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茂園
外婆最愛唱歌。外婆唱歌不像柔柔弱弱的小姑娘那般低吟淺唱,外婆的歌聲是高亢嘹亮的,帶著飽滿的力量,就像她的人一樣。
自我記事起,外婆的歌聲就一直陪伴我。我童年時體弱多病,再加上家境貧寒,爸爸媽媽每天忙于工作,小小的我便成了半個留守兒童。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外婆對我有很深的影響。因為體弱,我不能像別的小朋友那樣天天在外面蹦蹦跳跳,幼年的我看著別的孩子嬉笑打鬧,心里充滿了羨慕。這個時候,外婆總會說:“外婆陪你玩?!?/p>
那個時候家里沒什么玩具,外婆總能想出各種各樣有趣的游戲。夜幕降臨時,外婆會打開燈要我和她學手影,我便學著她的樣子,在墻上做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手影。小貓、小狗、蜘蛛,仿佛都活了一般,在我面前動了起來。外婆最愛給我唱歌,她不僅會唱老歌,還會唱童謠。外婆的歌聲編織著我金色的童年。
我稍微長大一些后,身體也漸漸強壯了一些,并擁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外婆也終于有了閑暇時光。此時的她,一刻都停不下來,還參加了社區(qū)的老年人歌唱團。每天送我上學后,她便去公園唱歌。我放學后去公園找她,都會看到她面帶笑容,拿著話筒站在人群中央陶醉地唱歌。金黃色的陽光灑到外婆身上,她仿佛就是巨星。外婆的歌聲真好聽,像大海般遼闊,又有穿透生命的力量。外婆的歌聲就像她的人一樣,朝氣蓬勃,洋溢著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外婆的熏陶下,我也學會了唱一些老歌。每次閑暇之余,外婆便捧起她的歌詞本,教我唱歌。我中氣不足,唱出來沒有外婆那么好聽,可是外婆總是鼓勵我。于是,我學會了《四季歌》,“春季到來綠滿窗,大姑娘窗下繡鴛鴦”,知道了孟姜女的故事;我學會了《打靶歸來》,“日落西山紅霞飛,戰(zhàn)士打靶把營歸”,仿佛看到戰(zhàn)士們邁著矯健的步伐,踩著夕陽欣喜地回來;我學會了《媽媽的吻》,“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親愛的媽媽已白發(fā)鬢鬢”,歌聲中蕩漾著我對母親深深的愛;我也學會了《煙花三月》,“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仿佛看到了揚州城外那些文人騷客的離愁……外婆的歌聲,陪我走過每個春夏秋冬。
這幾年,外婆不再唱歌了。也許是因為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也許是因為家里多了小外孫需要照顧,外婆又像從前那般操勞起來。她時時刻刻心心念念的都是我們,歌詞本被堆積在了角落,話筒和音箱也無人問津。屬于外婆歌唱的時間越來越少,她對我們的愛卻越來越多。外婆的步伐,不再像以前那樣矯健,我看著她滿頭的白發(fā)和海浪般的皺紋,才發(fā)現(xiàn)外婆真的老了。
這些年我在外求學,有時候走在街上會聽到熟悉的老歌,便會想起相距千里的外婆。我恨不得馬上插上翅膀,回到外婆的身邊,像兒時那樣親昵地靠在她懷里。外婆的歌聲,藏著我小小的童年,也包裹了對我綿長的愛。
(插圖: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