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龍
我和朋友約在海淀區(qū)吃飯,吃完飯喝完兩杯酒,我插著兜走在學院路的街頭,風吹過發(fā)梢,一絲寒意襲來,我知道冬天來了。于是我坐在五道口的地鐵站下,看著高樓大廈聳入云霄,學院路車流不息,看見身邊一對情侶相依著。忽然,聽見女生說:你說,為什么越長大,真心朋友越少?
男生說,我反正是讀大學后就沒什么真朋友了。
說完,一輛跑車呼嘯而過,我就聽不見后面的話了,我看了看男生的臉,滿臉無奈和苦澀。
我轉過身,看見車水馬龍的城市,頭頂燦爛的月光,感到一絲冷清和寂靜,忽然意識到,這冷清和寂靜其實已經伴隨我的人生很多年。
直到今天,我依舊會感到無比的孤獨,好在我不孤單,因為那女生說的話,是大多數(shù)成年人的歸宿。
孩子,你可能不太懂,這就是成長。你總會明白,人最終都是孤獨的,越長大,真心朋友就會越少,能說知心話的,到頭來只有網上的陌生人。
那天看到一個作家朋友深夜發(fā)的朋友圈,他說:自從到了三十歲,就感覺這世上的一切都在瘋狂舞蹈,人安靜不下來,世界也沒有了小時候的甜,一切都在朝著錢,我也沒有了童年時的目光。
人到了三十歲的時候,身邊找來的朋友,不是因為利益,就是有麻煩你的事情。慢慢地,你會發(fā)現(xiàn)虛情假意是常態(tài),你也不會太較真兒,只要不是太直接,一切都能得過且過。
所謂長大,就是敢于接受生活的復雜性,敢于承擔著世界的重量,敢于承認自己就是孤獨的。
所以,人為什么越長大,越感到朋友少了呢?
其實,這可能是好事。
人越長大,越開始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朋友不需要多,知心話不需要對誰都說,那些沒必要的點頭之交無非是生活的過客。
加了微信也只是禮貌,如果沒有工作和合作,想必也不會再說話。
人越長大,越會活得有重心,一些人把重心放在家庭,一些人把重心放在工作。
于是,沒有時間去維護那些沒有交集的朋友。成年人的生活里,總會做一些減法,這是生活的智慧,并不用感到悲涼。
長大,是一個疏遠而孤獨的過程。年紀越大,你失去的越多,失去的不僅有青春、歲月和親人,還會有真心的朋友,你大可不必感到難過。
成年人還有一種需要精進的能力:不要總是感到難過,保持情緒穩(wěn)定,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那天讀到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大概的意思是:凡事從利益角度思考的人,活得都很通透;凡事從感情角度思考的人,活得都很擰巴。
所以,有些時候,重感情的人,在這個成年人的時代,活得就是不如那些考慮利益的人通透。
這很殘忍,但這是事實。
勇于當眾孤獨,勇于跟過去的關系斷舍離,也是成年人世界里的必修課??墒牵灰裟切┏喑赖母星?,忘掉了,青春也就過了。
【選自騰訊網】
題圖 / 小時候的朋友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