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爽
海棠花歷史悠久,于四川最盛。有古詩曰:“岷蜀千里地,海棠花獨妍?!?/p>
然而,睡在海棠邊的杜甫,在成都草堂寫詩無數(shù),卻沒有寫海棠。杜甫為何不寫海棠?這是一個千古之謎。
主要原因是來自民間的傳說,太和四年,李德裕出任西川節(jié)度使,在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區(qū))建蜀派園林東湖,他從洛陽帶來海棠苗,并贈予以薛濤,從此成都才廣植海棠。此種說法,在新都民間有一定的流傳,但沒有史料可證,很難令人信服。
蘇東坡在詩中也提起過杜甫不寫海棠之事。蘇東坡跟歌女有交往,并贈詩她們,可是就不贈歌女李宜。李宜茫然并感到不好受,蘇東坡寫詩辯解曰:“東坡居士聞名久,為何無詩贈李宜。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題詩。”蘇詩的最后一句,給人的看法是,杜甫并非沒見過海棠。提及杜甫不寫海棠的,從唐代起就有。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說杜甫不寫海棠,是因為沒見過海棠的。
古時也有說杜甫不但見過海棠,而且寫過海棠?!恫枭郊肪硭牡摹逗L亩础分袇s說,杜甫不是不寫海棠,而是被人“取”了?!岸爬县M無詩,應(yīng)為六丁取?!标懹伍L時間居四川,他在《劍南詩稿》(卷三)《海棠》詩中自注云:“老杜不應(yīng)無海棠詩,意其失傳爾。”
上述所言,各有各的理,但杜甫沒見過海棠之說,還沒見古人言論過。
可是,杜甫為何不寫海棠?這個謎,古時就有人說過。
王禹在《送馮學士入蜀》中似乎道出了原因:“莫學當年杜工部,因循不賦海棠詩?!蓖跤碇f,杜甫不寫海棠,是“因循”。杜甫一生經(jīng)歷了唐代玄宗到代宗幾個皇帝,在他那個時代,很講究名字避諱。據(jù)《本草綱目》記載,唐朝時,因代宗皇帝名“預”,為避諱,把山藥原名薯蕷都改了。所以,王禹之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從古至今,杜甫不寫海棠之爭,就沒有停止過。不過,多數(shù)人認為,王禹之說,可信度很高。《花藝》中也說:確實,面對如此艷美的海棠花,詩圣杜甫卻沒有作過一首詠海棠的詩。原來他的母親名字就是叫“海棠”,所以他不作海棠詩,也出自對海棠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