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玲,曹 娟,夏燕燕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肺癌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多數(shù)患者在就診時病情已進入中晚期,喪失了手術(shù)根治機會,臨床只能予以放化療干預。但是放化療具有較強不良反應,一部分患者耐受極差且會因為對自身疾病的恐懼而出現(xiàn)不依從、不愿配合治療等情況,同時產(chǎn)生各種負性情緒,如緊張、焦慮以及厭世等,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近年的相關(guān)護理研究證實,個性化護理可改善晚期肺癌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質(zhì)量[3-5]。故臨床選取合理的護理模式,給予晚期肺癌患者積極干預非常重要?;谌吮纠砟畹墓孟⒆o理模式是一種積極的支持照護模式,在人本關(guān)懷支持下,強化與患者的交流溝通,針對性給予患者疏導,消除患者負性情緒,增強其治療與恢復信心[6]。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該模式對晚期肺癌患者情緒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納入標準 ①符合《外科學》[7]肺癌診斷標準;②肺癌臨床分期為Ⅲ~Ⅳ期;③預估生存期超過3個月;④患者與家屬對本次護理內(nèi)容與研究目的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排除標準 ①合并血液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肝腎等重要器官器質(zhì)性病變者;②對治療存在懷疑,治療及護理依從性極差者;③臨床相關(guān)資料不全者;④語言溝通障礙、精神認知障礙者。
1.3一般資料 選擇江蘇省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80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90例。對照組男52例,女38例;年齡41~77(58.8±9.9)歲;臨床分期:Ⅲ期47例,Ⅳ期43例;文化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及大專38例,本科及以上22例。研究組男50例,女40例;年齡40~77(57.9±9.4)歲;臨床分期:Ⅲ期48例,Ⅳ期42例;文化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及大專39例,本科及以上2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分期、文化教育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倫理學要求。
1.4護理方法
1.4.1對照組 予以基礎護理模式干預。干預內(nèi)容:①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幫助患者認知晚期肺癌的病變特點及相關(guān)治療方案、誘發(fā)因素等,告知患者忌煙酒等注意事項,積極預防感染等;②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相關(guān)指標的監(jiān)測,包括心率、呼吸、血壓、脈搏、肺部呼吸音等情況,常規(guī)做好記錄;③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并叮囑患者以低鹽、低脂食物為主,忌高油高脂飲食以及暴飲暴食等;④按照階梯及個體化原則對患者實施疼痛護理,緩解患者疼痛等;⑤日常檢查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情況,囑患者保持口腔清潔衛(wèi)生,減少口腔潰瘍等發(fā)生,確?;颊叽蟊阃〞车取?/p>
1.4.2研究組 實施基于人本理念的姑息護理模式干預:制定詳細計劃與目標,以人本理念為原則,從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會問題方面入手進行干預。干預內(nèi)容:①環(huán)境干預。考慮晚期肺癌患者的病情較重,盡量為患者安排單間病房,病房設施要確保齊全,營造一個人本為基礎的關(guān)懷模式病房,同時囑家屬協(xié)助,共同為患者營造家居氛圍,讓患者安心,依據(jù)患者喜好,擺放衛(wèi)生清潔的飾物等,可以酌情播放輕音樂。②舒適護理。以人為本,評估患者狀態(tài),合理采取止痛干預,最大限度緩解患者的疼痛,減少身心不適;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合適途徑建立靜脈通道,避免因穿刺過于頻繁增加患者的疼痛;囑患者不可絕對臥床時間太久,在情況允許下適當變換舒適體位,并鼓勵患者可每日短時外出2次左右,多與外界接觸;對于長期需臥床者,可定時為其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肌肉萎縮,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同時為患者進行皮膚護理干預,選擇合適的電氣褥,以患者舒適為主,保證皮膚清潔,主動幫助患者翻身等,減少壓力損傷。③睡眠護理干預。確保患者睡眠質(zhì)量,避免其他干擾。當患者選擇平臥位休息時,詢問有無呼吸困難,若發(fā)現(xiàn)呼吸困難,可適當抬高床頭,幫助患者取半臥位休息。④營養(yǎng)支持。對于晚期肺癌患者,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水腫,應依據(jù)治療需求等調(diào)整液體輸入量,同時囑患者控制每日飲水量,禁止高鹽高脂食物,食物需種類多樣化,飲食原則以少食多餐為主。⑤心理支持與疏導。掌握患者情緒變化,患者對化療等治療方法不夠了解,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護理人員需要多與患者溝通,耐心為患者講解化療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等,告知可通過預防措施盡量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在護理中,護理人員多與患者溝通,站在患者角度,向患者傳遞正能量,提高患者信心,減少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同時重視家屬的參與,與家屬協(xié)同配合,共同參與到姑息照護中。此外要鼓勵患者以合情合理方式疏解不良情緒,如主動傾訴等。⑥死亡觀的樹立與教育。幫助患者正確認知死亡,樹立正確的死亡觀,進一步強化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克服對疾病本身與死亡的恐懼,耐心為患者與家屬講解病情的進展,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盡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需求,減少內(nèi)心的遺憾等。
