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劉豐芹 賈方蘭
膿毒癥為一種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具有病死率高、病情發(fā)展迅速等特點,且近年來其發(fā)病人數(shù)逐漸上升[1]。相關研究結果表明[2],早期膿毒癥患者病死率隨確診時間延長而提高。因此,臨床應盡早對其病情進行評估,并制定相應治療方案,以改善預后。以往臨床常采用細菌培養(yǎng)、聚合酶鏈式反應進行早期診斷評估,但所需時間較長,易延誤最佳治療時機[3]。相關研究表明[4],血清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N-末端腦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指標與膿毒癥病情具有密切關系,可用于評估預后情況。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 T,hs-TnT)為第五代心肌細胞損傷標志物,可有效反映膿毒癥患者心肌損傷程度[5]。本研究選取本院膿毒癥患者,旨在探討血清PCT、IL6、NT-proBNP 聯(lián)合hs-TnT 的診斷價值。
選取88 例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就診于東營區(qū)人民醫(yī)院的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男55例,女33 例,平均年齡(42.36±3.94)歲;體質量指數(shù)平均(22.85±0.72)kg/m2;選取53 例同期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其中男32 例,女21 例,平均年齡(42.85±4.08)歲;體質量指數(shù)平均(23.08±0.76)kg/m2;另選取38 例同期內毒素血癥患者作為非膿毒癥組,其中男23 例,女15 例,平均年齡(41.85±3.56)歲;體質量指數(shù)平均(22.78±0.64)kg/m2;根據快速器官衰竭(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評分[6]對研究組患者病情程度進行評估,其中qSOFA≥2 分為重癥組(n=36),qSOFA<2 分為輕癥組(n=52);三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研究組均經《2008 國際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7]中相關標準確診;非膿毒癥組均經臨床相關檢查確診內毒素血癥;預計生存時間>24 h;發(fā)病至入ICU 時間<24 h;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免疫缺陷疾??;入院前長期使用抗凝、激素類藥物;合并心血管、腎、肝及造血系統(tǒng)嚴重疾病;合并惡性腫瘤者。
1.3.1 治療方法
研究組均給予美羅培南及痰熱清治療。美羅培南2 g+ 0.9%無菌生理鹽水100 mL 靜脈滴注,2 次/d;每次間隔8 小時。痰熱清20 mL+0.9%無菌生理鹽水250 mL 靜脈滴注,每日1 次;所有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 周,根據《中國嚴重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2014)》[8]中相關標準進行預后評估。
1.3.2 檢查方法
研究組采集入院24 h 內外周靜脈血5 mL,非膿毒癥組、對照組采集空腹狀態(tài)下外周靜脈血5 mL,經離心半徑10 cm、3 000 r/min 離心12 min后收集血清,-20℃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兩組血清PCT、IL6 水平進行檢測,試劑盒由九強及諾爾曼公司提供;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對兩組血清NT-proBNP 水平進行檢測,試劑盒由德國產貝克曼公司提供;采用日本東芝產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兩組血清hs-TnT 水平進行檢測。
①比較入院時研究組、非膿毒癥組、對照組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水平。②比較入院時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水平及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狀況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評分[9],其中APACHEⅡ總分71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嚴重;序貫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10]評分總分24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嚴重。③分析上述血清指標水平與APACHEⅡ、SOFA 評分相關性及對早期急診膿毒癥患者的診斷價值。④隨訪28 d 后,根據ROC 最佳截斷值分為高危、低危組,統(tǒng)計PCT、IL6、NT-proBNP、hs-TnT高危、低危組病死例數(shù),并比較生存率。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采用Pearson 進行相關性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及曲線下面積(AUC)評估診斷價值。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組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水平研究組>非膿毒癥組>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PCT,IL6,NT proBNP and HS TNT levels between 2 groups(±s)
表1 三組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PCT,IL6,NT proBNP and HS TNT levels between 2 groups(±s)
組別研究組非膿毒癥組對照組F 值P 值n 88 38 53 PCT(ng/mL)5.23±1.14 1.86±0.38 0.67±0.15 566.581<0.001 IL6(ng/mL)37.28±3.27 12.75±1.38 3.15±0.85 3612.954<0.001 NT-proBNP(pg/mL)423.26±35.48 274.52±28.63 225.36±23.74 760.048<0.001 hs-TnT(mg/L)28.35±3.86 10.16±1.73 3.28±0.64 1422.619<0.001
重癥組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水平及APACHEⅡ、SOFA 評分較輕癥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PCT,IL6,NT proBNP and HS TNT levels in different disease degrees(±s)
