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國家教育部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伍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運動訓練管理、教練員訓練管理和運動員管理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進一步深化了高校運動隊伍管理的制度改革,提出了科學規(guī)范管理要求。田徑運動訓練是高校體育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管理過程中,不僅涉及具體的對象,比如教練員和運動員,而且也關系到田徑運動訓練設施管理和財務管理等非具體的對象,所以,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需要管理者既要擁有田徑運動訓練方面的知識,又要掌握管理學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根據田徑運動員特點,對訓練進行精確恰當地管理?,F階段,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諸如,訓練管理計劃不健全、訓練管理方法落后、教練員和運動員管理不規(guī)范等多方面問題,影響高校田徑運動訓練質量和效率。因此,為了提升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水平,為國家培養(yǎng)田徑專業(yè)人才,進一步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高校必須加強田徑運動訓練管理重視,采用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為田徑運動訓練營造健康的環(huán)境。
為了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水平,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機制不完善、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落后、教練員管理業(yè)務素質有待提升和田徑運動員訓練管理機制不健全,提出了制定科學合理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創(chuàng)新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全面提升教練員管理業(yè)務素質和完善田徑運動員訓練管理機制等策略。
1 高校田徑訓練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機制不完善
為了實現對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目的,高校必須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水平,根據高校自身實際情況和田徑運動員身心特點,科學合理地制訂訓練管理計劃,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水平。近些年,在國家大力推進體育強國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背景下,高校加強了田徑運動訓練管理重視,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由于管理者自身素質較低,訓練管理計劃常脫離實際,沒有根據田徑運動具體項目特點制訂可執(zhí)行的訓練計劃,無法提升田徑運動訓練質量。現階段,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存在一些問題,致使田徑運動訓練質量不高,效率低下,整體競技水平較低,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首先,田徑運動訓練計劃時間管理不合理。田徑運動員為了保持自身訓練質量系統(tǒng)性,或遇到國內外重要比賽時,往往與上文化課時間產生沖突,導致田徑運動員專業(yè)訓練與學業(yè)矛盾,通常是以專業(yè)訓練為主,暫時放棄學業(yè)。高校需要結合國內外重要賽事時間表,科學制定訓練計劃時間,避免與學業(yè)相沖突。其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缺乏計劃性。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未構建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常因學業(yè)、比賽和生活等事情,致使田徑運動訓練缺乏可持續(xù)性,訓練進度緩慢,訓練內容單一,訓練時間較少,訓練系統(tǒng)不規(guī)范,無法達到田徑運動專業(yè)訓練要求,嚴重影響訓練質量和效率。
1.2 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落后
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中,通常教練員是“訓”的管理者,運動員是“練”的執(zhí)行者,教練員和運動員是訓練管理的主要參與者,其中,教練員是管理方法的使用者和實施者,其自身管理方面的知識決定了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和手段;運動員是管理方法的堅決執(zhí)行者,其必須按照教練員的安排實施運動訓練整個過程。優(yōu)秀教練員會根據運動員性格特點、訓練態(tài)度和訓練內容量體裁衣,采取具體的訓練管理方法,制訂訓練計劃,提升田徑運動訓練質量和水平。若教練員未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管理方法,就會影響訓練效率。受到我國體育運動訓練管理影響,我國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家庭式”管理方法,即教練員說一不二,運動員無條件服從,這樣的訓練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田徑運動。田徑運動員聽從教練員管理安排,整個訓練管理過程過于隨意性,無指向性和目的性,運動員簡單重復訓練內容,整個訓練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機械式的訓練模式使田徑運動員心理產生抵觸情緒,抑制田徑運動員參與訓練的熱情。一些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者未根據田徑運動員性格特點和身體條件等方面因材施教,未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一直運用傳統(tǒng)落后的單一的訓練管理方法,對田徑運動員訓練進行管理,運動員失去了絕大部分自由表達機會,只能被動接受,嚴重影響田徑運動訓練質量和效果。
