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花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有兩處提到了閱讀:一是要科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二是要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神話想象豐富,饒有趣味,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想象力,有利于減負增效。如何提升小學生神話閱讀的水平呢?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關注神話分類,感受神話特點
根據(jù)神話故事的內(nèi)容,可以把神話分為創(chuàng)始神話、日月星辰神話、動植物起源神話、洪水神話、圖騰神話等五種類型。如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神話教學單元的《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屬于創(chuàng)世神話,二年級上冊的《大禹治水》屬于洪水神話。神話故事要求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神話對古人的嚴肅性,感受神話的宏大氣魄。學生讀過童話、兒童故事、寓言,對于故事的想象已有初步的認識,對神話故事抱有期待。
二、讀懂神奇想象,感悟神話魅力
(一)時間與空間的夸張。文化學者余秋雨說過,神話“不在乎時間和空間的具體限定,又許諾了夸張和想象的充分自由”。如盤古沉睡了一萬八千年,時間跨度大。盤古的身體像柱子一樣撐在天和地中間,燭龍神的身子有一千里長,燧明國的火樹盤起來,有一萬頃那么大,這都是空間上的想象??鋸埖拿鑼懀ぐl(fā)學生想象、追尋神話中獨特的世界。
(二)人物能力的夸張。神話中的人物擁有神異能力,超乎想象。如盤古掄起斧頭,分開了天地,創(chuàng)造了世界。女媧用粘上泥水的藤條一甩,造出了許多人。她端起五彩石液體一潑,補好了天上的大窟窿。刑天頭顱被砍,仍能頑強地與敵人斗爭。后羿能夠用箭射下九日。神話中的正面人物被賦予超常的能力,胸懷世界蒼生,匡扶正義,嫉惡如仇,樹立了崇高的形象,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吸引學生嘗試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這種高尚精神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對民族精神的學習和了解,受到潛移默化般的滋養(yǎng)。
(三)人與物的幻化。神話故事中,一些人或者物品會幻化成世界的一部分。如盤古倒下以后,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他用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涓缸啡盏瓜潞?,手杖變成了一片綠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兩人崇高的形象進一步得到升華。蚩尤死后,枷鎖丟棄之處長出一片楓樹林,片片紅葉就是蚩尤枷鎖上的斑斑血跡。梁山伯和祝英臺死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神話中的幻化,是古人對世界的一種認知和解釋,同時,讓故事更加完整。
三、豐富閱讀方式,提升閱讀成效
(一)預測故事發(fā)展,激發(fā)閱讀興趣。我們可以通過展示神話的封面、有關圖片、篇章題目、前面部分文字,讓學生預測故事的發(fā)展、人物之間的關系、結局等,引起學生閱讀的好奇和興趣,鼓勵他們帶著疑問猜測走進故事,尋找答案。如《盤古開天》的開頭“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像個大雞蛋。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萬八千年。”學生閱讀這一段時,會猜想他醒來后會發(fā)生什么事,帶著疑問讀下去。也可以安排學生觀看相關的電影、神話劇表演,可以增加他們閱讀原著的興趣,也有助于深刻地認識人物,理解故事的內(nèi)涵。
(二)把握故事情節(jié),了解故事大意。明晰故事的情節(jié),了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高潮、結局,是把握故事內(nèi)容的關鍵??梢砸龑W生通過畫思維導圖、制作表格、關鍵詞填空、簡述故事情節(jié)等方式,梳理故事的情節(jié)。同時,要引導學生關注關鍵的情節(jié)。關鍵情節(jié)是故事中最精彩、推動故事發(fā)展重要的一環(huán)。如女媧冒著生命的危險尋找五彩石,就是關鍵的情節(jié)。五彩石找不到,就無法補上大窟窿。這個情節(jié)也體現(xiàn)了女媧排除萬難,拯救蒼生的高尚品質(zhì)。梳理好情節(jié),把握住關鍵情節(jié),無論故事多長,多復雜,都能借此了解故事內(nèi)容。情節(jié)就是解鎖故事的密碼。
(三)了解人物形象,學習人物精神。神話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走近人物。如可以通過出示意人物的特征、超能力、相關的事件,讓學生猜神話人物,借此檢測學生閱讀的情況和對人物熟悉了解的情況。也可以制作人物檔案卡片,結合事例,將人物的性格特征凝練地概括出來。如大禹,性格一是條理清晰,思維嚴謹(接受任務,分析總結,召開會議,找出辦法);性格二是腳踏實地,對癥下藥(不用堵,用疏的方式治水);性格三是大公無私,心懷天下(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學生在制作檔案卡的過程中,對人物經(jīng)歷和個性進行了概括總結,自然對人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內(nèi)化閱讀收獲,分享與再創(chuàng)作
學生在閱讀神話后,會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對神話的內(nèi)容進行內(nèi)化,形成自己的獨特閱讀體驗和感悟??梢怨膭顚W生寫批注,摘抄精彩詞句段,撰寫讀后感或者寫神話人物的點評等。讀后感一開始不要求學生寫很長,引導學生夠抓住某個點,寫出真實的想法即可。要注意提醒學生點評人物不要緊抓細枝末節(jié)不放,要從當時的時代、人物的行為和品質(zhì)、民族精神等方面入手。鼓勵學生大膽分享自己讀書所得,可以是故事分享會、小組匯報,也可以是個人的讀書微講座。如果是故事分享會,我們要引導學生緊扣神話“神奇的想象”,講細,講好神話故事精彩的部分,要關注和聚焦學生個性化的交流。再創(chuàng)作是學生閱讀神話體驗的延伸和擴展。一是續(xù)寫、改編、擴寫故事。這要求學生要理解故事的主旨和人物的個性;二是體驗式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加入自己的理解演一演,體驗神話人物的經(jīng)歷和心理;三是代入式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選擇喜愛的角色,把自己代入角色,會如何面對故事中的遭遇或者讓學生選擇跟喜歡的人物過一天,寫寫會發(fā)生什么事;四是制作連環(huán)畫。學生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制作小本的連環(huán)畫,配上圖片,潤色文字,補充自己的編寫內(nèi)容。這些都是對神話的再創(chuàng)作,反過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五、打造閱讀課堂,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
閱讀課堂的打造越來越重要,跟過去簡單地分享讀后感不同,“雙減”背景下的閱讀課堂需要高效,根據(jù)不同年度的兒童特點設計不同的閱讀課堂,如低年級可以開設繪本課堂,采用看圖聽讀、表演重要情節(jié)等方式;中年段需要根據(jù)課標要求,采用預測、猜測等方式;高年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提升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