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安,王二寶,郭 飛,吳繼俠,吳迎春
(咸陽師范學院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近三十年以來,隨著便攜式電源供電設備的大量涌現(xiàn),努力降低電子電路的供電電壓,以便使電路在低壓條件下運行,已成為電路設計者的重要目標。業(yè)已證明,電流模式電路具有較大的動態(tài)范圍,較高的信號帶寬,較寬的線性范圍,較簡單的電路結(jié)構(gòu)和較低的功率消耗。與電壓模式電路相比,電流模式電路非常適宜這個需求。電流模式電路的研究已吸引了許多研究者的注意,至今仍是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在眾多的電流模式器件中,電流傳輸器是最理想、最基本和最強大的有源器件之一?;诖耍疚闹饕懻撾娏鱾鬏斊骷捌鋺玫难芯颗c進展。
1968 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Smith 和Sedra 教授提出了第一代電流傳輸器(First Generation Current Conveyor,CCI)[1]。這是一個三端口器件,它有兩種不同的形式,其符號如圖1所示,其端口關(guān)系為
圖1 2種CC元件的符號
式(3)取“+”號表示CCI+;反之,表示CCI-。這個器件的優(yōu)點是X 端輸入電阻為零,缺點是Y 端要索取電流,輸入電阻不是無窮大,因此實用性不強。
為了增強CCI的通用型,1970年,Smith和Sedra教授提出了第二代電流傳輸器(Second Generation Current Conveyor,CCII)的概念及其等效電路模型[2]。1999年,經(jīng)過Soliman和Awad教授發(fā)展[3],現(xiàn)在CCII共有4 種類型,分別是CCII+、CCII-、反相CCII+(Inverting CCII+,ICCII+)和反相CCII-(Inverting CCII-,ICCII-)。圖2 給出了4 種CCII 元件的符號,其端口關(guān)系為
圖2 4種CCII元件的符號
式(5)取“+”號代表的是CCII+或CCII-,取“-”號代表的是ICCII+或ICCII-;式(6)取“+”號代表CCII+或ICCII+,取“-”號代表的是CCII-或ICCII-。
由于CCII 的Y 輸入端“虛斷”,Z 端輸出端阻抗為無窮大,因此CCII是一個相對理想的、基本的新型有源器件,它優(yōu)于CCI。此后,許多學者又把CCII元件用于回轉(zhuǎn)器、振蕩器等設計[4-8],效果良好。
1996年,法國學者Fabre首次提出電流控制傳輸器(Current-Controlled Conveyor,CCCII)的概念及其等效電路模型,并將CCCII元件用于濾波器的設計[9]。CCCII 共有4 種類型,分別是CCCII+、CCCII-、ICCCII+和ICCCII-。圖3 給出了四種CCCII 元件的符號,圖4是它們的四種等效電路,圖5是CCCII+元件的一種BJT實現(xiàn)。CCCII的端口關(guān)系為
圖3 4種CCCII元件的符號
圖4 4種CCCII元件的等效電路
圖5 CCCII+元件的一種BJT實現(xiàn)
式(7)取“-”號代表的是CCCII+或CCCII-,取“+”號代表的是ICCCII+或ICCCII-;式(9)取“+”號代表CCCII+或ICCCII+,取“-”號代表的是CCCII-或ICCCII-。
由于CCCII 的輸入電導可線性電控,其Y 輸入端“虛斷”,Z 端輸出端阻抗為無窮大,因此CCCII 是一個相對理想的、參數(shù)可調(diào)的、基本的新型有源器件,它優(yōu)于CCII,更優(yōu)于運算跨導放大器(Operational Tranconductance Amplifier,OTA),因為前者的參數(shù)不可電控調(diào)節(jié),后者無電流輸入端,因而使用不便。此后,F(xiàn)abre 等人又把CCCII 元件用于回轉(zhuǎn)器、振蕩器、濾波器的設計[10-13],也得到了滿意的效果。
