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宏
書店是一個小小的社會,書店中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或許會帶給你獨特的人生感悟與思考。關(guān)于書店,你有哪些回憶、哪些感受?你有什么想說的?
請以“書店”為話題,自擬標題,自選角度,自定文體,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本題審題難度較小,寫作要求一目了然,選材范圍寬廣。
第一種思路,可寫“我”眼中的書。將筆墨聚焦在自己去書店選書、讀書的經(jīng)歷。自己逛書店時發(fā)現(xiàn)了怎樣的驚喜,閱讀某本書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悟,收獲了什么知識,獲得了怎樣的成長,都可以寫。
第二種思路,可寫“我”眼中的書店。城市中大大小小的書店均有自己的“味道”和“風格”,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古典優(yōu)雅,有的破落擁擠,有的現(xiàn)代簡約,這些特點正是我們可以細細體會之處。
第三種思路,可寫“我”眼中書店里的閱讀者。比如小讀者在書店席地而坐,靜心讀書;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仍熱愛閱讀。此外,工作間隙來此小憩的環(huán)衛(wèi)工人、西裝革履來此讀書充電的都市白領(lǐng)……他們身上也有截然不同的閱讀故事。
第四種思路,可以書店為事件發(fā)生地來寫,所寫事件不一定與書或閱讀直接相關(guān)??梢詫懕┯曛械綍甓阌辏瑫昀习搴眯乃蛡阆嘀?;可以寫與許久不見的朋友在書店相約;甚至可以寫跟家人鬧矛盾去書店“避難”的經(jīng)歷。
上述四種思路都是寫記敘文的思路,在記敘故事的過程中,要注重描寫。寫他人,多用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手法,要寫出畫面感;寫自己,可調(diào)動視、聽、嗅、觸等感覺,以便構(gòu)建情境,讓讀者能夠有同樣的感受,而不是濫發(fā)議論。這樣文章才夠精彩。
記敘文的結(jié)構(gòu)也很重要,除了一般的線式結(jié)構(gòu)外,還可以采用并列式結(jié)構(gòu)。有些同學覺得單一事件寫不了那么長,于是開動腦筋,截取印象深刻的幾個鏡頭拼貼成一篇,并擬好相應的小標題,從而帶給讀者內(nèi)容豐富、層次分明的感覺。如寫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的書店風景,寫跟不同的人逛書店的不同感受等。還有同學采用對比式結(jié)構(gòu),對表現(xiàn)某些主題有特別好的作用。如寫書店的前后變化,原來常去的書店被商鋪取代,因而感嘆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太快,人們普遍心態(tài)浮躁,耐不住讀書的幽靜與寂寞。
除寫記敘文外,還可寫議論文??勺プ∨c書店有關(guān)的一些社會熱點或社會事件來就具體事件進行具體議論。如可寫“24小時書店之我見”“實體書店VS網(wǎng)絡書店”“網(wǎng)紅書店‘紅的不是書”“小議‘乞丐能不能進書店”等,圍繞這些社會熱點事件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并據(jù)此選擇恰當?shù)恼摀?jù)。寫議論文要注意有理有據(jù),條理清晰,層次分明,不可泛泛空談。
書店風景
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博才培圣學校劉奕豪
天空湛藍,陽光正好,微風帶走夏日的燥熱,送來午后的寧靜。今日的我終得空隙,與一同窗相約來到書店。
進入書店,映入眼簾的是交錯的階梯書架,撲鼻而來的是空氣中氤氳的墨意書香。書的世界,書的海洋,我的心為之一顫。但這些都比不上周遭細碎的“聲音”。
這“聲音”似交談又似爭論,如評說也如傾訴,卻并非那些全神貫注的讀者所為。彳亍在錯綜的階梯上,仔細尋找那“聲音”的源頭,不時為某本書駐足,輕輕捧起,靠近聆聽,才發(fā)現(xiàn)那“聲音”無處不響,原來這是書的“聲音”??!
拿起一本書,尋一處無人之地,坐下翻開,那一字一句,一言一語,悄然流入我的腦海。聲音輕柔婉轉(zhuǎn),像是作者深情的訴說。那書名為《遺忘之?!罚适轮兄心昴腥斯实刂赜?,努力回憶起他那并不快樂的童年,還有那些零落的心滿意足的時刻,他仍在尋找……我會因他把“池塘”視為“海洋”而發(fā)笑,會為無人參加他的生日派對而同情他的境遇。他仿佛喚醒了我的回憶,喚醒了我曾經(jīng)的真實和純粹,童年的一幕幕再次在腦海中拂過……
不知何時,我恍然,才發(fā)現(xiàn)他早已不再言語,只是平靜地注視著我,聆聽著我的心聲。
忽地轉(zhuǎn)頭,竟發(fā)現(xiàn)旁邊的一位讀者,手顫抖地捧著一本書,眼眶竟發(fā)紅了,眼中仿佛有淚光閃爍。書,確有此魔力。再回過頭來,靜默注視,那一個個文字的排列組合,起起伏伏,宛若一幅高潔素雅的水墨圖,時而蟬聲陣陣,時而鳥鳴啾啾??催@里,連綿的群山隱于字里;看那處,雄偉的巨浪沒于行間。這難道不是書中絕妙的風景嗎?
