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一
六三碗的店主六三五十多歲,中等個兒,四方臉,花白的頭發(fā)有一根沒一根地貼在腦殼上,仿佛秋天被羊啃剩下的茅草,眼睛老瞇著,像在打瞌睡,又像在琢磨事情,他打造了知名的老店“六三碗”,主打三種菜:麻婆豆腐、懷胎豆腐、脆皮豆腐。這三樣菜色香味形俱佳,同時,六三碗的豆腐堪稱劍門關鎮(zhèn)一絕。
劍門關鎮(zhèn)的居民說,六三碗的豆腐久吃不厭,幾天不吃,心里空落落的,總像缺少點什么似的。在那缺吃少穿的日子里,劍門關人走親戚,都會帶一塊劍門關豆腐,不僅能得到笑臉相迎,走時還能有大包小包的舊衣服相送。在那化肥、農藥、種子緊俏的年代,廣元人到北京找家鄉(xiāng)人批條子,也只帶一大塊六三碗的豆腐。一按門鈴,哪位?。堪呈菑V元老家來的,一口鄉(xiāng)音立刻拉近了城鄉(xiāng)、貧富和鄰里之間的距離。進得屋來,先吃口劍門關豆腐。
二
六三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摳,鐵公雞,一毛不拔,你不要想在他跟前占到一丁點兒便宜。市場上,別的攤販如果賣掉十塊八塊錢的東西,幾毛錢的零頭就不收了。唯獨六三例外,多少就是多少,分文不讓。比如你稱了他兩塊豆腐,電子秤上顯示的是六塊一毛錢,你給了六塊,說沒零錢了,一毛算了吧。六三肯定說不行,同時,把手伸過來,等著你把一毛錢補上。你拿出百元大鈔,他照樣破開,找給你九十九塊九,讓你一張換他一大堆。時間一長,六三就出了名,大家知道了他的毛病,在他那兒買了豆腐,吃豆腐菜,就再不跟他討價還價,白費口舌了,該多少就一分不少地付給他多少,省得自討沒趣。
六三出生于豆腐世家,子承父業(yè),做豆腐三十多年了。以前六三的父親一直在村里做豆腐,六三接班后,就搬到了劍門關鎮(zhèn)里。雖然鎮(zhèn)里做豆腐的人多,但六三憑著地道的做豆腐手藝,很快就打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來。
六三的生意紅紅火火,自然有人羨慕。賈百,大學畢業(yè)好幾年了,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見六三豆腐店的生意那么好,就想在這個行當里闖一闖。在大學學的就是食品專業(yè),全稱是“食品工藝與檢測”,專業(yè)課程有食品工藝學、食品包裝學、食品營養(yǎng)學、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學等十多門,卻沒有“豆腐制作學”,所以賈百不會做豆腐。他加盟了一家名氣很響的豆制品公司,正好六三的豆腐店斜對面一家賣鹵肉的搬走了,他就拿下了那個店面,想跟六三離得近些,沾點六三的光。那家公司將店面裝修得非常漂亮,跟六三灰頭土臉的店面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賈百的豆腐店“賈百桌”開業(yè)的時候,在外邊拉了橫幅,掛了彩球,放了音響。公司還來了七八個小青年用喇叭做了現(xiàn)場宣傳,搞了試吃和買一贈一的活動。
六三從來沒見過這樣賣豆腐的,鬧鬧哄哄的跟過大年似的。他搬張椅子坐在自己店門口,邊抽煙邊觀看。
賈百桌的豆腐菜都現(xiàn)代化了,用蒸汽或用電煮漿,連點豆腐都不用鹵水,只需要把黃豆倒進機器就萬事大吉了。這樣省事,成本也低,但做出來的豆腐根本不是以前的那個味兒。
六三一直堅持用傳統(tǒng)的老方法做豆腐,架大鍋燒漿,用純鹽鹵點化。每天凌晨五點多鐘,很多人還處于甜美的酣睡之中,他就起來開始忙碌了,將化好的鹵汁慢慢注入出鍋的豆?jié){中,用勺子舀著上下翻滾幾下,蓋上蓋子,再轉過身給木池子中的半成品豆腐壓水……這樣一直忙到八點多。
六三的豆腐點化得老嫩剛好,壓得又緊,拎回家的豆腐幾乎沒什么水,不像賈百家,拎回家半袋子水。六三的豆腐,油煎煮湯都行,很入味,口感細膩嫩滑,讓人挑不出毛病。
六三雖然摳,一分錢也不讓,但人們還是愿意買他的豆腐,連喜歡占便宜的人也不例外。有時去晚了沒買到,才去別的地方買。
六三抽的是劍門關牌香煙。別人夾在手上抽,六三不,他是用煙鍋子抽。朝煙鍋子里一摁,銜在嘴上點著,一吸,煙先是從鼻子里冒出來,然后仰起頭,對著虛空長長吐一口,很享受的樣子。
眼望著自己的一部分生意被人家搶去了,六三似乎毫不在意。
廚師長李二狗著急了,站在六三身邊嘟嘟囔囔地說:“這可咋辦啊,以后這生意咋做呢?你就這樣干望著?”
