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軍
摘要:高中學校開設體育特長訓練,不僅是尊重學生個性愛好的表現(xiàn),也能夠為高中學生進入高等學府創(chuàng)造機會。但各高校在對體育特長生訓練時還存在很多問題,為了使高中體育特長生能夠安全、高效的達到訓練目標,針對教學改革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高中各學校應通過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實施科學的訓練方法、完善其硬件設施等方法提高對學生的訓練成效。
關鍵詞: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方法
引言: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育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高中學校不僅對文化課程進行了改革,也逐漸重視對學生體育素養(yǎng)方面的訓練、強化。體育特長生在在高中學習階段,面對升學壓力,不僅要將文化成績提高,而且要將體育專業(yè)技能做到同步提升,這給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個人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從高中體育特長生現(xiàn)狀分析來看,高中體育特長生普遍存在專業(yè)訓練成績較好,但文課化水平方面偏低;或文化課成績較好,但專業(yè)訓練成績較低的情況發(fā)生,這直接影響學生高考錄取率,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學校對體育考生教育教學水平缺乏科學的經(jīng)驗指導。學生不能合理處理文化課與體育訓練之間的關系,這是體育特長生不能達到符合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
各學校應用科學的訓練計劃來指導高中體育特長學生訓練,以此來挖掘學生運動潛力。首先,在課程安排上,高校應結合體育特長生訓練要求,科學合理的安排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時間、課時。通常情況下,學生應保證每周進行4-6次訓練,單次訓練時間控制在一個半小時左右。即可完成訓練任務。通過加強學生訓練強度,計劃好學生訓練生理極限值,來達到對學生體育技能訓練的強化作用,高校也應注重對學生文化課課時方面的安排,應留出充足的時間幫助體育特長生學習文化知識。一般來說文化課程學習時間應多于體育訓練時間;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年級不同體質、反應速度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教師對學生的初期訓練,應將訓練重點放在對學生肢體協(xié)調(diào)、力量訓練以及反應速度上,重視對學生基礎素質訓練,為后期提高學生訓練技能,打下良好基礎,在學生將要面對高考時,教師應將訓練提升到?jīng)_刺階段,在訓練時應重點將高考測試內(nèi)容與訓練模式相結合,重點加強學生爆發(fā)力、技巧能力的提升。還應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通引導,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在考試中將所學知識發(fā)揮到最佳水平。
二、提高教師學科素養(yǎng),更新教學觀念。
高中各學校應引進具有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的體育教師,使具備先進訓練技巧的教師充分發(fā)揮的引導帶頭作用,提高體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學校在招聘人才時,應提高招聘要求:體育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體育技能,還應具備專業(yè)教學技能以及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體育師資力量。在教師日常教學活動中,學校也應安排教師參加學習先進訓練方法,通過召開講座與研討會的方式,使教師通過學習交流,更新教師教學知識庫,確保能夠在培訓中正確使用訓練方法,以減少學生的運動傷害。學校還應注意加強對教師心理方面的建設,使學生正確認識體育人才對我國發(fā)展的重要,轉變教師對體育學生的輕視觀念。教師自身也應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學習先進的訓練方法,并通過自身訓練實踐,尋找創(chuàng)新的訓練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生制定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使學生能適應訓練強度,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
三、體現(xiàn)功能訓練的循序漸進
教師在制訂訓練計劃時,訓練項目的結構要由簡單到復雜,次數(shù)要由少至多,身體負荷要由小到大,練習時長要由短到長,不能一開始就進行高難度高強度的訓練,不然不僅學生對訓練動作難以理解,還會對訓練動作完成的質量有影響。通過適應性規(guī)律可以看出,當訓練方式一成不變時,學生的技術水平就會有所下降。所以功能訓練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必須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水平逐步提高。
四、學校應完善硬件設施
學校應加大對體育場地以及訓練設施的資金投入。建立專門的多功能體育訓練館場地。體育館內(nèi)設施應根據(jù)體育特長生訓練項目配套完整,安全措施也應一應俱全,例如,因為標槍,應建立專門的投擲場地。應配備足夠的訓練設備并對其進行定期養(yǎng)護,將標槍肩部進行定期打磨標槍場地扎痕填平。場地周圍應配備防護網(wǎng)等保護措施防止路過人員受傷。場地客人配備專人進行管理與打掃并制定詳細的設備管理制度與申請使用流程。僅對本校體育特長生訓練時開放。做到場地專用。高校也可根據(jù)體育特長生實際上課情況對培訓場地,對外出租,租金可用于對場地的日常維護,以及對新項目的場地擴建。
五、實施合理、高效的訓練方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安排適合學生的運動負荷及科學的運動訓練方法。應對學生體育能力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使其逐步提高體育技能,應重視學生的課前準備活動,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進先進的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教學,播放關于訓練前應做的準備活動以及在訓練時損傷的急救措施。在教學前,讓學生做好準備活動,使學生的關節(jié)周圍韌帶以及肌肉進行牽拉,受力部位活動開,應將耗費學生體力的運動鍛煉放在學生體力充沛的時間段進行練習,使學生不至于體力不支、運動疲勞出現(xiàn)安全事故。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對每位學生的體力與技術基本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在講述基本動作時,應讓學生盡量做到規(guī)范練習,不能冒進貪功。教師應讓學生先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在傳授高難度動作。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教授內(nèi)容要配合講解安全知識普及安全操作規(guī)范與動作要領,確保將學生運動中將傷害降到最低。例如,在對鉛球體育特長生訓練時,教師應讓學生對手腕、肩頸、腰、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進行充分活動。做好熱身活動后,教師對拿球姿勢、拋球姿勢、落地地點等一系列要領,進行詳細講解并作出示范。在初期訓練時,應先對學生的動作規(guī)范提出要求,加強學生手腕力量、腰部力量,使學生能夠將鉛球拋擲一定遠度;教學中期應強化學生身體核心、肌肉群力量、以及增加學生平衡性和協(xié)調(diào)性訓練;在沖刺訓練階段,主要加強學生拋擲鉛球地點準確性,對學生技術操作質量做到嚴格把關。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核心力量將每個階段的訓練應用到考試當中。通過系統(tǒng)訓練,以更好的提升鉛球專業(yè)學生訓練的效率,促進學生各項體育運動訓練有序開展。
結語:提高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對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學生本人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科學的訓練方法能夠保障學生訓練時人身安全,提高學生訓練效率,達到最佳訓練目標。學校以及社會各界應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體育特長生,提高對學生的體育訓練方法的重視與認知。學校應合理安排學生體育訓練與文化課課程,確保學生在訓練時也能重視對文化課的學習,保障體育特長生,身心全方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戚孫愷.對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功能動作篩查與訓練促進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2]劉學志.核心力量訓練在河北省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的應用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