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康鎖,侯佳琪,辛怡霖,唐 熙,李青云,張 欣,祁會彩,代德華,李引乾*
(1.陜西省農(nóng)業(yè)檢驗檢測中心,陜西西安 710016;2.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動物醫(yī)學院,陜西楊陵 712100;3.西安市農(nóng)業(yè)綜合執(zhí)法支隊未央大隊,陜西西安 710016;4.陜西省動物衛(wèi)生與屠宰管理站,陜西西安 710016)
靶動物安全性試驗是新藥研究中至關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旨在了解動物對受試藥物推薦劑量及多倍劑量使用下其臨床反應、生理生化指標、病理變化等特征變化,為受試藥物臨床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提供科學依據(jù)。公英翹蘆散由蒲公英、連翹、黃芩、當歸等12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癰下乳、通經(jīng)活血之功效,臨床上常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療。為進一步評價公英翹蘆散在臨床使用中的安全性,本試驗參照農(nóng)業(yè)部《獸藥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匯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公告第442號》[1-2],對治療奶牛乳房炎的公英翹蘆散進行奶牛的靶動物安全性試驗,對受試動物給予推薦劑量的1、3、5倍劑量的藥物,連續(xù)7 d[3],觀察動物給藥后14 d內(nèi)的臨床反應及生理生化指標變化,以考察公英翹蘆散使用于靶動物奶牛的安全性及安全劑量范圍,為進一步臨床試驗給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jù)。
1.1.1 試驗用動物 健康成年奶牛40頭,由眉縣首善曉峰奶牛場提供。試驗期間常規(guī)飼養(yǎng)。
1.1.2 試驗藥品 公英翹蘆散,內(nèi)蒙古華天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91201。
1.1.3 主要試劑 尿素氮(BUN)試劑盒(批號:19120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試劑盒(批號:191020)、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試劑盒(批號:191101)、肌酐(SCr)測定試劑盒(批號:190901)、總蛋白(TP)測定試劑盒(批號:191201)、白蛋白(ALB)測定試劑盒(批號:191101),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chǎn)品。
1.1.4 主要儀器 MTN-81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長春曼特諾醫(yī)療器械公司產(chǎn)品;BS-210S型電子分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Sartorius股份公司產(chǎn)品;QL-901漩渦振蕩器,其林貝爾儀器制造公司產(chǎn)品;1-15K低溫高速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產(chǎn)品。
1.2.1 試驗動物的分組與處理 將試驗奶牛分為3個試驗組(試驗Ⅰ組、試驗Ⅱ組和試驗Ⅲ組)和對照組,每組10頭。試驗Ⅰ組、試驗Ⅱ組和試驗Ⅲ組每頭奶牛每次分別經(jīng)胃管灌服“公英翹蘆散” 300、900、1 500 g,1日1次,連用7 d。對照組灌服飲用水600 mL,1日1次,連用7 d。
1.2.2 檢測指標
1.2.2.1 奶牛生理指標測定 于給藥前和給藥后對試驗動物的精神、食欲及糞尿情況進行觀察。糞尿觀察主要包括排糞排尿動作、次數(shù)及糞尿顏色、氣味、黏稠度等異常情況。同時,測量給藥前及給藥后試驗奶牛的呼吸頻率、心率及體溫。
1.2.2.2 血液學指標檢測 試驗前試驗組和對照組采空白抗凝血各1次;給藥后7 d、14 d各采抗凝血1次。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血液學指標。檢測指標主要有:紅細胞計數(shù)(RBC)、白細胞計數(shù)(WBC)及血紅蛋白(HGB)。
1.2.2.3 血液生化指標檢測 試驗前試驗組和對照組采空白血各1次;分別于給藥后7 d、14 d采非抗凝血,4 000 r/min在4 ℃條件下離心30 min分離,取未溶血的血清作為測定樣本,用于血液生化指標的測定。檢測指標主要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SCr)、總蛋白(TP)、白蛋白(ALB)。
連續(xù)給藥14 d后,試驗組奶牛未出現(xiàn)精神異常、食欲廢止、嘔吐、便秘或腹瀉等異常反應,排糞排尿次數(shù)、排泄物顏色、氣味、黏稠度等均正常。由表1可知,各對照組奶牛的呼吸頻率、心率、體溫在試驗前后均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各組與對照組相比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公英翹蘆散對奶牛呼吸頻率、心率、體溫的影響
