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鐘敏
怎樣才能有效、快速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呢?我們課題組一致認為,組織多種形式的語言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交際,能有效提升中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一、創(chuàng)新語言交流活動,夯實課堂語言訓練
1.常抓課前即興式語言交流活動
課前,同樣能開展有效的語言交流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形式是多樣的,如,課前引導學生輪流推薦美文,讓學生上臺朗讀給其他同學聽。其他同學聽后簡單點評,一起加強語言積累與交流;又如,課前可以開展一分鐘的即興演講,讓學生們通過一分鐘的主題演講活動,幫助其即興組織語言,進行語言交流。
2.重抓課中主題式語言訓練活動
語文課堂是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得以提升的主陣地。語文老師應高度重視語文課堂教學,開展好形式多樣的語言交流活動:一是緊扣教材,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文本,進行閱讀感悟,鼓勵學生運用句式練習說話;二是鼓勵學生練習角色對話,組織角色朗讀、角色扮演,表演課本劇等;三是啟發(fā)學生邊讀邊想象,鼓勵學生進行課本的“補白”與思考表達,加強課堂語用訓練;四是針對課本呈現(xiàn)的不同觀點,進行辯論式的語言訓練;五是抓住語文課文中那些意猶未盡的地方,引導學生扣住讀寫結(jié)合點,及時仿寫、改寫、續(xù)寫等,表達自己的情感。
3. 巧抓課后開放式語言拓展活動
課后,語文教師也不能忽視學生語言交流活動的創(chuàng)設與組織,針對課文的學習,加強課外語言拓展訓練。低年級學生年紀小,可以布置口頭的語言訓練活動。中年級以上的學生,可以布置他們進行練筆式的課外語言訓練,如推薦閱讀與分享、補寫文章的結(jié)局,續(xù)寫或改編故事、寫讀后感等等;還可針對課堂學習,布置學生回家搜集資料,開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如主題調(diào)查、主題采訪等,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語言交際,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創(chuàng)新語言交流活動,拓展課外語言訓練
1.堅持每晚朗讀輔導,創(chuàng)建作品公眾號
課題組高度重視師生夜讀工作,成立了師生夜讀微信群。目前,“小小朗讀者”這個師生夜讀群已經(jīng)組建八年多了,群里每晚都有師生自覺進行夜讀打卡。每晚,值周的輔導老師都會進群布置當天的朗讀作業(yè),推送優(yōu)秀朗讀作品,讓學生模仿練習。對學生每晚提交的朗讀作業(yè),輔導老師進行細致點評,認真輔導學生。我們還開通了“沅水童聲”這一作品推送公眾號,定期錄制師生朗讀作品,推送在公眾號上,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與欲望。
2. 加強語言社團訓練,辦好學校廣播站
學校有成立專門的語言交流活動社團“沅水童聲”朗讀社團。這一社團,學校安排了以郭云兵老師為主的輔導團隊,每天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進行語言交流活動的輔導;學校還給課題組增加了朗讀訓練資金,更新語言活動訓練的設施設備,成立專門的語言訓練活動室。我們還用心辦好“沅水童聲”廣播站,經(jīng)常開展主題活動,讓孩子們用聲音傳播學校辦學思考,宣揚辦學成績。
3. 開展語言表達活動,夯實訓練主陣地
每逢節(jié)假日,我們會開展主題交流活動。如婦女節(jié)“感恩父母”的詩朗誦等;學校大型活動,師生的語言交流活動更要跟上。如“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一百周年”班級誦讀賽、“校園故事大王”評選活動等;我們的語言交流活動還會延伸到家庭與社會。如2022年春節(jié),學?!般渌暋崩首x社團和本縣電視臺一起,走進家鄉(xiāng)傳統(tǒng)工藝家庭,一起了解家鄉(xiāng)特產(chǎn)“剪市豆腐”的制作過程,引導孩子們用語言表達的方式去推廣家鄉(xiāng)特產(chǎn)。今年暑假,孩子們在央視參加比賽前,同樣用語言推介了家鄉(xiāng)文化。
4.搭建語言展示平臺,提升辦學影響力
用競賽激勵學生,給學生自我展示平臺,他們能成長更快。這些年來,學校多次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語言競賽活動,讓學生亮出自己,也取得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
我們在研究中也有困惑,產(chǎn)生新的思考。但我們更相信,只要用心,我們定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