六三沒吭聲。
見六三不搭腔,他賭氣地扭身進了店,沒兩分鐘又出來了,火燒火燎地說:“人家煽風點火地整那么大動靜,我們也得想點辦法呀!”
六三瞇著眼睛問:“想啥辦法呢?”
李二狗說:“要不我們壓壓價,一斤少賣幾毛錢? ”
“不壓!”六三說,“該咋賣還咋賣?!?/p>
“那就想點兒別的啥招拉拉顧客,也像人家那樣搞一下促銷?!?/p>
六三說:“我們不弄那些虛的,跟年輕人較啥勁呢?”
六三狠吸兩口煙說:“做豆腐這個行當,靠的是質量,是豆腐的口感,不是靠促銷就能把生意做好的?!?/p>
“沒看見我們的好多老顧客都跑那邊去了?還說這些沒用的!”李二狗氣哼哼地跺了下腳。
“這是暫時的。”六三很自信地說,“人都貪便宜,見那邊便宜,就去那邊買,等吃上一回兩回,跟我的豆腐一比較,以后還得到我這來?!?/p>
“再說了,他‘賈百桌’能不能生存下去,要過一個夏天才能見分曉 。”六三說著,蹺腳,把煙鍋子在鞋底上磕了磕。
三
由于賈百桌的豆制品都是廠家頭天生產出來,第二天配送到店里來的。因此,天涼的時候還可以,到了夏天,氣溫一高,就有問題了。雖然賈百小心謹慎,但還是難免有一些發(fā)黏發(fā)臭的產品銷售出去。有的顧客就拎著豆腐菜來店里嚷,要求退錢;那些老實省事的顧客雖不來店里找麻煩,但之后再也不來買他的豆腐了。他的顧客一個接一個地流失,到最后幾乎沒人進他的店了,跟開業(yè)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賈百的情緒一落千丈。
賈百想跟眼前的高人六三學,趁六三歇息的機會,把自己的想法跟六三說了,可是六三瞇著眼睛一聲沒吭,根本不搭理他。
賈百不甘心,傍晚下班后,買了些禮品,專程去了六三家。
六三見是賈百,門也不開,對著門外說:“你回去吧,想跟我學做豆腐,門都沒有!”
