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伯
說起吳王夫差,總會讓人們想到幾個成語:如火如荼、閉月羞花、兔死狗烹、臥薪嘗膽等。關于夫差的歷史記載,并不完整詳細,書寫夫差的書籍更是少之又少。大運河研究學者、揚州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姜師立先生梳理歷史,挖掘史料,以運河開鑿為切入點,創(chuàng)作了《大運河開鑿第一人——夫差》一書。
一水連千古,文脈潤中華。大運河的開鑿、發(fā)展與興盛的歷程就是一部中華文明演進史,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不斷豐富、聯(lián)動、升華的歷史。在這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貫穿著政治智慧、軍事智謀、水利技藝、治理才華、管理經(jīng)驗等諸多方面,而“人”是創(chuàng)造運河、創(chuàng)造歷史的關鍵所在。千古以來,中國歷史上的一些政治家、軍事家、水利家、商人、旅行者,在時代激蕩中,扮演著運河的謀劃者、建設者、利用者的角色,演繹著運河故事,詠唱著運河之歌,描繪著運河面貌,展現(xiàn)著運河的時代氣象。南京出版?zhèn)髅郊瘓F(南京出版社)策劃出版 “大運河人物故事”叢書,在第一輯中選取了歷史上十位運河杰出人物進行書寫,夫差作為運河開鑿第一人為該書首篇,并由運河研究專家姜師立先生撰寫。全書只有6萬多字,但短而精要,簡而耐看,小而不輕。
全書雖簡,但史實豐富,全鏡頭、全要素展現(xiàn)了運河開鑿的時代背景、恢宏場景。中國大運河起始于春秋、形成于隋朝,繁盛于唐宋、取直于元朝,疏通于明清、復興于當代,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活態(tài)線性文化遺產(chǎn)”。
讀懂運河,首先必須了解運河開鑿之功,必須了解夫差時代的春秋戰(zhàn)國風云。該書中,從“吳國崛起興水運”說起,說到“諸侯爭霸開運河”,講到“吳越相爭興水戰(zhàn)”,談到“溝通江淮開邗溝”,述到“北上爭霸開菏水”等,在一個個大事件中,都圍繞一個“水”字述說歷史淵源,講述時代變幻。
徐偃王開陳蔡運河、孫叔敖開江漢運河、吳王闔閭開挖胥河等一個個先輩們開鑿運河的場景一一呈現(xiàn),夫差開鑿邗溝時被稱為“運河的第一鍬土”,由此拉開運河開鑿的序幕??梢哉f,此書是一本介紹中國運河最早歷史的普及材料,從中窺見到流淌千年的運河承載的中華民族文明始終相連,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始終相傳,中國運河文脈始終相牽。
全書雖簡,但描寫豐厚,多角度、多層面再現(xiàn)了吳王夫差的歷史剪影、功過評說。讀河、讀人、讀歷史、讀中國。吳王夫差,堪稱中國大運河歷史上第一位名人。公元前486年,夫差為北上和晉國、齊國對峙,筑邗城,開挖邗溝,溝通了長江和淮河水系,這是中國歷史文獻中記載的第一條有確切開鑿年代的運河。該書用大量史實、歷史典故和前人研究成果,給讀者呈現(xiàn)了一位在歷史上有所作為、充滿悲歌的君主形象。在作者的筆下,夫差既有渡江筑邗城、爭霸開邗溝通江淮、開菏水通黃淮的雄心壯志、豪邁霸氣,也有獨斷專行、好戰(zhàn)喜功的缺點及國破身亡的悲慘結局;既有夫差開通邗溝的第二年,吳軍北伐陷陳國、敗齊師、退楚兵的生動剪影,也有中美人計、不恥茍生的流傳故事;把一個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君主寫得生動形象,對夫差的功過是非作了客觀評價。姜師立先生認為,夫差盡管是亡國之君,但客觀來說還是一位勵精圖治、有作為、有地位的君主。他的“運河首鑿”之功,始終沒有被中國人忘卻,始終沒有被歷史遺忘。
中國大運河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奇跡,雖已沐浴千年風雨,至今仍滋養(yǎng)著中華民族。這些年來,姜師立先生專注于中國大運河文化的挖掘、研究、弘揚,寫了十多部專著,在業(yè)內(nèi)頗有影響?!洞筮\河開鑿第一人——夫差》一書,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成果,期待研究大運河文化有更多的成果呈現(xiàn)。
作者系揚州市委宣傳部二級調(diào)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