2017 年,印度學者Maheshwari 和Agrawal 提出了一個附加X 的CCCII(Extra X CCCII,EXCCCII),并把它應用在求和器、阻抗變換器、濾波器和振蕩器的設計[14-20]。這個EXCCCII 的兩X 輸入端的寄生電阻受偏置電流控制,因此使用比CCCII 更加靈活。眾所周知,CCCII 共有4 種類型,因此EXCCCII 將有6 種形式,分別是附加X 雙正輸出CCCII(Extra X dual-positive output CCCII,EXDOCCCII+),附加X 雙負輸出CCCII(Extra X dual-negative output CCCII,EXDOCCCII-),附加X平衡輸出CCCII(Extra X balance output CCCII,EXBOCCCII),附加X 雙正輸出反相CCCII(Extra X dual-positive output inverting CCCII,EXDOICCCII+),附加X 雙負輸出反相CCCII(Extra X dual-negative output inverting CCCII,EXDOICCCII-),附加X 平衡輸出反相CCCII(Extra X balance output inverting CCCII,EXBOICCCII)。圖6 是他們的符號,端口關(guān)系如下
圖6 EXCCCII的符號
式(10)和式(11)取“+”號代表的是EXICCCII,取“-”號代表的是EXCCCII;式(13)和(14)取“+”號代表EXDOCCCII+或EXDOICCCII+,取“-”號代表的是EXDOCCCII-或EXDOICCCII-;式(13)取“+”號而式(14)取“-”號,則代表EXBOCCCII 或EXBOICCCII。
對于采用雙極型技術(shù)的EXCCCII,如圖7所示,X1和X2端的寄生電導可以表示為
圖7 EXDOCCCII+元件的一種BJT實現(xiàn)
對于采用CMOS 型技術(shù)的EXCCCII,X1和X2端的寄生電導可以表示為
采用CMOS 技術(shù)實現(xiàn)DXCCCII,技術(shù)實現(xiàn)容易,功耗低,熱穩(wěn)定性好,但是偏置電流不能線性控制寄生電導。反之,采用雙極型技術(shù)實現(xiàn)DXCCCII,技術(shù)實現(xiàn)相對麻煩,功耗較高,熱穩(wěn)定性較差,但是偏置電流能線性控制寄生電導,更容易控制電路。兩種方法各有特點。為了更容易實現(xiàn)電路電控,采用雙極型技術(shù)的DXCCCII 來分析和設計相關(guān)電路可能更可取。
電流控制的電流傳輸跨導放大器(Current-Controlled Current Conveyor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CCCCTA)實質(zhì)上是一個CCCII和一個OTA的級聯(lián)[21],它有4種形式,其端口關(guān)系為
式(18)取“+”號表示CCCCTA+或CCCCTA-,而取“-”號表示反相CCCCTA+(Inverting CCCTA+,ICCCCTA+)或ICCCCTA-。式(19)中“+”號表示CCCCTA+或ICCCCTA+,而“-”號表示CCCCTA-或ICCCCTA-??煽貐?shù)有2個,分別是前級的X寄生電導和后級的跨導。對于采用雙極型技術(shù)的CCCCTA,兩參數(shù)可以表示為因此器件的兩參數(shù)均受偏置電流線性控制,在設計電路時有更多的自由度。
差分電壓輸入CCCII(Differential Voltage Current-Controlled Conveyor,DVCCCII),實質(zhì)上是一個位于高阻抗端的電壓減法器和一個CCCII的結(jié)合[21],該器件有兩個Y 輸入端,X 端的電壓與Y1和Y2端的電壓差有關(guān),其端口關(guān)系為
與前述類似,RX是X端的寄生電阻。器件的主要優(yōu)點是能夠消除Y1和Y2端的共模信號,線性范圍和動態(tài)范圍也得到了改善。
此外,還有全差分式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Fully Differential Current-Controlled Conveyor,F(xiàn)DCCCII)、數(shù)字可控電流控制傳輸器(Digitally Controlled Current-Controlled Conveyor,DCCCCII)、電壓求和電流控制傳輸器(Voltage Summing Current-Controlled Conveyor,VSCCCII)、電流差分電流控制傳輸器(Current Differencing Current Controlled Conveyor,CDCCCII)等等[21-25],限于篇幅,不再贅述。