1.3 教練員管理業(yè)務素質有待提升
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實踐中,教練員是運動訓練的管理者,對田徑運動訓練管理產生著重要的作用,其自身的管理業(yè)務素質決定了訓練管理水平和質量。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者在年紀上有大小之分,各有優(yōu)勢和短板。年齡較大的教練員自身學歷較低,但訓練經驗較為豐富,參與過國內外較為重要的田徑訓練,指導能力較強,在田徑運動員心中有一定的威望,能夠應對和處理較為復雜的訓練管理局面。但因年齡較大,身體各項機能下降,導致自身主動學習欲望和熱情降低,加之自身田徑運動訓練專業(yè)管理知識的缺乏,訓練之余對現代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和理念學習較少,造成了一些田徑運動員訓練質量較高,出取得一些優(yōu)異成績,但在對運動員管理方面較為松懈,對運動員要求不高,運動員常以優(yōu)異成績自居,產生驕傲自滿情緒,影響后續(xù)的訓練。年輕教練員學歷高,運動訓練理論知識較為扎實,系統(tǒng)地學習過管理專業(yè)方面知識,對工作具有非常高的熱情,但訓練管理經驗少,缺乏實踐,在運動員管理中缺乏威望,無法取得運動員的信任,難以駕馭一些非常有個性的運動員,這種影響會蔓延到實際的訓練,對訓練產生消極的影響。
1.4 田徑運動員訓練管理機制不健全
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識,諸如田徑運動訓練理論知識、運動訓練專項技術知識和管理專業(yè)知識。但現階段,一些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者知識結構出現短板,無法對田徑運動員進行專業(yè)的訓練管理,導致在運動員選材、學習和管理機制等方面出現問題。田徑運動員是運動訓練是主要參與者,實際上,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者主要是對運動員的管理,但在對運動員管理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首先,選材管理機制不科學。田徑運動員獲得優(yōu)異成績,除了需要優(yōu)秀的天賦之外,還要靠后天的刻苦努力。對田徑運動員選材基本是靠教練員的慧眼識珠,教練員憑借豐富的經驗擁有比較大的話語權,因為人自身具有主觀性,做不到科學合理和客觀性,因此,對選材過程可能存在不公平。其次,運動員學習教育管理機制不完善。高校田徑運動員畢業(yè)后會參與工作崗位,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田徑專業(yè)性人才,因此,田徑運動員必須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和豐富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提升運動訓練水平。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高校對運動員學習教育管理機制不完善,常常忽視對運動員的教育,更加重視運動員的專業(yè)訓練,使運動員得不到全面的發(fā)展。
2 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策略
2.1 制定科學合理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
為了對田徑運動訓練進行科學管理,提升訓練管理水平,高校應根據校內田徑運動訓練管理實際情況,結合運動員項目訓練特點,尊重運動員個性差異,借鑒成熟的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將比賽、天氣和學業(yè)等因素考慮進去,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保障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高質高效完成,這需要從兩個方面做起:一方面,制定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時間計劃。高校結合全年的國內外重要比賽時間和學業(yè)情況,作出長遠計劃,既保證訓練,又可以進行文化課學習,做到學習和訓練不沖突,為田徑運動員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訓練和學習環(huán)境。另一方面,保障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持續(xù)性。計劃持續(xù)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水平,這種計劃持續(xù)性包括訓練內容持續(xù)性和訓練時間持續(xù)性。訓練內容管理計劃持續(xù)性是為了使田徑運動員的訓練內容安排銜接有序,保持一貫的完整性,田徑運動員循序漸進,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有利于使學習內容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更好地提升訓練競技水平,保持訓練管理的完整性。保持訓練時間管理計劃持續(xù)性使田徑運動員訓練時間保持固定,在比賽之前或學期之前訂下訓練時間,考慮到訓練強度和身體條件,結合田徑不同項目,制訂不同的訓練時間管理計劃,對每周和每月時間進行詳細規(guī)劃,在極端天氣和身體傷病的情況下,進行更換,但一定要提前通知田徑運動員具體時間,使運動員作出合理的訓練和學習時間安排,保障訓練時間的持續(xù)性,保持訓練強度,提升運動訓練質量。