表2 不同病情程度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PCT,IL6,NT proBNP and HS TNT levels in different disease degrees(±s)
組別重癥組輕癥組t 值P 值n 36 52 PCT(ng/mL)8.35±1.56 3.07±1.12 18.492<0.001 IL6(ng/mL)42.58±5.36 33.61±2.95 10.078<0.001 NT-proBNP(pg/mL)492.74±38.53 375.16±20.15 18.656<0.001 hs-TnT(mg/L)34.26±4.23 24.26±3.37 12.319<0.001 APACHEⅡ(分)21.58±2.59 11.37±1.96 21.043<0.001 SOFA(分)8.67±1.85 3.96±1.46 13.327<0.001
經Pearson 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PCT、IL6、NT-proBNP、hs-TnT 與APACHEⅡ、SOFA 評分呈顯著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與APACHEⅡ、SOFA 評分相關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erum PCT,IL6,NT proBNP,HS TNT and Apache Ⅱand sofa scores
PCT、IL-6、NT-proBNP、hs-TnT 聯(lián)合診斷敏感度為84.09%,特異度為86.79%,AUC 值為0.930,優(yōu)于單一診斷。見表4、圖1。
表4 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的ROC 曲線分析Table 4 ROC curve analysis of serum PCT,IL6,NT proBNP and HS TNT
圖1 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的ROC 曲線分析Figure 1 ROC curve analysis of serum PCT,IL6,NT proBNP and HS TNT
隨訪28 d 后,88 例患者共病死29 例。根據ROC 曲線分析得到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的最佳截斷值,以入院時PCT、IL6、NTproBNP、hs-TnT 分別>5.36 ng/mL(n=34)、>39.54 ng/mL(n=39)、>431.29 pg/mL(n=35)、>30.16 mg/L(n=32)為高危組,分別病死19 例、22 例、23 例、20 例,低危組分別病死10 例、7 例、6 例、9 例。與PCT、IL6、NT-proBNP、hs-TnT 高危組病死率相比,低危組病死率較低(P<0.05)。見表5。
表5 PCT、IL6、NT-proBNP、hs-TnT 高危、低危組病死率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mortality between high-risk and lowrisk groups of PCT,IL6,NT proBNP and HS TNT
膿毒癥為一種全身感染性疾病,其早期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多通過細菌培養(yǎng)及聚合酶鏈式反應進行診斷,但細菌培養(yǎng)時間大多數(shù)需要48 h以上,而聚合酶鏈式反應分析技術操作過程較為復雜,從而延誤最佳診治時間,影響預后效果。
近年來SOFA 評分被用于膿毒癥病情評估,通過對患者收縮壓、精神狀態(tài)等參數(shù)進行測定,可在臨床無血液檢查結果情況下對病情進行評估。相關研究結果表明[11],SOFA 評分可用于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預后的預測,但單獨采用SOFA 評分敏感度較低,無法用于早期膿毒癥的篩查中。本研究結果提示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 水平與膿毒癥病情具有一定聯(lián)系,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當出現(xiàn)全身性感染時,內毒素刺激組織發(fā)生炎癥反應,機體激活免疫反應,粘附的單核細胞與脂肪細胞直接接觸,致使器官功能出現(xiàn)障礙,誘導全身多種組織細胞分泌釋放PCT,促使PCT 水平升高;膿毒癥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機體T、B 淋巴細胞調節(jié)紊亂,致使血液中存在較高的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且當巨噬細胞吞噬抗原時,IL-6 可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引起病理性損傷,促進疾病發(fā)展;膿毒癥患者可同時存在心臟舒張、收縮功能障礙,致使NT-proBNP 水平升高,且當血清IL-6 水平升高時,可刺激心肌細胞BNP 表達,促使NT-proBNP 分泌釋放,此外,膿毒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器官功能障礙引發(fā)炎癥,而炎性因子可損傷腎功能,從而致使NT-proBNP 水平提高;膿毒癥患者機體存在大量炎性因子及活性氧自由基,可直接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傷,當受到細菌感染時內毒素可對心肌細胞造成毒性作用,此外,膿毒癥可引起微循環(huán)障礙,而微循環(huán)障礙可致使心肌細胞缺血及再灌注損傷,從而引起hs-TnT 水平提高[12-13]。宋振舉等[14]研究結果顯示,血清IL-1、IL6等炎癥指標水平與膿毒癥患者病情具有相關性。王婷婷等[15]研究結果顯示,hs-TnT 可有效反映膿毒癥患者病情程度,與預后具有一定相關性。本研究經相關性研究發(fā)現(xiàn),PCT、IL6、NT-proBNP、hs-TnT 與APACHEⅡ、SOFA 評分呈顯著正相關,表明上述指標水平隨膿毒癥病情嚴重而提高。
本研究進一步對膿毒癥患者預后生存情況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PCT、IL6、NT-proBNP、hs-TnT高危組、低危組間病死率比較具有顯著差異,提示上述指標可作為評估膿毒癥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臨床應結合患者血清指標水平盡早給予相應干預措施,以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血清PCT、IL6、NT-proBNP、hs-TnT水平變化與膿毒癥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關,臨床可根據其高水平進行診斷及病情評估,可作為膿毒癥預后預測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