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敲印的方法制作花布,在敲印時控制力度,不移動樹葉,印染出完整的葉片。
2. 積極參與操作活動,體驗印染的快樂,感受葉子印畫的美。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有過收集葉子的經(jīng)驗,知道除了樹有葉子,花、草、蔬菜都有葉子。
物質準備:染好的手帕一件、未染色方形手帕人手一件、泥工板、塑封好的塑封紙、燕尾夾、鵝卵石、提前收集好的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新鮮葉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發(fā)興趣
1. 師:冬天到了,熊媽媽要給小熊做一件漂亮的花棉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熊媽媽選了什么樣子的花布呢?
2. 教師出示花布,幼兒欣賞交流。
師:它是一塊怎樣的花布(方形、白色、上面有圖案……)你們知道花布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小結:這是一塊方形花布,上面的圖案是用地上的葉子印染出來的,所以我們叫它印染花布。
二、兒歌示范,認識印染
1. 介紹材料和工具。
師:那這個葉子是怎么印染到方形布上的呢?我們需要用到各種各樣新鮮采集的葉子、透明的紙、泥工板和小石頭。
2. 兒歌示范操作步驟。
師:現(xiàn)在我要開始做花布了,小朋友們看好嘍。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操作要求:一塊方形布,平整放放好,擺上小葉子,鋪上小毯子,小手按住不放松,敲敲,刮刮,敲敲,刮刮,花布做好啦!
3. 個別幼兒嘗試,引導幼兒用兒歌回顧葉子敲印染的制作方法。
4. 介紹操作要求。
師:選擇你自己喜歡的葉子進行印染,可以把葉子先擺好。在印染中注意自己和小朋友的安全,用完的東西要歸位。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將印染好的花布掛起來和同伴們一起欣賞。
三、幼兒操作,制作花布
1. 幼兒根據(jù)要求自主操作,教師可鼓勵幼兒在操作中不斷嘗試運用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葉子印染出清晰的圖案。
2. 教師巡回觀察與個別指導,用照片和視頻記錄幼兒創(chuàng)作的過程,重點關注幼兒敲刮的力度和方法,葉子在花布上的布局。
3. 提醒幼兒操作結束后將工具、材料和用過的葉子分類放到桌子中間的籮筐里,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潔。
四、作品欣賞,相互交流
1. 教師鼓勵幼兒將作品自主懸掛展示,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
2. 交流作品,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幅印染作品,為什么?說一說印染的圖案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3. 教師結合幼兒的介紹和觀察進行歸納總結。
師:小熊寶寶好開心呀!小朋友們幫助熊媽媽印染了這么多漂亮的花布給小熊做花棉襖。
活動延伸
1. 師幼一起將印好的花布布置到美工區(qū),供幼兒繼續(xù)欣賞作品,并嘗試用黏土、勾線筆等輔助材料進行想象添畫。
2. 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大自然里更多的自然物,嘗試印染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