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千會
內(nèi)容摘要:《開明國文講義》是民國時期青少年讀本,雖然該教材年代久遠,現(xiàn)在不再使用,但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開明國文講義》與近幾年受歡迎的部編版教材在選文系統(tǒng)上有很大的差別。選文系統(tǒng)是依據(jù)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選擇的課文系列,把握選文系統(tǒng)能夠增進語文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本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對《開明國文講義》進行詳細而具體的文本研究,并將其與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選文系統(tǒng)的編排方式和內(nèi)容進行對比分析,旨在給教師一些可供參考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 《開明國文講義》 選文系統(tǒng) 編排體系
高中語文教材由以前的人教版、蘇教版等一綱多本制轉(zhuǎn)變?yōu)橐痪V一本制,其中一綱一本指的就是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教材是與學生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文本材料,教材中的選文內(nèi)容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思維建構、情感發(fā)展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研究《開明國文講義》和部編版語文教材旨在找出可供參考性的建議。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和《開明國文講義》在編排體系上有很大差異,《開明國文講義》雖然年代久遠,但仍然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現(xiàn)在在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作品背景知識欠缺、單元導語形同虛設,一些教師僅僅圍繞單元導語去設計單元任務群,這樣一來學生對文本的把握不會太深刻。因此,為解決部編版教材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將從兩版教材的編寫背景及編寫理念、選文系統(tǒng)兩個方面進行對比,著重分析兩版教材編排體系的差異,并為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使用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合理建議。
一.語文教材的編寫背景及理念的比較
1.《開明國文講義》的編寫背景及編寫理念。民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政局動蕩,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求生存,學生的教育難以實現(xiàn),《開明國文講義》給當時的國家、民族和青年學生帶來了希望。《開明國文講義》不僅是順應戰(zhàn)爭時代供失學的青年自學的語文讀本,也是民國時期對語文教學的一次別開生面的探索。此教材在動亂的戰(zhàn)爭時代促進了國家的教育發(fā)展,為當時的教育指明了發(fā)展方向。該教材一百四十多篇選文按文學體裁由淺入深進行編排,這樣的編排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下掌握文學史常識,而且能使學生掌握閱讀和寫作的一般方法??梢姡堕_明國文講義》對當年的貧苦青年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自學讀物,對今天的中學生來說也一定會成為上佳的課外讀物。
這套教材的編者是葉圣陶、陳望道等著名教育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這套教材的價值仍然不可忽視?!堕_明國文講義》遵循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選取中外古今的文章,可見它體現(xiàn)了學生本位的編寫理念。此教材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新潮流,隨著新文化運動的推行,在當時社會形成了倡導白話文的新風氣,縱觀《開明國文講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套教材白話文、文言文并重,可見此教材體現(xiàn)了時代性的編寫理念。這套教材編寫了很多國文知識,這些知識于動亂時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世界,有些還保留在我們當今的語文課本中,可見此教材體現(xiàn)了重知識的編寫理念。綜上所述,《開明國文講義》體現(xiàn)了學生本位、時代性和重知識的編寫理念。
2.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編寫背景及編寫理念。2019年秋教育部發(fā)文,語文教材結束了20多年的一綱多本的歷史,從此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等退出歷史舞臺,統(tǒng)一使用教育部審定的部編版教材。部編版教材編寫時間之短,雖然有很多亮點,但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從部編版的編寫理念來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堅持立德樹人、語文核心素養(yǎng)、時代性和實踐性。首先,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堅持立德樹人的編寫理念,注重弘揚民族精神,以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為己任,強調(diào)對學生的文化啟迪和心靈的塑造,這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單元導語上。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單元可以從“青春的價值”分析作品的意蘊;第二單元可以通過活動,深入體會“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第三單元要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意識。這些都體現(xiàn)了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的編寫理念。其次,此教材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本,推動語文課程深層次的改革,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再次,此教材體現(xiàn)了時代性和實踐性,語文課程應該依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對應的單元任務,必修一第一單元任務之一是學生能夠發(fā)揮想象寫一首詩,第七單元任務之一是學生能以《我仿佛第一次走過______》為題,寫一篇散文,上述這些既體現(xiàn)了時代性又體現(xiàn)了實踐性。因此,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是在基于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編寫的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讀本。