連續(xù)給藥14 d后,7 d、14 d各組奶牛血液學指標檢測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各組的血液學指標參數(shù)無明顯變化,同時間比較,對照組與試驗組間的紅細胞數(shù)(RBC)、白細胞數(shù)(WBC)、血紅蛋白(HGB)含量差異均不顯著(P>0.05)。結果表明,公英翹蘆散對受試奶牛的血液學指標無不良影響
表2 公英翹蘆散對奶牛血液學指標的影響
由表3可知,連續(xù)給藥14 d后,奶牛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SCr)、總蛋白(TP)、白蛋白(ALB)活性與給藥前相比均無顯著變化(P>0.05),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各血液生化指標活性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公英翹蘆散對靶動物的肝、腎功能及物質(zhì)代謝無不良影響。
表3 公英翹蘆散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長期使用不當帶來的耐藥性、菌群失調(diào)、不良反應、藥物殘留等問題的疊出及一系列限制抗生素使用的政策出臺,中獸藥以其副作用少、藥性溫和、來源廣泛、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及殘留問題而得到廣泛關注。此外,中獸藥還具有抗病毒、抗菌抑菌、抗應激、抗氧化、調(diào)節(jié)免疫力等多種優(yōu)勢[4],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公英翹蘆散是由蒲公英、連翹、黃芩等12味中藥組成,其中,蒲公英味甘,平,無毒,《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可化熱毒,消惡腫,研究發(fā)現(xiàn),蒲公英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炎[5]等多種藥理作用,且安全性較高,制成藥物的副作用小[6]。張城達等[7]研究表明,3.8 g/kg復方蒲公英制劑對幼齡大鼠無明顯毒性,安全性良好。連翹味苦,性微寒,主寒熱、主治癰腫、惡瘡,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8-10],連翹果實水提物對大鼠的急性毒性和基因毒性的研究表明,連翹對其均是安全的,可證明連翹作為藥物開發(fā)的安全性[11]。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12],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各類炎癥相關性疾病,研究表明,單次口服黃芪水提取物2 000 mg/kg的劑量范圍內(nèi),小鼠無任何臨床體征及病理異常,證明其有一定的安全性,可用作臨床治療[13]。
靶動物安全性試驗是確定藥物能否投入臨床使用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可為臨床制定用藥方案提供重要依據(jù)。本研究結合前期試驗,設置1、3、5倍推薦劑量組及對照組,連續(xù)7 d給藥,評價公英翹蘆散對靶動物奶牛的安全性。在奶牛灌服公英翹蘆散后,經(jīng)對奶牛神經(jīng)意識、行為、飲食、排糞等進行觀察并對奶牛體溫、呼吸頻率、心率進行測定,奶牛無異常臨床表現(xiàn),健康狀況良好,用藥前后體溫、呼吸頻率、心率均無顯著性變化(P>0.05),表明公英翹蘆散對奶牛臨床體征無不良影響。而血液學參數(shù)是反應動物機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若紅細胞(RBC)、白細胞(WBC)等出現(xiàn)數(shù)量或形態(tài)變化,則提示藥物存在毒性,血紅蛋白(HGB)含量可指示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該些指標在正常范圍內(nèi),可表明動物機體機能處于正常狀態(tài),本試驗中,給藥7 d與14 d后血常規(guī)指標均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nèi),與用藥前指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公英翹蘆散在推薦劑量的5倍劑量內(nèi),對奶牛的血常規(guī)指標無不良影響。血液生化指標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白蛋白(ALB)、總蛋白(TP)是評價肝臟功能的重要標志,尿素氮(BUN)、肌酐(SCr)是評價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若出現(xiàn)異常,可反映機體肝臟、腎臟及總體代謝功能的異常[14]。本試驗中,用藥后靶動物奶牛血液生化指標變化均處于參考值正常范圍內(nèi),與用藥前血液生化指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公英翹蘆散對奶牛的肝、腎功能及機體物質(zhì)代謝能力無不良影響。說明公英翹蘆散的安全性高,可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