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 唐光懷 蒲學巖
我國已開啟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上,教育具有重大意義。破“五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營造教育發(fā)展良好生態(tài)……一系列改革舉措順應著社會對教育的要求。
有破必有立。
作為“湖南省教育評價改革試點縣”的芷江侗族自治縣(下稱芷江)全面構建教育改革評價體系,促進教育事業(yè)步入高質量發(fā)展。
看先行先試的芷江,如何交出一份教育評價改革的優(yōu)秀答卷——
高位推進,確保改革落地落細
《湖南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就是要“破”短視行為和功利化傾向,“立”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
在芷江,20余個重點改革文件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方案一脈相承。
隨著《關于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芷江侗族自治縣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相繼出臺,芷江教育局迅速完善了一套系統(tǒng)的改革體系:聚焦政府履職,提出121評價體系;圍繞學校發(fā)展、建設及辦學特色,提出131學校評價體系;針對教師評價提出141評價體系;基于五育并舉提出151學生評價體系……
改革,既需有“堅決改”的勇氣,還須有“怎樣改”的智慧。
“圍繞教育評價改革主體,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之路,推進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改革的底氣,來自于芷江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尹光輝。為破除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障礙點”,該縣將教育履職情況納入鄉(xiāng)鎮(zhèn)和縣直部門績效考核重要內容。
多維育人,促進改革走深走實
任何基于教育的改革都必須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動搖,教育評價要回歸教育,體現(xiàn)立德樹人的本質,改變用分數(shù)給學生貼標簽的做法。
在湖南省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楠木坪鎮(zhèn)中學選送的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斗笠編織及藝術創(chuàng)作》榮獲一等獎,這一榮譽讓這所僅有262名學生的農村學校備受鼓舞。走進楠木坪中學,學生動手編織的各種斗笠妝點著校園。學校借助楠木坪鎮(zhèn)“斗笠之鄉(xiāng)”的美譽,開展以斗笠為特色的勞動教育,非遺傳承人鄭德剛時常進校指導,學生們不僅親手編斗笠,還結合本土侗族地域風情、紅色文化、鄉(xiāng)村生活等元素在斗笠上作畫?!翱磳W生們在斗笠上的畫作,不僅提升了斗笠的觀賞價值,還賦予了新的生命。在我眼里,這些都是會說話的斗笠,展現(xiàn)著本土的地域特色?!遍酒烘?zhèn)中學校長吳志明驕傲地介紹著學生作品。
“雖然我們整體的文體成績不如城區(qū)學校,但我們憑借斗笠作品,也拿到了省里的一等獎。”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獲得榮譽的農村娃,已不是人們眼中靦腆、自卑的山里娃。
“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關乎國之未來的根本問題,芷江以“教好每一個學生”為目標,從學生需求出發(fā),“一校一特”多維育人,促進改革走深走實。
羅舊鎮(zhèn)小學近千名學生中,大部分是留守孩子,校長曠敏推行書香校園建設要求親子閱讀?!拔依先思也蛔R字”“課本都沒讀好,還看什么課外書”……起初,家長們怨聲載道。很長一段時間,曠敏都奔走在家訪的路上。
“您不識字沒關系,老師會教孩子讀書,您只要在孩子看書時,靜靜地坐在邊上陪10分鐘”“堅持一個月,我們一起見證孩子的變化”……遇到不理解的家長,曠敏帶著老師們苦口婆心相勸。漸漸地,午休時滿操場亂跑的孩子自動參與到每天30分鐘的午讀,放學后趴在地上滾彈珠、打紙片的現(xiàn)象也沒有了。
“一校一特”地推行,與“雙減”不謀而合。芷江各校圍繞德育、美育、體育與勞動打造特色,學生學習氛圍也日趨濃烈。家長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成績也更好了。
責任為先,推動改革入腦入心
8月底,一份由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fā)的《芷江侗族自治縣中小學高級教師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下發(fā)到各校?!胺乐垢呒壗處熢凇旎ò宓奈恢糜小善叫膽B(tài),我們這個辦法對高級教師每學期公開課、示范課、聽評課以及教學教研和帶‘徒弟方面都細化了要求。芷江教育局人事股股長黃海介紹,“不合格的可能面臨不聘?!?/p>
高級教師作為中小學教師的“天花板”,辦法向“天花板”開刀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激發(fā)教師的責任心。
于師者而言,強烈的責任心就是對學生拳拳的愛和對工作的盡責。
步入芷江三中,“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幾個大字掛在博學樓前尤其醒目,這樣的教學理念也深深印刻在教師心里。校長夏艷常常囑咐教師們要“讓學生成為風景,教師成為背景”,“教師們要用心用情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給他們最合適的教育,才配得上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謂?!毕钠G說。
這發(fā)自內心的愛與責任,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生動詮釋。
“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芷江教育系統(tǒng)以此為目標,為湖南教育評價改革送上一份先行先試經(jīng)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