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摘 要]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開口表達、善于開口表達,把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和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口語情境、設計口語互動、創(chuàng)新口語交際、拓展口語訓練、延伸口語應用等方法,為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增強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體驗感,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30-0061-03
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注重英語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把注意力放在教會學生高效地學習英語的方法上,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的英語語言能力。提升英語口語水平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表達自信心,改變學生“啞巴英語”學習困境的重要路徑。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精心設計口語表達訓練活動,增強學生對英語口語的感知和體驗,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應用習慣,真正習得英語知識。
一、創(chuàng)設口語情境,激發(fā)生本訓練興趣
創(chuàng)設英語口語情境,教師可借助教室環(huán)境、實物素材、信息技術等載體,營造真實的口語表達氛圍,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提高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的參與度。同時,教師要深入剖析每個英語單元的重點詞匯、句型,把握英語課時教學的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拼讀、識記英語知識,促使學生在活躍的英語學習思維狀態(tài)下突破課時學習難點。
在英語課堂中創(chuàng)設口語情境,需要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用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融入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當中。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 的內容,主要表現(xiàn)時間和說明不同時間點要做的事,教學的拓展性很強。課堂上,教師先按部就班地進行詞匯、句型等基礎知識的講解,強化學生的認知基礎,然后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展示可隨意調整時間的Flash動畫。通過調整時間的變化,教師引導學生完成“What time is it?”“Its time for...”等內容的口語演練,教會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運用知識的方法,拓展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廣度。
又如,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的知識目標是教會學生掌握pencil、ruler、schoolbag等單詞,讓學生初步了解“Is this your pencil/ruler...”“Yes, it is/No, it isnt”等句型。文具用品的實際應用是學生每天都會遇到的場景,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堂上,教師有意識地拿起學生的尺子、鉛筆或書包等實物,向不同的學生提問“Is this your ruler/pencil...”,這樣既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又調動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熱情。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達適當展開追問“How to spell?”,引導學生在口語情境中強化對相關單詞的拼讀和識記。上述教學,教師以尺子、鉛筆、書包等實物為載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幫助學生在體驗口語表達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意識,增強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專注力。
二、設計口語互動,強化生本學習體驗
英語口語表達是一項注重語言輸出的學習過程,需要以各類交流互動的學習活動做支撐。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開展口語互動活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樣既能夠增強師生交互的效果和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效果,又能根據(jù)學生口語表達的情況,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技巧,教給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的實效性。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根據(jù)教學需求靈活設計口語交際的內容,把口語教學指導貫穿于整個英語課堂的全過程。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5 Look at me時,教師圍繞“Look at...”等句型組織學生開展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穿的衣服進行會話演練,并繪制自己喜歡的T-shirt、skirt、cap、jacket等,借助開放性較強的繪畫創(chuàng)作活動,調動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熱情。隨著口語交際的不斷推進,教師繼續(xù)出示“What colour is...”等互動內容,對接上下兩個單元的英語知識,達到承上啟下的口語交際訓練目標。
又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1 In class時,教師有針對性地滲透一些常用的課堂英語對話,指導學生學習并應用到活動中。如在上、下課等待環(huán)節(jié),教師用“Class begin”“Class is over”提醒學生課程的開始和結束。在課程開始時,教師問學生:“Well start a new lesson today. Are you ready?”學生回答:“Yes, Im ready.”這些口語表達內容與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相契合,學生學習和應用的難度不大。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不斷增強英語口語表達意識,養(yǎng)成了用英語進行日常對話的習慣。
三、創(chuàng)新口語交際,培養(yǎng)生本實踐意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師要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口語交際活動,營造有利于進行口語交際的氛圍,改變學生難開口的學習困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踐意識;要凸顯學生作為英語口語學習主體的地位,盡量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口語交際教學;要根據(jù)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靈活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口語交際訓練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英語口語水平的提升。
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經驗相對欠缺,在口語交際中普遍缺少主動表達的勇氣。教師要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加強語言引導和情感激勵,鼓勵學生勇于表達、主動表達,使學生在口語交際學習的成功體驗中不斷增強英語口語表達的信心。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 中涉及的知識內容較多,需要學生理解掌握“ice cream”“hot dog”“Nice to meet you”“No, thank you”“What about...”等短語和句型知識,這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有較大的學習難度。教師可圍繞本課的重點知識展開針對性的引導,創(chuàng)新口語交際的設計,鼓勵學生自由組建學習小組,利用所學的知識展開口語交流。這樣可增強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效果,夯實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
