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年
在“金陵四家”中,魏紫熙以擅長巨幅山水而備受人們關注。
一、筆墨當隨時代
魏紫熙(1915—2002),原名顯文,河南遂平縣人。其自幼愛繪畫,1934年畢業(yè)于河南藝術師范學校,后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和中國畫創(chuàng)作研究,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1946年主辦《河南民報》之《美育》副刊。新中國成立后,為江蘇省畫院第一批畫師、徐州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協(xié)理事、江蘇省人大代表。魏紫熙在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遵循“生活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指導思想。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名山大川,多次深入建設工地、農(nóng)村、工廠、海防前線體驗生活,積極探索新的國畫創(chuàng)作途徑和新的藝術形式,把民族傳統(tǒng)繪畫技法與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經(jīng)過艱苦反復的實踐,形成自己渾樸厚重的藝術風格。魏紫熙擅長山水畫,作品筆墨凝重質樸,章法嚴謹靈活、意境高雅。他的人物畫也很有特色,意境的追求完全是中國式的,卻全然不同于古人,他代表著那個時代人物畫的成就。魏紫熙的許多作品被海內(nèi)外博物館、美術館和藏家收藏。代表作品有《天塹通途》《秋山行云》《大地回春》等(圖1、2、3)。
二、畫作價格居高不下
魏紫熙的作品在市場上較受藏家的歡迎,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在國內(nèi)都備受藏家的青睞。1994年香港蘇富比曾推出他的巨幅力作《秋山江樹》,受到藏家的熱烈追捧,最后以9.2萬港元拍出;1997年他的《井岡山會師》和《神女峰》(圖4)被中國嘉德以9.02萬元和6.82萬元的價格拍出,這個價格在當時來說并不低。之后他的普通作品大多維持在1萬—5萬元之間,大幅精品則居高不下。1998年其代表作《天塹通途》在北京榮寶齋亮相時,不少買家競投踴躍,最后以高達33萬元的價格拍出,創(chuàng)當時其作品市場最高價。步入21世紀后,魏紫熙的作品也是扶搖直上,記得2009年中貿(mào)圣佳拍賣會上曾推出魏紫熙1999年作的巨幅《黃洋界》(圖5),整幅畫作以紅色為主色調(diào),全景描繪黃洋界,畫面層次清晰,近景山頭蒼松挺立,公路蜿蜒直達山頂,伸向遠方;中景的群山博大、雄偉,氣勢磅礴,山頂矗立著一座紀念碑,就是當年毛澤東與朱德井岡山會師的八面山哨口;遠處羅霄山脈,重巒疊嶂,綿延不斷。朝霞映紅了山頭與中景,前景山頭上所點的朱砂紅融為一體,象征著祖國大地欣欣向榮、紅紅火火,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據(jù)其家人介紹,這幅畫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點彩法,將古人的“嵌寶點”發(fā)展、擴大到了極致。為表現(xiàn)毛主席詩詞“萬山紅遍”意境,作者用朱砂紅滿點在畫中的山頭上。整張畫的紅色寓意深遠,畫面所產(chǎn)生的巨大視覺沖擊感使人震撼,為之驚嘆。這幅畫作打破了原有的繪畫模式,是在傳統(tǒng)中探索創(chuàng)新的典型?!饵S洋界》原作被毛主席紀念堂收藏,這幅《黃洋界》則是1999年中央軍委為新建的“八一”大樓接見廳特制的巨幅絨繡畫的底稿,上拍后很受藏家歡迎,最后以575.2萬元成交,這一價格在當年為“金陵四家”之首。
之后,魏紫熙的精品價格動輒數(shù)百萬元。2011年,他作于1984年的《長城萬里》和作于1989年的《鄱陽湖秋色》在北京保利和山東天承分別以805萬元和690萬元成交。2016年,當北京保利再推《黃洋界》時,依舊受到眾多藏家的青睞,最后成交價高達1680萬元,價格相當可觀。近年來藝術市場出現(xiàn)大幅調(diào)整,名家作品價格大幅下降,而魏紫熙的《鄱陽湖秋色》(圖6)在中國嘉德大觀專場上受到眾多藏家的青睞,最后被一買家以920萬元收入囊中。魏紫熙作品能有如此價格,實屬不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魏紫熙畫、顧景舟制的紫砂壺也很受市場追捧,如二人于1989年合作的“矮井欄壺”,于2011年在北京保利獲價1035萬元,2016年,江蘇和信再推此壺時,同樣受到藏家的青睞,最后以高達1680萬元成交。
從目前的市場表現(xiàn)看,魏紫熙的作品后市有望繼續(xù)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