賈百碰了一鼻子灰。這是他意料中的事,沒有誰會教自己的競爭對手來搶自己生意的,再說六三又是那么摳,那么不好通融的一個人,就更不可能了。
賈百有些泄氣,心里說,算了吧,實在不行就轉行干別的??墒?,干什么呢,他想了幾天也沒想出個合適的項目,只好把那個半死不活的豆腐店繼續(xù)維持著。
做豆腐的人一般都是把手藝傳給自己的下一輩,帶外姓徒弟的很少。即使帶也要收費的,免費的基本沒有。徒弟要學會做豆腐,得一次次地實踐練習,掌握火候,熟能生巧。徒弟操作不當,很可能會把你一桶漿點壞。做豆腐,點老了,壓出來像石頭一樣硬,吃起來很粗糙,不細膩;點嫩了,會粘布,壓不好,一燒還容易碎掉。那些點得不好的漿就不能再做豆腐了,只好改做豆腐干。就算做豆腐干,產量也沒有點鹵點到做豆腐干剛剛好時的產量高。
賈百拿了五千塊錢,另外還買了一箱當地有名的白酒“皇柏古道”,來到六三家拜師。
六三沒收錢,只把酒收下了。做豆腐每天起得早,工作環(huán)境又比較潮濕,所以平時喜歡喝點酒驅寒除濕。賈百給六三行了跪拜禮,雙手給六三敬了酒,自己嘗了鹵水,就算正式拜師了。
賈百關了店,凌晨四五點鐘起床,去跟六三學做豆腐。六三手把手地教他,教他磨漿,一般都要磨三遍,要掌握豆子和水的比例,漿不能太濃,也不能太淡,要比例剛好才便于點化。六三一邊示范,一邊告訴他要領。豆腐做得好壞,關鍵是點鹵,一邊倒鹵水,一邊不停地用瓢扒漿。看滿桶都是豆花就停止倒鹵水,停止扒漿。不好時,用瓢再多扒兩下,要恰到好處,扒太多了,豆腐就老了。用手感來判斷,就像扒到濃粥一樣就行。像六三這種老師傅,閉上眼睛也能點到位。賈百把六三告訴他的要領都記在了心里,開始學點鹵。他左手拿鹵水瓶,右手拿瓢,手有點發(fā)抖,怕點壞了。六三鼓勵他,叫他放心大膽點,點壞了就做豆腐干,一點兒也不浪費。賈百點第一桶漿居然點得很好,但是后面幾桶都點壞了。賈百走在路上,回到家里都在想六三告訴他的點鹵方法,將每一個細節(jié)都爛熟于心了。后來他就很少出差錯了,一次比一次點得好。
四
這天,鎮(zhèn)長把六三和賈百一起叫到辦公室,說,現(xiàn)在的街道要改造,你倆的餐館都得搬到新建的劍門關豆腐一條街。街口的龍頭店是劍門關鎮(zhèn)的臉面,要說餐飲,就數你們兩家最有名,想當“龍頭”就得比試一下手藝。
鎮(zhèn)長還說,這次劍門關鎮(zhèn)改造的投資方,是來自海外的賽先生,據說還是名收藏家。賽先生提出餐飲街的打造要由內行來操作,就決定把龍頭店給贏的一方,且讓其一起參股,負責豆腐街未來的經營。
聽鎮(zhèn)長這么一說。兩人對視一眼,心里都較上了勁。
六三回去后,廚師長李二狗得知賽先生要親自做評判,犯了愁:“咱們都是些豆腐菜,食材就沒對方的有檔次,比賽的話恐怕要吃虧!”
六三瞪了他一眼:“難道我們也去玩新花活?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心里卻思忖:說不定賽先生西洋飯吃得太多,就喜歡這傳統(tǒng)的口味呢!
第二天一早,六三就把全部店員叫到店門外,大聲安排比賽前的事項。他拿出采購清單,指示負責人逐個去采購劍門山區(qū)礫巖油沙石土出產的黃豆,使用來自劍門七十一峰的“劍泉”水,經浸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脫水等工序制做豆腐。
李二狗一直在旁暗示,說對方有人在遠處偷聽,六三指了指腦袋:“你怕個啥?我這是故意壯聲勢,真正的絕活還在這里呢!”
其實,六三也有千變萬化的做法,他要抓緊時間琢磨,弄它個“升級版”。不過他也安排李二狗,這些天盯緊賈百,看對方會出什么招。
奇怪的是,連著幾天,李二狗都匯報說賈百沒什么動靜,每天照常先去店里溜達,然后找人擺龍門陣打牌,跟沒事一樣。六三有些納悶,按理說,這么重要的比賽,當老板的肯定得帶頭張羅或者研究菜品,賈百打的是什么算盤呢?
臨近比賽,外出采購的食材也陸續(xù)到了。這天,李二狗正在店外幫著卸貨,忽然看見一輛小貨車開到了“賈百桌”門口,他心里一動,就湊過去看究竟。
只見伙計從車里取出一個個精致的皮箱,足有十來個,全都拎進了餐館。李二狗走上前,故意問:“賈老板,里面裝的啥寶貝呢?”賈百看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說:“當然是食材啊!”
李二狗更奇怪了,哪有拿皮箱子裝食材的?
回去一說,六三也有點糊涂了。李二狗還聽說,當晚賈百就會在包房里試菜,這是個機會,六三就想了個辦法,委托熟人去對面用晚餐,伺機打探。
晚飯后,熟人很快傳回了消息:試菜過程保密,只能在包房門口偷瞄幾眼,發(fā)現(xiàn)里面確實擺了滿滿一大桌,不過根本就沒什么特別的東西,全是些紅燒肉豆腐之類的!
