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香麗
[摘? 要] 為了使試卷評講更有效,教師在試卷評講時應堅持“以生為主”,通過“示錯”充分暴露學生的問題,從而知曉學生的真實想法,弄懂真正的錯因. 只有知道學生所思、所想、所錯,才能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學生走出思維誤區(qū),進而提高解題準確率,使試卷評講更有價值.
[關鍵詞] 試卷評講;以生為主;價值
為了提升解題速度,提高學生的應試狀態(tài),在高三復習階段,尤其在第一輪復習后,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安排高強度的模擬考試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強化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這樣試卷評講自然也就成了高三課堂的一種常態(tài)課. 為了提升評講質量,使評講成為學生知識、經驗和能力提升的增長點,教師在試卷評講前一般都會精心挑選評講內容,充分挖掘錯題價值,結合學生的學情設計評講方案,旨在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優(yōu)化解題方法,形成解題技能,提升思維能力. 然教學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評講中重點強調的內容,下次考試時學生依然會犯錯.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呢?筆者認為,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過多的考試和強化訓練使學生出現(xiàn)了思維定式,加上評講大多以教師為主導,并未暴露學生的真實問題,這樣難以對癥下藥. 另外,高中課業(yè)負擔較重,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很難擠出時間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反思,造成學生對錯誤的認識不夠深刻,因此依然會出現(xiàn)一錯再錯的現(xiàn)象. 那么該如何讓學生少犯錯誤呢?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說、評、講、練、思”五步法,取得了一點成績,現(xiàn)與同行分享,以期共鑒.
[?]問題呈現(xiàn)
例1 在△ABC中,角A,B,C對應的邊分別為a,b,c,若∠B=∠C,且7a2+b2+c2=4,則△ABC面積的最大值為_____.
例1是本校高三月考中的一道填空題,雖然求三角形面積的最大值是常見的問題,然本題中對三角形的邊長進行了包裝,無疑增加了問題的難度. 從試卷反饋來看,僅有10%的學生得到了正確的答案. 例1是填空題,難以看到學生解題的過程,若直接按照經驗進行評講很難幫助學生釋疑,因此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還原思維軌跡,通過解題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評講.
[?]解決策略
1. 借助“說”還原解題過程
高三教學任務重,在試卷評講時部分教師為了能夠講解更多的題,習慣通過“對答案”的方式來完成試卷評講,即根據(jù)學生試卷反饋的問題做好預案,在課上按照預設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以“灌輸”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對照著進行訂正. 顯然這樣的評講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沒有真正了解學生出現(xiàn)解題困難或解題錯誤的根源,這樣的評講是簡單的、粗暴的,結果只能是教師講得精彩而學生收獲甚微. 因此,教師評講時應引導學生還原解題過程,摸清真正的錯因,進而通過有針對性的評講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思維的缺陷,提高講評的有效性.
閱卷后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例1中的錯誤較多,而且錯解多種多樣,教師難以推測出錯的根源,于是教師給學生時間讓錯誤重現(xiàn),從而為有針對性地講解奠基.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例1你是如何求解的呢?
生1:如圖1所示,過頂點A作AH⊥BC,垂足為H,則AH=,S=a,所以S2=a2
b2-
. 因為a2>0,b2->0,所以當a2=b2-時,S2取最大值. 又7a2+2b2=4,故當a2=時,(S)max=.
生2:我與生1的建模方式基本相同,不過求出S2=a2
b2-
后,再結合7a2+2b2=4消去b2,得S2=a2
-a2+2
=-a4+a2,a2∈
0,
,接下來用導數(shù)法求解,但運算太復雜了,沒有順利解題.
生3:我是利用特殊法猜想的,若△ABC是等邊三角形,則a=b=c,又7a2+b2+c2=4,所以a2=,故(S△ABC)max=a2sin=.
生4:解題時我只想到了S△ABC=b2sinA,沒有想到S△ABC=BC·AH,所以沒有順利求解.
聽了學生的解題過程和困惑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數(shù)學建模能力和等價轉化能力較弱,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另外,生3只是猜想,并沒有進行合理論證,使解題過程缺乏合理性. 通過“說”,教師知道了學生所思、所需,進而為“評”準備了第一手教學資源.
2. 借助“評”理清錯因
通過“說”,教師已經對學生的問題有了初步認識,接下來教師要通過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啟發(fā)學生通過自評或他評分析出錯的原因. 當發(fā)現(xiàn)錯誤時教師不應急于糾正,其實大部分問題學生是可以自主解決的,只有讓學生學會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解決,才能讓學生收獲更多. 對于一些難度稍大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通過互查互評的方式突破思維障礙. 當然,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要積極參與,通過適時適當?shù)囊龑?,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找到問題的癥結.