1.5觀察項目 ①焦慮與抑郁情緒:干預前及干預2個月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8],兩個量表分別包含20個項目,SAS評分大于50分時表示患者出現(xiàn)焦慮,SDS評分超過53分時表示患者出現(xiàn)抑郁,評分越高,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加嚴重。②生活質(zhì)量:干預前及干預2個月后采用癌癥患者生存質(zhì)量評估量表(EORTCQLQ-C30)[9]評價2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價項目包括4個維度,分別為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與社會功能,每個維度總分100分,分數(shù)高低與患者生活質(zhì)量呈正比。③護理滿意度:干預2個月后,采用本院自行擬制的滿意度調(diào)查表評估2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數(shù)低于72分表示不滿意;滿意:72~86分;非常滿意:分數(shù)超過86分;總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非常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2組干預前及干預2個月后SAS、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干預2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P均<0.05),對照組均變化不明顯(P均>0.05)。見表1。
表1 2組晚期肺癌患者干預前及干預2個月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2.22組干預前及干預2個月后生活質(zhì)量EORTCQLQ-C30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EORTCQLQ-C30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干預2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EORTCQLQ-C30量表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干預前及對照組(P均<0.05),對照組各維度評分均無明顯變化(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晚期肺癌患者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生活質(zhì)量EORTCQLQ-C30評分比較分)
2.3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晚期肺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例(%)
癌癥患者一旦獲知自己病情,均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加之放化療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癌細胞的轉(zhuǎn)移以及對神經(jīng)組織的侵襲產(chǎn)生的疼痛感,對治療期望值過高,病情一旦得不到控制,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恐懼、暴躁甚至厭世等極度悲觀情緒[10-12]。
臨床中既往對于行放化療治療的晚期肺癌患者更注重治療,護理干預重視不夠,缺少人本思想,多不能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恢復。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患者更加注重個體感受,希望獲得更好的治療照護。
基于人本理念的姑息護理模式是在“人本”思想支持下,由以疾病為護理中心逐步過渡到以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強調(diào)以人為本,重視患者的感受,強調(diào)為患者提供更加細致、科學與全面的護理服務,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生活與護理需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同時促進護患關(guān)系和諧等。本研究中研究組給予人本理念的姑息護理,通過為肺癌患者提供更加專業(yè)與人性化的心理支持,從而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緊張等負性情緒;在人本思想理論的支撐下,護理中對患者的社會關(guān)系進行分析,積極調(diào)動社會支持模式,引導家屬主動參與到姑息照護中來,讓患者切身感受到來自家屬和社會的支持與關(guān)懷,同時告知患者,只要通過積極治療,保持良好心態(tài),病情會得到控制,進而消除患者的厭世情緒等。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干預2個月后SAS、SDS評分均明顯下降且低于對照組,提示對晚期肺癌患者采取基于人本理念的姑息護理模式干預能夠明顯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與文獻[14-15]一致。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及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證實在基于人本理念的姑息護理干預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心理疏導、營養(yǎng)支持等積極全面的護理支持,提高了患者對病情的認知,緩解了不良情緒,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認可度,進而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晚期肺癌的護理干預中,采取基于人本理念的姑息護理模式干預可明顯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對護理的滿意度,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