六三暗暗吃驚,賈百不按常理出牌,存心要跟咱比家常菜了。
李二狗不以為然:“他鉆進咱的坑里,還有活路嗎?”
六三搖搖頭:“賈百鬼點子多,他既然敢這么做,八成已經勝券在握。”
六三決定調整策略:他賈百白天裝模作樣,居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想挑戰(zhàn)我的強項,那我也反其道行之,改做新派創(chuàng)意菜,從食材上就壓倒對方。
見李二狗張大了嘴巴,六三得意地笑了。
比賽前一天晚上,六三把李二狗叫到后廚,指著案板上的一大堆東西說:“你來看!”
李二狗仔細辨認后嚇了一跳:燕窩、鮑魚、魚翅!這些家伙,在古鎮(zhèn)上可從來沒出現(xiàn)過。
六三洋洋得意,說這批“燕鮑翅”今天剛空運過來,絕對頂級和新鮮,這才是他夢想中升級版的“六三碗”,肯定會讓賽先生大吃一驚。
李二狗有些不明白:“可是,我們誰會弄這玩意呢?”六三哈哈大笑,這時進來一個陌生的年輕人,六三介紹這是自己的表弟,在大城市的五星級酒店做主廚,被他叫回來操刀?!氨荣惪蓻]說過不能請幫手!”六三說。李二狗豎起了大拇指:高!
第二天中午比賽開始,鎮(zhèn)長陪賽先生先去“賈百桌”,六三就讓表弟提早準備??墒堑搅讼挛?,那群人都沒出來,六三心里打起了鼓,沒料到賽先生會在對方那里待那么久,不過他還是對自己的安排充滿信心。
傍晚時分,賽先生一行才到“六三碗”。六三把大家招呼好,示意上菜:“請嘗嘗我們特意為您準備的‘新六三碗’!”話音未落,燕窩豆腐、至尊鮑魚豆腐和極品魚翅豆腐就擺上了桌。其他人都在驚嘆,賽先生卻把臉一沉:“我要吃正宗的六三碗,這些玩意我見得還少嗎?”
六三像挨了一悶棍,愣在那里,鎮(zhèn)長悄悄提醒:“沒聽清賽先生的意思嗎?”
六三這才回過神,趕緊跑到后廚親自忙活,利用新買的食材,輕車熟路地弄出了傳統(tǒng)的“六三碗”。賽先生一嘗,連連點頭:“這才對,剛才簡直是胡鬧!”
六三尷尬地笑了笑,心里追悔莫及。
吃完飯,賽先生表示很滿意,六三趁機問他對“賈百”的印象。賽先生想了想,意味深長地說:“又澀又硬,不提也罷?!?/p>
六三心中頓時樂開了花。
五
這天,鎮(zhèn)長又把六三和賈百叫到辦公室,宣布賈百獲勝。六三臉一下子漲紅了,很是想不通:賽先生都說他的菜又澀又硬,怎么還贏了?
誰知鎮(zhèn)長和賈百一聽都樂了。賈百笑著說:“我那是一桌豆腐宴,當然又澀又硬了!”
六三更是一頭霧水,什么豆腐宴?
賈百說出了原因:他在比賽前就了解到,對賽先生來說,選龍頭店還在其次,做活餐飲街才是大事,所以挑選好的管理人才更為重要。他還得知賽先生是收藏家,正好自己也一直有個癖好,就是收藏各種奇石,尤其是那些形似菜品的,他家里有好多,于是就都運來做成了“豆腐宴”,那晚在包房里便是研究怎么擺盤。
那天中午,賽先生一看“石豆腐宴”就來了興趣,根本沒心思吃飯。賈百跟他聊了很多把餐飲跟收藏相結合的想法,“有得吃有得看”更能吸引游客,做活整條街。
六三這才恍然大悟,責怪道:“你也太狡猾了,當初還說箱子里裝的都是食材?!?/p>
賈百哈哈大笑:“我說的是‘石材’,誰知你們咋聽成了‘食材’?”
玩笑歸玩笑,賈百也給了他驚喜,決定還是讓“六三碗”做龍頭店,因為更能代表地方特色。
從此,六三碗和賈百桌,師徒聯(lián)手,真正地將劍門關豆腐發(fā)揚光大!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