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濤
半決賽決勝局逆轉(zhuǎn),3比2淘汰奪冠熱門丹麥隊;決賽3比0橫掃上屆冠軍印尼隊。印度球員斯里坎特贏下致勝一球后,用力摔下球拍,隊友與教練瞬間沖入場內(nèi),欣喜若狂慶賀歷史性獲得湯姆斯杯──開賽之前恐怕很少有人想到這樣的劇本。
自1984年湯姆斯杯改變賽制以來,近40年間,印度隊從沒進入過四強,此番奪冠,稱得上是杯賽歷史上最大冷門。不過深究之下,并不匪夷所思。印度曾是英國最大殖民地,發(fā)源于英倫的現(xiàn)代羽毛球早早就在這片南亞土地上落地生根。1952年第二屆湯杯,從美洲、太平洋、歐洲三大賽區(qū)各決出一支隊伍,印度首次參賽便在太平洋賽區(qū)脫穎而出,隨后擊敗歐洲區(qū)優(yōu)勝者丹麥,后來4比5惜敗美洲區(qū)第一的美國隊,遺憾失去與首屆冠軍馬來亞隊爭杯的機會。
上世紀80年代之前,只有幾大賽區(qū)的第一名方能進入湯杯決賽階段。印尼和馬來西亞均為世界頂級,亞洲球隊相爭使印度20多年難出頭,但絕非毫無實力。1979年湯杯,天才球員普拉卡什領(lǐng)銜印度隊在資格賽一路所向披靡,生生淘汰了前一屆亞軍馬來西亞,以亞洲區(qū)第一身份躋身決賽階段的四強之列。第二年全英賽,普拉卡什決賽擊敗如日中天的印尼天王林水鏡,成為第一位在這項久負盛名的“小世錦賽”上奪冠的印度人,后來世界排名也升至榜首。轉(zhuǎn)年的世界杯,他半決賽和決賽均遭遇中國名將,先是2比0淘汰陳昌杰,又直落兩局戰(zhàn)勝韓健而奪冠,其中第一局竟然打出了15比0。
當年的普拉卡什被視為印度“國寶”,只要他參賽,便是全民關(guān)注,印度掀起一波羽毛球熱潮。但熱歸熱,資金投入及競訓(xùn)體系等諸多方面的短板造成瓶頸,偶有高手,也難成氣候。普拉卡什退役后開辦了羽毛球?qū)W院,“優(yōu)等生”戈比昌德2001年為印度時隔21年重奪全英賽男單桂冠,但其實力尚不足以與頂尖選手全面抗衡。在倚重團隊力量的湯杯賽場,印度隊依然長期難有建樹。這一局面也是印度競技體育眾多項目長久發(fā)展遲緩的縮影,電影《摔跤吧,爸爸》通過主人公的經(jīng)歷與際遇,道出了印度體育在機制、投入以及觀念上的障礙,以感人的勵志故事拿下超高票房。
2008是中國體育值得銘記的年份,對印度體育也是如此。射擊選手賓德拉結(jié)束了印度長達28年的奧運金牌荒。這一年,匯聚了羽壇強國年輕高手的世青賽上,女單冠軍出人意料地被來自戈比昌德羽毛球?qū)W院的印度女孩兒內(nèi)瓦爾收入囊中。2012年,內(nèi)瓦爾為印度拿下了首枚羽毛球奧運獎牌;2015年4月,她打破中國女單選手四年多來對世界排名第一的壟斷,一躍登頂。
此時的印度羽毛球環(huán)境今非昔比。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紅利,更大的投入,更多國際名教練,還有戈比昌德羽球?qū)W院這樣的強力“加工廠”,實現(xiàn)高水平選手“量產(chǎn)”。高薪高獎的羽超聯(lián)賽,吸引了安賽龍、李宗偉、蔡赟、柴飚、孫完虎、馬林、戴資穎等眾多世界名將,使聯(lián)賽成了印度球員的絕佳練兵場。幾年間,印度羽毛球收獲不斷:2016年,辛杜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羽毛球決賽的印度人,2019年她又收獲了印度羽毛球首枚世錦賽金牌。男單也打開局面,斯里坎特2017年榮登世界排名第一,卡什亞普也在同期躋身世界前十。今年湯杯取得開門紅的拉克希亞2018年就接連登上了世青賽和青奧會領(lǐng)獎臺,當時不過17歲。印度已在國際羽毛球賽場拿下大把獎牌,稱雄湯杯也屬情理之中。
十幾億人口的大國,長時間在國際體壇缺少存在感,是印度國民心中隱痛。最近十來年,伴隨國力增強,不光羽毛球,這個南亞大國在多個體育項目上都有提速之勢,東京奧運會就有明顯例證。男子標槍喬普拉拿下印度田徑奧運首金;男子曲棍球時隔41年重登奧運領(lǐng)獎臺;射擊雖未取得獎牌,但印度的參賽資格數(shù)創(chuàng)了新高,只少于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傳統(tǒng)三強;6個大項奪7枚獎牌,寫就了印度奧運史上的新紀錄。印度體育部長表達宏愿,要在2028年奧運會沖入獎牌榜前十。此番湯杯突破,對懷揣體育大國夢的印度,無疑是巨大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