文獻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CCCII 應用電路的設計方法缺乏系統(tǒng)性,有的設計基于信號流圖法,有的設計使用MASON 公式,還有設計使用電路的狀態(tài)矩陣。所有這些設計方法只能設計出一個相關(guān)電路,而不能得到更多的電路,因而無法從中選擇最優(yōu)電路。因此,在基于CCCII 的有源模擬電路的設計中,根據(jù)系統(tǒng)方法得到系列新穎電路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2006 年,英國的Haigh 教授基于任意元素理論和元素漂移理論以及矩陣元素的初等變換,提出了一種系統(tǒng)設計線性有源電路的新方法,這種方法被稱為導納矩陣擴展法[26-29]。該方法的核心是電路矩陣的端口等效變換,目標是將基本電路端口導納矩陣等效變換為節(jié)電導納矩陣,最后用奇異元件實現(xiàn)。它主要包括軸向擴展法(Pivotal Expansion)和高斯刪除法(Gaussian Elimination),軸向擴展法主要用來設計電路,高斯刪除法更擅長于分析。該方法已被廣泛使用在CCII電流模式濾波器及振蕩器的分析與設計方面。事實表明,作為設計,與傳統(tǒng)設計法相比,該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能同時給出所有滿足設計要求的系列電路,通過比較,最終找到最優(yōu)電路;作為分析,與傳統(tǒng)分析法相比,該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能考慮器件的非理想因素(主要是寄生元件),利用高斯刪除,非常簡便地將節(jié)點導納矩陣簡化為端口導納矩陣,從而簡化了分析過程。2009 年,埃及的Soliman教授根據(jù)軸向擴展法,利用任意元素理論、元素漂移理論導出了括號符號法(Bracket Notation)。該方法把矩陣元素的初等變換與增加奇異元件對應,使得軸向擴展法圖形化,因而使得電路設計更形象、更簡單,這種方法被成功地應用在電流傳輸器及反相電流傳輸器上,在國際權(quán)威學術(shù)期刊上發(fā)表了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引起了學術(shù)界高度重視。因此導納矩陣擴展法是系統(tǒng)設計電流模式電路的最優(yōu)方法,值得引起基礎電路理論的相關(guān)研究者注意。這樣的一個最優(yōu)綜合方法,由Soliman教授等人將其應用在CCII、OTA 和電壓差分跨導放大器(voltage differencing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VDTA)上[30-36],李永安等人還把它應用在電流控制電流差分跨導放大器(Current-Controlled Current Differencing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CCCDTA)[37]、CCCCTA[38-39]、CCCII[40-44],取得了較好的結(jié)果。導納矩陣擴展法的主要步驟如下:
(1)從基本電路的端口導納矩陣出發(fā),通過添加空白行和列(空白行、列對應于電路內(nèi)部的新節(jié)點)。
(2)使用零子、任意子、電流鏡和電壓鏡的各種組合進行導納矩陣擴展,使有關(guān)電導移至合適位置,最終得到電路的節(jié)點導納矩陣。
(3)用CCCII 綜合出系列可電控的CCCII 應用電路,具體過程如下如圖8所示。
圖8 CCCII應用電路的綜合過程
盡管CCII 性能不及改進型的CCCII,但是CCII有商用的芯片,它就是AD844的前半部分,而CCCII至今沒有商用芯片問世;CCCII 的X 端輸入電阻有限,因而不是一個理想的電流模式器件;CCCII的寄生電導盡管可由偏置電流控制,但這個電導對溫度非常敏感,盡管有改進措施,但是方法較復雜。盡管利用導納矩陣擴展法,可系統(tǒng)綜合基于CCCII 的應用電路,然而,這個方法僅限于原始電壓模電路中的電容為接地或虛地電容,若為浮地電容,如何綜合還未見報道。另外,導納矩陣擴展法如何用于EXCCCII 電路的綜合,僅文獻[43]作了有益的嘗試。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