候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職業(yè),選定后就一勞永逸了。
但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做產(chǎn)品設計,設計師要先制作出一個模型樣板,通過這個樣板來查找缺陷,制定修改意見,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所謂原型設計,就是用開發(fā)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的思維,做一個原型,快速迭代,把人生看作是無限的游戲。
關于職業(yè)或者人生的設計,我們也可以如此,先去做一個原型,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嘗試去做這件事情,從中積累經(jīng)驗,吸取教訓。
● 進行人生訪談:一個人能夠嘗試的工作和所獲得的經(jīng)驗是有限的,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最好的方式就是詢問其他人,從不同職業(yè)的人群中,利用“二手經(jīng)驗”了解情況并做出判斷。
● 對原型經(jīng)驗來一場頭腦風暴:在這場頭腦風暴中,構(gòu)建出一個好的問題,也就是設計你的夢想工作,列出你的夢想條件,并花時間去尋找、溝通你想要的工作。
舉一個例子,前文提到的辭職去當美術老師的來訪者A,可以先去問問有沒有親戚、朋友、同學在培訓機構(gòu)當美術老師或者自己開畫室,對他們進行人生訪談,了解他們的日常工作情況,獲取更多這個職業(yè)相關的真實經(jīng)驗和感受?;蛘呃弥苣┤ッ佬g培訓機構(gòu)里兼職,近距離觀察和體驗美術老師的工作。如果確定自己真的很喜歡,再辭職轉(zhuǎn)行也不遲。
這種原型設計的理念和方法既可以用在設計自己的職業(yè)方向或者人生重大的改變上,也可以用在日常的生活決策上,非常有實用性。
每一個人都會幻想美好生活,但實現(xiàn)美好生活需要付出切實的行動和努力,沒有切實的行動和努力,幻想也僅僅是幻想。
請不要讓追求美好生活成為我們變糟的理由,而是讓它成為我們不斷奮斗的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