2.2 創(chuàng)新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運用關系到田徑運動訓練管理工作的成敗,這也需要管理者對管理方法運用要恰如其分。因此,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實踐活動中,教練員是主要管理者,其自身管理業(yè)務素質決定了對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的運用。為了實現運動訓練高質量管理目的,教練員必須創(chuàng)新訓練管理方法,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根據田徑運動不同項目的特點,考慮每個田徑運動員性格特點和個性差異,摒棄過去傳統(tǒng)一刀切地訓練管理方法,因材施教,為每名田徑運動員制訂個性化訓練管理方法,最大化運動訓練管理效果,提升運動訓練質量和效率。首先,教練員對田徑運動訓管理方法制定和運用,必須要根據田徑運動不同項目訓練管理任務和目標而定,不能采取同一樣訓練管理方法,由于運動員自身條件和運動項目訓練特點等方面不同,因此,一刀切的訓練管理方法或許對某一個田徑運動項目運動員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對田徑其他項目產生不良的效果。因此,訓練管理方法必須要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次,訓練管理方法必須根據運動員實際情況而定。由于田徑運動員基礎水平和天賦不一樣,而且對運動員訓練管理不能按計劃而走,有些時候需要根據田徑運動員不同階段的訓練水平,對訓練時間和訓練內容必須要做出針對性調整,這樣才能以田徑運動員為本,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管理方法,快速提升運動員訓練質量和效率,有利于激發(fā)田徑運動員參與運動訓練的熱情。最后,訓練管理方法使用必須依據教練員管理業(yè)務素質而定。由于每個教練員管理業(yè)務素質不同,盡管一些訓練管理有效,但是教練員自身缺乏訓練管理方面的知識,不足以掌握訓練管理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強行運用,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教練員對訓練管理方法運用必須要結合自身的管理知識體系,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訓練管理優(yōu)勢,取長補短,調動田徑運動員訓練熱情,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水平。
2.3 全面提升教練員管理業(yè)務素質
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中,運動員聽從教練員管理安排,教練員起到主導作用,是訓練管理的執(zhí)行者的實施者,支配著整個訓練管理,其對田徑運動員訓練管理理解和運用,直接影響著運動訓練管理水平。所以,為了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水平,教練員必須全面提升管理業(yè)務素質,進而提升運動訓練水平,提升運動員競技水平。田徑運動訓練管理主要涉及兩大方面的知識,一是訓練;二是管理。訓練管理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教練員需要擁有豐富的運動訓練知識,才能提升運動訓練水平,將運動訓練內容高質高效傳授給運動員,運動員及時領導教練員意圖,有利于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競技水平。教練員運用管理相關專業(yè)知識,依據運動員性格特征、身體條件和運動項目特點等特點,制定訓練管理計劃,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系統(tǒng)地訓練管理,既是對運動員的一種保護,又是對運動員的一種要求。教練員擁有訓練管理相關方面的知識,有利于在田徑運動員心中產生威望,運動員對教練員的一種認可,加強了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的聯(lián)系,使教練員更加了解運動員訓練心理狀況,而且不斷調整訓練管理計劃和方法,調動運動員訓練主動性。
2.4 完善田徑運動員訓練管理機制
田徑運動員是訓練管理的主要對象,只有解決田徑運動員訓練和管理相關方面的問題,就能夠保障訓練質量,最大化訓練效果。為了進一步提升田徑運動員訓練管理水平,完善訓練管理機制,需要從田徑運動員選拔和教育學習管理兩方面完善。首先,轉變教練員為主導的選拔機制。每個田徑運動員天賦和身體條件并不一樣,教練員選拔人才大多是憑借多年的經驗,具有強烈的主觀性,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選拔機制。應由項目專家、教練員和退役運動員綜合評定,且在人才選拔過程中,廣撒網,通過不同階段考核內容,綜合確定人選。其次,加強田徑運動員教育學習管理。由于運動員每年需要參與國內外重要比賽,無法持續(xù)性地進行文化課學習,這也使運動員自身文化素質不高。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必須加強對田徑運動員教育學習管理,補齊文化課不足短板,對運動員文化課制訂科學合理的管理計劃,提升綜合素質。
3 結語
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是一個專門化管理過程,涉及到管理計劃、管理方法、教練員和運動等方面?,F階段,在實際訓練管理實踐中,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面產生了一些問題,從而提出了制定科學合理田徑運動訓練管理計劃、創(chuàng)新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全面提升教練員管理業(yè)務素質和完善田徑運動員訓練管理機制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