又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4 My family時,教師在課前要求學生準備一張全家福照片,在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分享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并向其他小組成員介紹自己的家人。在小組口語交際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輪流向其他同學提問:“Who is he/she?”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給出“He is my father.”“She is my mother.”等回答。對于氣氛不熱烈、不知如何進行口語交際的小組,教師則給予適時的鼓勵和引導,促進活動有序開展,增強學生口語交際的效果。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口語交際活動中,學生既可以向別人提問,也可以回答別人的問題,從而獲得良好的互動效果。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活動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四、拓展口語訓練,促進生本認知內化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大多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這樣的訓練形式較為死板,對學生英語知識、口語應用能力方面的考查維度也相對單一,從而影響了口語交際訓練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拓展英語口語交際訓練,探索趣味性、交互性強的訓練形式,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促進學生認知的內化。如設計生活場景、引入信息素材、制作微課視頻等,都是較為新穎的英語口語交際訓練形式。教師還要更新口語交際訓練的教學觀念,展開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的多元設計,以獲得更好的口語交際訓練效果。
教學前,教師要深入解讀每個英語單元的教學主題,整合單元教學內容,圍繞重點知識設計口語交際訓練,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促進學生英語認知的內化。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5 How old are you? 時,教師以詢問年齡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理解應用four、five、six、seven等英語數(shù)字知識。教師緊抓課堂教學主線,除了指導學生使用“How old are you?”展開會話演練,還積極創(chuàng)新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的形式,設計“數(shù)鴨子”的口語交際訓練,用游戲活動調動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的熱情,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的參與度。這樣能使學生在豐富的游戲活動中充分感知單元重點詞匯的發(fā)音技巧和應用方法,提高英語課堂的學習品質。
又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6 Colour單元時,教師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引入直觀生動的信息素材,創(chuàng)新訓練的形式,利用Flash動畫不斷切換展示的顏色圖片,并隨時暫停動畫,要求學生說出圖片的顏色。信息技術的應用本就深受學生喜愛,加之教師有意識地在其中滲透競爭元素,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熱情得到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認真觀察Flash動畫的圖片變化,在教師暫停時爭先恐后地回答,課堂學習氛圍熱烈。隨著活動的深入,教師由扶到放,為學生提供學習過的red、orange、green、yellow、black等顏色詞匯的卡片,組織學生與同桌或小組成員進行口語交際,互相提問“What colour ...”,完成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上述教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和合作演練等策略,充分激發(fā)學生英語口語交際的興趣,既提高了學生訓練的參與度,又讓學生在表達交流中理解、內化所學的英語知識,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延伸口語應用,夯實生本能力基礎
小學階段的英語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因此,教師要立足英語學科的教學特點,拓展口語應用設計,把英語口語應用延伸到課堂之外,鼓勵學生在校園生活、家庭生活中多用英語進行表達,使學生獲得更多應用英語口語的機會。這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英語口語應用實踐,借助學生家長的力量,設計一些特定生活場景中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強化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在英語課外實踐活動中,教師要與家長協(xié)同配合,借助口語訓練任務單、電子作業(yè)以及微信家長群等信息平臺,跟進、指導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的質量。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后,教師拓展英語口語應用實踐,出示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任務單,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收集更多與動物主題相關的英語閱讀素材,并與家人進行英語交流,展示自己的閱讀學習成果。拓展性設計口語交際訓練,既加深了學生對英語單元知識的印象,也拓寬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知識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學習情感。
又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4 Wheres the bird? 時,教師設計親子性較強的口語交際活動,尋求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利用家庭中常見的物品向學生提問“Wheres the...”。在生活場景中進行親子交流活動,能夠改善學生不敢開口表達的情況,使學生打開心扉,運用課堂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同時,家長不斷變化目標物在家里的位置,促使學生根據(jù)不同環(huán)境做出“Its on the desk”“Its behind the chair”等回答,從而熟練掌握on、behind、under等不同位置詞匯的應用方法,鞏固課堂所學的英語知識。學生通過實踐學習深刻地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實用價值,在類似的生活場景中,就敢于主動用英語進行表達。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可借助家長微信群等平臺進行了解,及時跟進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應用情況,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專業(yè)化、針對性強的指導,確保課外英語應用實踐活動的品質。
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教師要有長遠的教學規(guī)劃,設計連貫性、持續(xù)性強的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不斷強化學生的英語口語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助推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如創(chuàng)設口語情境、設計口語互動、創(chuàng)新口語交際、拓展口語訓練、延伸口語應用等,都是小學階段訓練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選擇不同的英語口語教學活動內容、活動載體,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強化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信心,讓學生愛上英語口語表達,不斷提升英語口語水平。
[ 參 考 文 獻 ]
[1] 多麗霞.聚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20(3):76-77.
[2] 毛軍.利用短視頻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9(Z2):79.
[3] 陳瑞芳,楊欽芬.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表現(xiàn)性評價的缺失與回歸[J].英語教師,2018,18(20):22-25+42.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