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娟
【摘要】在習作教學中,老師可以給學生搭建多種平臺,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游戲,讓乏味、枯燥的習作變得簡單、有趣,讓學生快樂習作、愛上習作。如果學生掌握了習作的技巧,他們對習作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寫起文章來也會得心應手,甚至學生還會因為喜歡習作而愛上閱讀,這樣學生的課外知識就會變得越來越豐富,跟隨而來的各種能力也會不斷地得到提升。所以給學生搭建多種平臺,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習作,是我們廣大教師刻不容緩的事情。
【關鍵詞】積累;興趣;觀察;模仿;創(chuàng)新
現在的學生一提起習作,很多都會露出一副很怕的樣子,是什么令學生如此怕寫作文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習作的時候總覺得沒有內容可寫,不知道如何選擇習作內容,拿起筆來無從下手。在平時的教學中,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這些現象,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指導。
一、多看課外書,積累好詞佳句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對課外知識的積累。在平時的學習語文中,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我會布置他們積累相關的課外知識,特別是好詞佳句,這樣在習作的時候學生就可以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墒且灿胁糠謱W生雖然喜歡看課外書,但是在習作的時候卻不會運用。這是為什么呢?原來,他們在看課外書的時候只是單純地閱讀,根本沒有去摘抄、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這樣的學生看再多的課外書,對習作也是沒有多大幫助的。所以,我要求學生“看書必須動筆”的習慣,并且還要求他們把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并背誦積累,這樣在習作的時候學生就可以把好詞佳句運用上去,寫的文章也就會顯得生動、優(yōu)美了!
例如,在教學寫人文章的教學中,我會在課前布置學生先看關于三到五篇關于寫人的文章,要求學生動筆把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等好詞佳句摘抄、積累下來,在習作的時候把這些好詞佳句運用到文章中去,這樣學生寫的文章就不會呆板、枯燥了。
二、從興趣入手,提高學生習作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引導學生習作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去激發(fā)他們習作的興趣。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然后讓他們即興把活動或者游戲的過程、感受寫下來,這樣學生在習作中就會覺得有材料可寫了。又因為這些活動、游戲是學生所喜愛的,學生有了自己的親身體驗,所以他們寫起文章來也會特別有興趣,這樣就更能夠把文章寫得活靈活現了。
記得有一次,我組織班上的學生進行了一次特殊的考試:為了考驗學生細心做題的良好習慣,我設計試卷的時候,先把答題的要求寫在題目前:“試卷一共只有10道選擇題,學生只需完成最后5道題,多答一題0分,要在10分鐘內完成?!边€沒有發(fā)試卷的時候,我就一再強調:答題時間在10分鐘內,希望大家仔細審題、認真做題。當學生聽說要在10分鐘內把試卷完成,一些心急、粗心的學生拿到試卷怕時間不夠就急匆匆地答卷,根本不去看題目的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我把試卷收上來后,當場進行評卷,評卷完后立刻把卷子發(fā)下去。當0分的學生拿到自己的卷子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沒有讀題目的要求,沒有按試卷的要求去答卷,這些同學拿著卷子都十分懊惱。接著,我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體會,這時班里的氣氛一下熱鬧起來,大家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感悟,考得滿分的自然洋洋得意,考得0分的在那里愁眉苦臉,或者捶胸頓足,表現出一副特別后悔的表情。最后,我又趁熱打鐵讓學生把剛才考試活動的過程及同學們拿到試卷時的表現和自己的感受體會寫下來。
就這樣,學生在這次的習作中覺得有特別多的話要寫,而且學生把當時班上同學們激烈交流的場面也寫得栩栩如生。如:“一向成績優(yōu)秀的小浩看到自己0分的卷子,傷心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我從來沒有考過零分,這次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了”“我看到班長居然也考了零分,心里特別驚訝”……就這樣,學生把這次特殊的考試前后的場面和人物都描寫得活靈活現,這次的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習作的興趣,還給了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要養(yǎng)成認真、仔細讀題的良好習慣,不然會吃大虧。
三、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積累習作材料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積累的好習慣,在習作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材可選、有話可寫。例如:在教學第九冊第四單元的習作——“生活的啟示”的習作時,在習作的前一個星期就先布置學生結合這個單元學習的課文,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留心觀察自己身邊一些有趣、難忘的事情。在進行習作的時候,先讓學生思考、回憶這個星期你觀察到的自己認為比較有趣的、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再在自己的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重新播放一次。有學生能夠從觀察螞蟻的事情中,得到了很多啟示:“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要螞蟻一樣團結友愛;我們也要螞蟻一樣做事情要有耐心、恒心”……只有經過學生自己細心觀察或者親身體驗積累到的習作內容,學生寫的文章不僅真實、感人,而且特別生動、具體,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興趣。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搭建平臺,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習作指導,能夠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但是要讓我們的學生能夠輕松習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我們長時間對學生進行多渠道的引導,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積累,不斷創(chuàng)新,只要我們能夠堅持,學生的習作一定會取得較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鐘啟泉. 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2]陳利平. 小學課程與教學論[M].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