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鶴銘
關鍵詞:城市污染;河流水;治理與修復;可行技術
當前,城市河流水的污染狀況不容樂觀,相關單位在實施修復與治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還應努力從宏觀、長遠的角度分析,綜合提升河流水污染治理與修復水平,保證其綜合治理效果的長效。與此同時,光修復與治理河流污水是遠遠不夠的,提升城市污水凈化效率和質量也應當提上工作日程,要不斷優(yōu)化相關技術體系才能夠保證差異性的環(huán)境下仍然維持綜合治理效果。由此可見,綜合治理城市河流水污染情況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長遠的動態(tài)監(jiān)測與綜合治理。
一、城市河流水污染的根本原因
(一)生活污水
伴隨著我國人口數(shù)量的持續(xù)性增長,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迅速抬升,進而對城市污水凈化體系造成了較大壓力。據(jù)筆者調查結果顯示,城市居民用水存在諸多不當之處,許多居民并沒有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以至于在源頭處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和污染,更加重了生活污水的排放。無獨有偶,現(xiàn)代居民的生活用品中含有大量化學元素,其也是加重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難度的關鍵因素。在未來,我國城市污水凈化體系必然面臨嚴峻挑戰(zhàn),只有治理得當、修復得當,才能夠把控好城市河流水污染形勢。
(二)工業(yè)廢水
生活污水是造成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重要來源,同時工業(yè)廢水也是加重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重要因素。筆者認為,我國工業(yè)快速崛起帶來了經濟增速,但同時也帶來了工業(yè)污染,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工業(yè)廢水排放造成了城市河流水污染。由此可見,工業(yè)廢水不得到及時處理和凈化,對城市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將可能造成致命性的打擊,相關單位還應當從宏觀、長遠的角度綜合治理與修復,避免不可逆的自然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合理、科學的方式有效治污、防污。
二、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與修復的可行技術
(一)制定完善的技術方案
目前的城市河流水污染情況不容樂觀,相關單位必須不斷制定和完善技術方案綜合治理污水,在取得一定成果的條件下也有必要實施修復技術并做好防污工作。第一,相關單位應當充分重視凈化技術的選擇,要結合城市河流水的污染程度選擇恰當技術、方案,以控制經濟成本并高效治理和修復城市河流生態(tài)。第二,相關單位應當深層次剖析來制定方案,尤其要強調河流水污染情況的調研和數(shù)據(jù)采集工作,避免此類細節(jié)性失誤造成的技術方案錯誤。
(二)物理技術的有效應用
物理技術治污的應用難度較低,同時在治理效果、修復效果方面頗具優(yōu)勢。但物理技術的使用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夠有效將污染控制力加權到最強,進而能夠有效治理和修復河流水污染。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重要方式,其原理是通過建設“雨+污水管網”,將直接排入河流的污水收集到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等,污水必須經過檢驗才能夠繼續(xù)排放,從而能夠有效降低河流污染物的總量,達到從源頭處治污的治理效果。
(三)化學技術的有效應用
化學技術治理和修復城市河流水污染必須走可持續(xù)發(fā)展路線,才能夠有效防污和治污。相對的,化學技術針對高難度污水處理而設計,因此可能付出的代價相對較大?;瘜W除藻是一種治理和修復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重要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投加化學藥品破壞水體中的膠原體,以此來做到除藻。此類除藻劑還可按照添加劑成分的不同分為除藻劑除藻、混凝沉淀劑除藻、化學氧化劑除藻。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治理技術雖操作簡單、效果明顯,但很有可能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實際化學制劑使用量不宜過多,更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四)生物技術的有效應用
生物技術的有效應用也能夠治理和修復城市河流水污染,如河流生態(tài)修復技術,其主要采用各種方法修復受損的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夠有效恢復原本河流中的生態(tài)群體及結構,進而能夠使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合理的組織結構和良好地運轉功能。一般情況下,具體方案的執(zhí)行可以通過岸線工程和對生物多樣性的修復來實現(xiàn)。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城市河流水污染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生活污水量激增,為城市污水凈化工作造成了較大壓力;其二是工業(yè)廢水量激增,相應的凈化體系并未革新,自然導致不可逆的污染出現(xiàn)。因此,相關單位應當制定完善的技術方案,以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并濟治理城市河流水污染,在有效提升綜合治理水平的基礎上治理與修復河流水。日后,相關單位還應當繼續(xù)對城市河流水污染情況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不斷提高治理與修復綜合效果,努力為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較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建成,鄒蘋,黃芳,張川.東莞鳳山水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復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9,47(21):74-76.
[2]甄凱旋.城市水污染治理技術及其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7):170.
[3]宋曉聰,沈鵬,趙慈,等.2021-2035年我國水污染防治戰(zhàn)略路徑研究[J].環(huán)境保護,2021,49(10):5.
[4]王強,支磊磊,竇寅博.城市河流水環(huán)境修復與水質改善技術的對比選擇[J].清洗世界,2021,3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