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留桃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基礎,同時也是關鍵。語文教學離不開課文,課文是依托。小學階段學生真正意義上接觸學習,在這一時期語文閱讀教學直接影響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做好這一時期的教育可以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意識到這一點,給予高度重視,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與意識,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但是,現(xiàn)如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果沒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依舊存在問題,需要解決。本文主要探究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等相關知識。
據(jù)了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項教學任務非常重要,被稱為教學的重點,那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學生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息息相關。部分語文老師也意識到這一點,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但是效果卻不理想。因此,老師應當作出相應的改變,轉(zhuǎn)變教學方法,探索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開展閱讀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利用閱讀情境引趣
情境教學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可以賦予教學活動新的生命與活力,為學生帶來極為豐富的情感態(tài)度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由此可見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重要性?;诖耍W語文老師應當意識到自身職責所在,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在具體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設備,如我們熟知的多媒體技術、微課技術等。這樣可以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直觀且生動的課堂,通過多個層面的感官沖擊,課本上的語言文字仿佛被賦予生命,活了起來,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閱讀興趣,促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達到理想效果[1]。
二、利用課文內(nèi)容探索
問題,對于學習而言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小學生的思維,促使小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中。但是,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對文本的講解,忽視學生的自治性閱讀,這種情況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只是基礎,根本沒有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基于此,老師應當做出調(diào)整,充分了解課文的重難點以及中心思想,進而提出發(fā)散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交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思考時間,讓學生帶著疑問閱讀文章,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與作者共鳴。
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課本上的知識是有效的,但是學習永無止境的。課外閱讀是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課外閱讀其實就是對課內(nèi)閱讀的補充與延伸,有效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因此,對語文老師提出更高一級的要求。要學識淵博,具備廣闊的閱讀教學思路,充分了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將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進行有機結合,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一方面,語文老師要了解學生,為學生推薦符合其發(fā)展需求的課外讀物,如雜志以及名人著作等。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增長見識,成為一個博學多識的人;另一方面,定期開展分享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根本上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主要講授基本的閱讀方法。因此,學生很少有拓寬閱讀視野的機會,進而抑制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這一問題將會妥善解決。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課外讀物,積累更多的知識。
四、總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有所了解,老師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切實做好相關教育工作。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貫穿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努力與探索。要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豐富教學內(nèi)容,為小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達到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海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6):210.
[2]陳玉華.新課程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究[J].神州旬刊,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