3.《開明國文講義》與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編寫理念的差異。通過對比可知,兩版語文教材在編寫理念上同中有異。具體而言,相同之處表現(xiàn)在:這兩版教材都重視以“人”為本,《開明國文講義》以學生為本位安排國文內(nèi)容,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堅持立德樹人的編寫理念,這些都體現(xiàn)了以“人”也就是以學生為本位的編寫理念。此外,無論是《開明國文講義》還是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都順應了當時社會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時代性。相比之下,兩版教材編寫理念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開明國文講義》重視知識本位,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強調(diào)學生綜合素養(yǎ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第二,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更加強調(diào)學生的實踐性,《開明國文講義》注重國文知識。因此,在編寫理念上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較《開明國文講義》更具創(chuàng)新性,有所突破和提升。
二.兩版語文教材選文系統(tǒng)的比較
1.《開明國文講義》與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編排體系的差異。教材的編排體系也叫做教材的內(nèi)容組織。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與《開明國文講義》在時間上有很大間隔,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是對《開明國文講義》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通過把部編版教材與《開明國文講義》部分單元和內(nèi)容的對比,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選文編排依據(jù)不同。《開明國文講義》編排的依據(jù)主要是文學體裁和閱讀方法兩個方面。此教材共分為三冊,第一、二冊側(cè)重于文章類別和寫作的技術方面,第三冊注重國文科的全部知識。具體而言,在一、二冊里面每間隔四篇文章就會有一個文話,介紹文章的類別、體裁以及閱讀方法。比如在第一冊里面編者在列舉了吳承恩的《美猴王》、陳衡哲的《小雨點》、曹雪芹的《王熙鳳》和周作人的《賣汽水的人》之后緊接著編排了敘述文文話,通過這一部分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敘述文,并從四篇文章中學到敘述文常用的描寫方法。在第二冊里面編者在列舉了《莫斯科印象記》《普陀紀游》《自祭文》《為幽州牧與彭寵書》之后緊接著編排了對偶文話,通過這一部分學生能夠在四篇文章的閱讀過程中真正理解對偶這一修辭手法,并深刻理解文法上的對偶和聲音上的對偶用到詩里去就成為了“律詩”。在第三冊編者在列舉了《氓》《緜》《卜居》三篇文章之后編排了文學史話,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文學知識。相比而言在部編版語文教材必修一中,編者把《沁園春·長沙》《哦,香雪》《百合花》等七個篇目編排在了一起,雖然設計了共同的單元主題——青春之歌,但是難免讓教者和學者產(chǎn)生一個困惑:為什么此單元把小說和詩歌放在了一起?我們是重點體會青春主題呢?還是重點體會詩歌和小說的寫作特點呢?相對于編排方式而言,筆者認為《開明國文講義》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方面反復練習,并通過文話或者文學史話促進學生的認知建構。
(2)選文的組合方式不同。通過對比《開明國文講義》和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組合方式,我們可以得知《開明國文講義》對于作者簡介和語釋方面的闡釋較多,編排體系符合學生自學的認知特點,更加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在當時是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的。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在課文注釋這方面不如《開明國文講義》,更加強調(diào)單元性、綜合性,這一特點使學生能夠深入體會單元主題,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但是對于教師和學者來說,單元的核心詞在單元導語中很容易把握,但是在具體學習和教學中卻難以把握,而且很容易在把握人文主題的同時忽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因此,在兩版教材的組合方式上,《開明國文講義》中的語釋、文話、文學史話更加強調(diào)知識性,部編版教材更加強調(diào)語文素養(yǎng)、人文主題、單元任務和學習寫作,但是單元的核心點不易把握,容易忽略基礎知識的學習。
(3)選文的編排方式不同?!堕_明國文講義》一、二冊是按照記述文、敘述文、記敘文與敘述文的混合、描寫、解說文、議論文等文話進行編排的,第三冊是按照《詩經(jīng)》與《楚辭》、漢賦的發(fā)達及其流變、六朝的駢文與樂府、唐代的律詩與古文來編排文學史話的。這樣一來在一、二冊里面每一部分的知識都沒有重復,在第三冊里面文學史話都是依據(jù)朝代更替的順序進行編排的,這樣的編排方式能給學生帶來新鮮感。相比之下,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是按照單元主題進行編排的,比如必修一上冊包含青春之歌、勞動之美、詩詞鑒賞、家鄉(xiāng)文化、鄉(xiāng)土中國、學習之道、寫景抒情散文、詞語積累八個單元主題,其中第一個單元把詩歌和小說編排在了一起,第三個單元把古詩和詞編排到了一起,這樣一來學生雖然能夠深刻體會文章的青春主題和詩詞鑒賞,但是并不能形成對詩歌和詞以及小說的整體認知,且新鮮感會降低。因此,部編版語文教材更加重視學生的心靈塑造,但是對于知識的系統(tǒng)性方面缺乏考慮,單元的創(chuàng)新性也有待加強。
2.《開明國文講義》與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編排內(nèi)容的差異。通過對比兩版教材的目錄,可以得知《開明國文講義》和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有很大的不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的語文教材在內(nèi)容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只保留了少部分的經(jīng)典篇目,例如《荷塘月色》和《前赤壁賦》編寫在了部編版必修一第七單元里面,其它的文章在今天的教材里已經(jīng)很難見到了。但是縱觀《開明國文講義》全冊書,我們可以得知此套教材重中輕外,在這套教材里編寫了很多中國文章,例如《氓》《歸田賦》等。現(xiàn)在的部編版教材古、今、中、外皆有所涉及,這也是教材編寫的重要創(chuàng)新。因此,筆者認為在教材內(nèi)容的編排方面,部編版教材更有優(yōu)勢,這里就不詳細加以論述了。