對于例1,雖然考試時出錯的學生較多,但課前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完成了自我訂正,已經理清了解題思路,因此講評本題時教師通過“生評”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
師:根據(jù)以上同學的反饋,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
生5:生1想通過基本不等式的思路求解,先由等號成立的條件出發(fā),然應用基本不等式時“一正、二定、三相等”的順序是不能交換的,因此該解法是錯誤的.
生6:運算是解題的基礎,顯然生2在運算上存在不足,因此沒有實現(xiàn)正確的轉化.
生7:生2在運算時將問題想得過于復雜,其實直接應用換元法就可以有效規(guī)避求導所帶來的復雜運算.
生8:雖然生4的想法沒有成功,但是邊長b應該與sinA存在某種聯(lián)系.
從上面的評價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揭示了問題的本質,這樣有利于教師在講評階段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3. 借助“講”激活思維
在試卷評講時要打破“就題論題”式的講授模式,應該引導學生從一個題目中總結提煉出解決此類問題的思想方法,進而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在評講過程中,要為思維提供一個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讓“講”成為解決問題的“疏通劑”.
師:因為a2+
b2-
=b2+不是定值,因此求解時不能直接運用基本不等式,那么有沒有辦法通過等價轉化使其成為定值呢?(學生感覺以“和為定值”較難,有些無從下手)
師:嘗試從已知中找一找. 由7a2+2b2=4為定值,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9:我知道了,只要式子中出現(xiàn)7a2+2b2或其倍數(shù)就可以了.
師:大家順著生9的思路進行轉化,看看你能得到什么. (教師給學生時間進行思路轉化)
生10:S2=a2
b2-
=a2·(4b2-a2),因為S2中含有4b2,由7a2+2b2=4得14a2+4b2=8,所以S2=a2(4b2-a2)可變形為S2=×15a2(4b2-a2). 應用基本不等式,有15a2(4b2-a2)≤
2=
=48(和為定值),當且僅當a2=,b2=時取等號,所以(S△ABC)max=. 從這里可以看出△ABC并不是等邊三角形,因此之前猜想△ABC為等邊三角形進行求解的思路不正確.
師:非常好,通過等價變形使題目適合應用基本不等式,剛剛生7還提出了換元法,你能展示一下是如何計算的嗎?
生7:根據(jù)生2的計算結果,可知S2=-a4+a2,a2∈
0,
. 設a2=x,則x∈
0,
,原問題轉化為“求g(x)=-x2+x,x∈
0,
的最大值”,故(S△ABC)max=.
師:非常好,從生7的計算過程可以看出,應用換元法將問題等價轉化為我們熟悉的函數(shù)問題,運算過程簡單,有效規(guī)避了復雜運算所帶來的風險.
師:剛剛還有同學想應用S△ABC=b2sinA來求解,但是因為沒有找到b與sinA的聯(lián)系,使得解題思路中斷了,那么你們是否考慮過b與cosA的聯(lián)系呢?(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啟發(fā),疏通思維障礙)
生11:我知道了,由余弦定理得cosA==,因為S2=b4sin2A=b4(1-cos2A),消去cosA,就可以建立目標函數(shù)了.
教師在評講過程中并沒有直接給出預設的解題方法和解題策略,而是從學生的困惑出發(fā),讓學生從錯誤中思考,通過啟發(fā)和引導讓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方向,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課堂氛圍和諧、自由、生動.
4. 借助“練”深化理解
練習是試卷評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解決問題后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該問題是否真的學懂了,因此教師應急學生之所需,通過創(chuàng)設變式題目進行檢驗,進而達到鞏固和強化的效果,提升學生解題的信心.
例2 在△ABC中,角A,B,C對應的邊分別為a,b,c,若∠A=∠C,且7a2+b2+c2=4,則△ABC面積的最大值為_____.
例3 在Rt△ABC中,斜邊AB=8,∠BAC=,點E,F(xiàn)分別為斜邊AB上的兩點,且∠ECF=,若△ECF面積的最大值為4,試求∠ACE的大小.
教師根據(jù)學生在評講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正負變式訓練,從而幫助學生消除思維“盲區(qū)”. 其實在教學中,教師有必要針對一些易錯的、熱門的、典型的問題進行專項訓練,進而通過“練”優(yōu)化知識結構和方法體系,使數(shù)學思維日趨深刻、全面,有效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5. 借助“思”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
反思是思維活動的動力源,如果學習中缺少“思”,那么學生的思維活動會因缺少動力而失去活力,學習會淪為機械模仿,學生也就很難從試卷評講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數(shù)學素養(yǎng)同樣難以升華至更高的水平. 總之,在試卷評講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反思,通過對錯誤反思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通過對典型問題反思總結歸納出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借助反思提煉出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促進解題能力提升.
總之,在試卷評講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示錯”,還原學生的真實想法,找到真正的問題,進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切勿“越俎代庖”、強行“灌輸”,否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評講效果,影響解題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