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梅的父母都是老師,所以小時候的她經(jīng)常有機會跟著父母去學校。在她的印象里,母親對待自己的學生一直很溫柔、和善,從不發(fā)脾氣,因此孩子們也常常主動來找她聊天,這樣和諧的師生氛圍,給年幼的康梅種下了一顆為師的種子。大學畢業(yè)后,康梅也正式成為一名小學教師。
從事語文教學多年,康梅深有體會。很多老師在教語文課本時,把一篇篇美不勝收的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甚至被拆卸成枯燥的字詞句的文字游戲。但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家園和心靈世界,而不是簡單的智力培養(yǎng)和純粹的技能訓練。在教學《精衛(wèi)填?!芬徽n時,一個學生就曾問道:“海這么大,精衛(wèi)怎么可能填得完呢?它就算是神仙也做不到吧!”孩子的想法往往很天真,但對于他們的問題,康梅都會很耐心地解答?!按蟾啪l(wèi)也知道自己很難把海填平,可是不去嘗試又怎么知道不可能呢?這也告訴我們無論困難多大,只要敢挑戰(zhàn)就有成功的可能?!边@種自由輕松的談話既解決了孩子們的疑惑,也讓孩子們明白了道理。
在康梅看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動態(tài)、自由、主動、多元的閱讀氛圍。學生一旦沖破空間的桎梏,就會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煥發(fā)出滿腔熱情?!拔易x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有一個班級整個學期都沒有正式的語文老師,每次語文課學生就鉆進閱覽室讀書,一個學期下來,所有老師都擔心這個班的成績,但出乎意料的是這個班的語文成績居然超過了其他班?!笨得犯袊@,原來閱讀積累對學生有多么重要。
那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走上自主閱讀之路呢?這困擾著很多學生家長,康梅摸索出了一套方法。首先,盡早讓孩子接觸書籍。家長越重視早期閱讀,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就越濃厚。早期閱讀可以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可以在家播放一些讀書的音頻,給孩子營造一個耳濡目染的閱讀環(huán)境。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可以采用親子閱讀、你我互讀、講故事聽讀等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進入高年級,就可以完全放手讓孩子遨游在圖書館。其次,以孩子的興趣為第一要素推薦圖書。想要建立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在選書時應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自己選擇一些感興趣的書籍,以培養(yǎng)閱讀興趣。再者,閱讀的最好環(huán)境是家庭,愛閱讀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出愛閱讀的孩子。父母需要成為孩子閱讀的榜樣。最后,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家里隨處都有圖書,家長隨時都可以讓孩子在書海里暢游。
而在學校閱讀教學的課堂,康梅也會通過滿足孩子們愿望的方法,促使他們愛上閱讀。一次班會課上,康梅問學生:“最近大家在閱讀時都表現(xiàn)不錯,你們希望獲得什么獎勵呢?”其中一個孩子說道:“老師,我們不想要什么獎品,我們希望能去實踐田里種一棵屬于自己的菜。”所有同學都附和同意。于是,她帶著孩子們種下了屬于自己的一棵菜。而這也成為康梅和孩子們獨有的默契,平時完成閱讀任務或者表現(xiàn)良好的孩子,就能去實踐田照顧自己的菜苗,一個小愿望的滿足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更讓他們在其中收獲了知識和樂趣。
一學期下來,孩子們的菜苗都在茁壯成長,一起長大的還有他們自己。這也是康梅心里關于成長最樸實和最生動的樣子,她說,就像孩子們陪著菜苗一起長大一樣,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己也在不斷變得更好。
康梅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城關第三小學聯(lián)盟商城路校區(qū)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