三.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使用建議
1.注重課前預習,深入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堕_明國文講義》相對于部編版語文教材來講非常重視作者簡介和語釋,這一點也是教師在使用部編版教材時需要注意的地方。部編版語文教材更加重視語文素養(yǎng)、人文主題和單元任務,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語文常識,教師上起課來會比較困難。為了在教學中減輕教師的壓力,語文教師可以在單元教學之前發(fā)放或者請同學們搜集單元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比如說在講解青春之歌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發(fā)放或者請學生查閱《紅燭》《沁園春·長沙》《百合花》《哦,香雪》等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讓學生深入寫作背景,為體會青春之歌這一單元主題奠定基礎。雖然說部編版教材強調(diào)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yǎng),但是沒有前面的背景鋪墊,語文素養(yǎng)很難達成。因此,教師在使用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的過程中應該借鑒《開明國文講義》語釋和作者簡介的優(yōu)點,注重課前預習,深入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
2.注意單元之間的銜接性,深入體會體裁特色。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是按單元主題進行編排的,一個單元的文章作品體裁不一,教師可以通過跨單元教學實現(xiàn)知識的整合性。比如必修一第一單元里面既有現(xiàn)代詩歌又有小說,我們能夠從這些詩歌和小說中體會不同的青春情懷。香雪對新鮮事物的向往,通訊員和新媳婦之間羞澀的言語表達都體現(xiàn)了青春的不同色彩。在詩詞鑒賞單元涉及到了古詩和詞,同樣是詩歌,第一單元的現(xiàn)代詩和第三單元的古詩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教師在這里就可以實現(xiàn)跨單元教學,讓學生真正體會詩歌。在部編版必修二教材的小說單元包含了《祝福》《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篇章,同樣是小說在必修一講過了《百合花》和《哦,香雪》,必修二又開始出現(xiàn)《祝福》等小說,這樣學生學起來會比較零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實現(xiàn)跨單元教學。因此,教師在使用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的過程中應該借鑒《開明國文講義》文話或者文學史話的優(yōu)點,注意單元之間的銜接性,深入體會體裁特色。
3.注重知識的整合性,促進學生單元建構。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單元導語形同虛設。雖然這套教材有單元導語和單元學習任務,但是這些內(nèi)容只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大的方向,學生如果不深入文本恐怕很難讀懂單元導語。而《開明國文講義》每隔幾篇都會出現(xiàn)文話或者文學史話,這一部分能夠促進單元內(nèi)容的整合,使學生形成對前面幾篇作品的自我認知,這在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是沒有的。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好文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知識建構的情境,比如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本單元學習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疑問和改進的地方,這樣自然而然學生就能夠形成知識的整合和單元的建構。
綜上所述,通過對《開明國文講義》和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在編寫背景和編寫理念、選文系統(tǒng)兩個方面進行對比研究,得出如下結論:在編寫理念上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是對《開明國文講義》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在編排體系上兩版語文教材在選文的編排方式、組合方式和編排依據(jù)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進而發(fā)現(xiàn)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存在些許問題;在選文內(nèi)容上兩版教材的差異很大,并沒有找出可供借鑒的意見。因此,針對兩版教材在編排體系上存在的三種差異,進而提出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三點使用建議,希望對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的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雪格.部編本高中語文必修教材選文系統(tǒng)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1.DOI:10.27212/d.cnki.glnsu.2021.000998.
[2]夏丏尊,葉圣陶,宋云彬,陳望道.開明國文講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3]李娜娜.部編版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古代散文選編對比研究[D].伊犁師范大學,2021.
[4]寧和彥.初中部編版語文和人教版漢語教材內(nèi)容對比研究[J].智力,2021(18):50-51.
[5]葉子璐.人教版與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對比[J].課外語文,2018(12):12.
[6]肖迪.部編版與原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課文選編比較研究[D].吉林外國語大學,2021.
[7]洪雅鈺.部編版與人教版初中語文寫作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21.
[8]陳佳冰.“人教版”與“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選文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1.DOI:10.27363/d.cnki.gtsfu.2021.000379.
[9]汪亮亮.《開明國文講義》對當下中學作文教學和教材編寫的啟示[D].淮北師范大學,2019.
(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