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要:體育課程的本質就是個性教育,它既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又能在課程規(guī)則的約束下,幫助孩子加深對生命的理解與熱愛,促進孩子全面成長。但是體育課通常在室外進行,比室內活動危險,活動時易產生安全隱患。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讓教師科學地在課前規(guī)劃教學目標和內容,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可以營造安全的教育環(huán)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關鍵詞:小學體育;安全隱患;安全教育;安全意識
前言
人文社會要求任何教育教學都應建立在保護學生人身安全的基礎之上。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的安全為第一位,然后積極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結合各種教學項目指導學生采取各種安全防范措施。學校應加大對學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完善各項體育安全設施,按照教學要求改革體育教學方法,消除安全隱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體育課安全隱患問題
(一)缺乏安全教育意識
安全性意識能夠保證體育教學的安全與秩序。但是,在實習課程中安全意識薄弱,一些體育教師不重視安全教育的開展,不普及安全知識,對體育教學不要求,導致學生不做好相關防護,違反了體育活動的安全。另外,許多孩子不能遵守體育課規(guī)定,不聽老師指導,上體育課時戴著飾物、緊身衣,導致活動沒有做好準備,極易造成安全隱患。為此,教師和學生應重視在體育課程中進行安全教育,并根據(jù)相應課程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使體育課更安全地開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體育設施未排除安全隱患
體育教學中,選擇合適的場地、運動器材等。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孩子們進行各種形式的活動。但有的教師在課前對場地進行了劃分,導致學生在集中的地方鍛煉,其他活動的干擾也有可能造成危險。與此同時,參差不齊的活動場所也會給孩子們帶來隱患,因此需要提前設置危險區(qū)域,禁止孩子們在亂七八糟的地方活動。與此同時,教師在上課前未對運動器材進行檢查調試,有可能導致運動器材出現(xiàn)問題,使用不安全。為此,老師要在課前仔細檢查,創(chuàng)造良好的鍛煉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安全的運動器材,消除安全隱患。
二、體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營造高質量體育環(huán)境
在體育課程中引入安全教育,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安全環(huán)境。安全性教育一方面允許教師在課前確定相關的教學區(qū)域,根據(jù)區(qū)域特點安排適當?shù)恼n后活動,消除危險活動區(qū)域,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活動空間。與此同時,分區(qū)也能使各種活動不受干擾,確保所有活動的安全。另外一方面,教師可提前檢查體育用品,確保物品的安全,使學生在使用中不容易因物品的損壞而受傷,確保物品的安全。唯有如此,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質、安全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孩子的活動在安全的地方進行。如有問題,教師可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并解決,從而確保孩子的活動安全。
(二)促進全面發(fā)展
在體育教學中引入安全教育,能幫助學生正確鍛煉,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更好地保護自己。第一,教師可為學生制定體育課程要求,讓學生不斷完善運動服,適應運動規(guī)律,使學生真正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第二,安全教育的滲透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使他們明確體育活動中應注意的有關事項,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素質教育。為此,體育教師需要向學生灌輸安全教育的知識,使學生能輕松應對體育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更好地促進體育課程的發(fā)展。
三、安全教育滲透實踐
(一)樹立安全意識
體育教學要求教師樹立安全意識,課前做好準備,引導學生在安全環(huán)境中學習。第一,教師應重視安全教育的開展,不斷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教育水平,讓孩子知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教師要在課前劃定活動區(qū)域,明確活動范圍,合理利用活動空間。與此同時要檢查相關的體育用品,根據(jù)學生的愛好管理好物品的分配,更好的開展活動。最終,在正式的體育活動開始前,教師應根據(jù)孩子的運動情況,采取相應的課前活動,讓孩子首先調整好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更好地開展體育活動。課堂前開展相關活動,可培養(yǎng)學生安全意識,并根據(jù)教師課前要求積極實施,以保證安全體育活動。
(二)增設安全課程
教師可與學校相關部門進行溝通,適當安排室內體育課,舉辦安全教育講座,引導學生通過教師的知識講解,練習操作形式,讓孩子懂得如何處理安全事故。體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搜集相關的安全教育知識,用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解,讓孩子懂得如何處理安全事故。教師要示范安全知識,根據(jù)教師的演示,讓學生做相關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校應根據(jù)教授的安全知識開展相關的練習,使學生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滲透到體育課程之中。
(三)重視活動安全,加強安全組織管理
關注體育課程的安全組織管理,才能保證體育課程的有序進行。首先,教師應為分層教學活動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綜合調查,能充分了解學生的運動情況,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愛好對其進行鍛煉。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保證體育活動的有序進行;其次是要加強對學生體育課的約束,按照體育課的要求,學生不能攜帶像刀、尺等硬物、胸針、手鐲等裝飾物,必須穿便于運動的運動服。唯有如此,孩子們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在鍛煉時確保安全。教師要注意孩子的身體狀況,多與孩子溝通,確保有不適的孩子安全合理的運動強度,避免意外發(fā)生。
(四)開展項目訓練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實施安全教育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的過程中,可以進行相應的演練。如,教師可以制作與防火有關的卡片、宣傳片,對消防安全的一些常識、自救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同時還應結合實際情況,教導學生不要隨便玩火、不能隨便玩水,例如使用打火機時要注意安全。遇火時要鎮(zhèn)定、快速疏散,要善于利用逃生通道,火災后不要直接上電梯,疏散時要捂住口鼻俯身向前。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可以通過游戲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整個安全教育的效果。
(五)重視體育課后的放松活動
在體育運動之后,教師還應該在課后增設放松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情緒平靜下來,減輕肌肉的壓力,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訓練。要求體育教師在活動結束后為體育課設計一個集體放松環(huán)節(jié),然后由教師帶領孩子做肌肉拉伸練習,讓孩子緩解剛才劇烈活動帶來的肌肉酸痛,讓孩子以輕松的心情進行后面的體育教學,從而營造一種愉悅的氛圍。另外,課后鍛煉也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穩(wěn)定孩子的心率,避免學生肌肉拉傷等優(yōu)點,使課程在安全、輕松中結束。
結語
總之,要在小學體育課程中滲透安全教育,一要轉變教師的安全教育觀念,課前做好安全規(guī)劃,確保體育課安全。二是在課程開發(fā)中,不僅要做好室內安全活動的教育,還要重視活動的安全組織管理,全方位保障學生的安全。最終,在體育課結束后進行放松活動,緩解運動期間的疲勞,并教授其它課程。以此為基礎,構建安全體育課程體系,將安全教育不斷納入課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個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喬鵬.淺析小學體育教育與安全教育的有效結合[J].文淵(高中版),2020(6):881.
[2]唐晚.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J].灌籃,2021(14):71-72.ED0F0142-7CD3-4613-A0E1-68C79B76B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