輕輕合上書,手心的溫度仍在封面上存留,僅是幾小時的時間,我就已經(jīng)與書中的他“熟識”了。
“我喜歡讀書,書比人能帶給我更多安全感?!庇骷夷釥枴どw曼曾在書中寫道。是啊,與書相伴,如同與一位摯友相伴,在人與書互相傳遞情感的過程中,人實現(xiàn)了精神的超越,書也得到了有溫度的升華。
這或許就是書的意義吧。
點評
文章夾敘夾議,記敘了“我”去書店尋書、品書的過程,揭示了書與人的摯友關(guān)系。如果只是如此,也未見得有什么了不起,但作者在敘述經(jīng)歷時,能化抽象為有形,將書擬人化,讓書發(fā)出“無處不響”的聲音,這就比較新穎奇妙了。而且這位“好友”不僅發(fā)聲,還聆聽著“我”的心聲,最后“我”與“他”熟識,在閱讀中,人和書一起得到了升華。
書香中逢君
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博才培圣學校龔妍婧
清晨,登上山頂,卻不是為一覽這大好河山,而是為了那山頂?shù)臅?,為了赴一赴友人之約。
這家名叫“橘頌書屋”的書店極為特殊,坐落于山頂,沒有人值守,只需刷一下身份證,便可盡情沉浸于書香中。
碰巧那日天氣不好,執(zhí)了一把傘,我獨自一人行走在去往山頂?shù)穆飞?。等到了書店時,已是滿身泥濘。層層疊疊的竹林中,那一座書屋,顯得靜謐而又神秘。我匆匆整理一下衣服,將身上的泥點擦拭干凈,只覺得自己若是滿身泥濘地走進書屋,便是對這仙境一般的地方的褻瀆。
時間尚早,書屋內(nèi)空無一人。迎接我的,只有那如山中燕雀鳴叫般清脆的門鈴聲和令人愉悅的書香。執(zhí)起一本琦君的《愛與孤獨》,聽著那雨落打葉聲,看的是“三更有夢書當枕,千里懷人月在峰”。作者千里懷人,我又何嘗不懷?我懷的,正是這遲遲未來赴約的某人。
待讀到《金盒子》這一篇時,我忍不住又想起了這個失信的某人。望了望表,我已在這書屋足足待了一個小時了。“又‘鴿我……”忍不住抱怨一句,又重新埋頭“啃”書。
忽而發(fā)現(xiàn)某人與我簡直像極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哥哥與弟弟?!督鸷凶印分械母绺纾c作者玩玩具大兵,幼時的某人也沒少被我纏著玩芭比娃娃?!督鸷凶印分械牡艿?,弄壞了作者的金盒子,而某人是生生折斷了那把我最為珍視的折扇扇骨。想到這兒,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既氣他曾毀我心愛之物,也氣他久久未來。
偏偏此時,門鈴聲響起。看著我那位一身雨水十分狼狽的表哥,我頓了頓足,竟不知該說些什么。他也發(fā)現(xiàn)了我,輕手輕腳地朝我這邊走來,怎么看都格外滑稽。
“好久不見。”他壓低了聲音,朝我擠眉弄眼。我早已習慣了他這副有些吊兒郎當?shù)臉幼?,看了看周圍才低聲問他:“你跑哪里去了?我等了你半天。”他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拿起一本書擋在嘴邊,頗有些神秘地道:“妹子啊,你差點就見不到你親表哥了,剛才我差點就掉到山后那湖里了?!痹捖?,他頗有些后怕地拍了拍胸口。我看到他的褲子已濕了半截,也不知該怪他好還是不怪他好,此刻所有的言語,皆融為一掌,輕輕拍落在他的肩上。
指尖在書卷中繾綣,我抬頭望向身旁的表哥,他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手中的書。從牙牙學語到十三四歲的少年,我們似乎隔得很遠,又似乎近在咫尺,不管時間如何改變,唯一不變的,是那濃濃的親情。他仿佛感覺到我的目光,放下書壓低聲音賊兮兮地對我道:“幾年沒見,你哥我是不是又帥了一點兒?”回復他的,卻只有我的白眼。
那日的書香中,帶著手足之間親情的溫暖。書香中逢君,逢的亦不只表哥一人。
點評
從這篇作文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一是作者善于營造情境氛圍。如相約地點選的是別具一格的山頂書店,時間是一個雨天,環(huán)境是幽靜的竹林中,靜謐而神秘,又伴有門鈴聲、雨落打葉聲和書香。二是將書中情節(jié)與現(xiàn)實情節(jié)相勾連。如所讀書籍是琦君的《愛與孤獨》,讓人聯(lián)想到“我”孤獨地等待,《金盒子》一文中哥哥弟弟的相關(guān)情節(jié)又讓人聯(lián)想起“我”與表哥間的往日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