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戒嗔
淼鎮(zhèn)的政府前年分來一個女大學(xué)生楊施主,她的住處就在茅山的腳下。
楊施主很好學(xué),戒嗔常常看到她帶著本書,一個人跑進(jìn)山里找個僻靜的地方讀書。
楊施主喜歡佛學(xué),時不時地會來天明寺坐坐,對于天明寺里的人,楊施主說自己最敬佩的人便是智緣師父。
她覺得智緣師父對于為人處世有著非常好的見解,能多聽他的建議,對楊施主這種初入社會的人,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住得近,楊施主幾乎每天都往山上跑,還會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告訴智緣師父,請教他應(yīng)該怎么辦,而智緣師父總會耐心地告訴她應(yīng)該怎么做。
寺里對楊施主最好的是戒言,因為楊施主常常會順便帶幾根胡蘿卜來給戒言,所以戒言遠(yuǎn)遠(yuǎn)看到楊施主就開始搖尾巴,大家也因此笑話戒言唯利是圖。
小鎮(zhèn)政府人員的編制是挺緊張的,楊施主進(jìn)入單位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編制了,所以楊施主屬于編外人員,并不是鎮(zhèn)政府里的正式職工。
為此,楊施主挺苦惱的,總覺得不太公平,因為付出了同樣的勞動,卻得不到應(yīng)有的收獲。
后來楊施主嘗試參加了一些城市里的公務(wù)員考試。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在稅務(wù)局的一次招聘考試中,楊施主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錄取了。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挺為楊施主開心的,因為大家說楊施主進(jìn)的那家單位待遇和環(huán)境都不錯,楊施主就要交好運了。
因為平日里接觸比較多,所以對于楊施主的離開,寺里人都有些舍不得,當(dāng)然大家還是替楊施主高興的。
楊施主自己顯得也不是特別快樂,仿佛有心事。
有天智緣師父在故事結(jié)束的時候,問楊施主有什么心事。
楊施主說,這兩年,每逢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和挫折,都會上天明寺來找?guī)煾競兩塘浚F(xiàn)在就要離開去外地了,忽然對自己不放心起來,覺得以后再遇見什么事情自己沒辦法應(yīng)付了,也沒有人可以商量了。
智緣師父笑了笑說:這個好辦,我送你一只有靈性的仙兔好了,你帶著它去城市里就不怕遇到麻煩了。
我們大感意外,從來沒有聽過寺里有仙兔這種說法。楊施主也很意外,隨即變得高興起來,向智緣師父仔細(xì)詢問仙兔的情況。
智緣師父帶著楊施主到了屋外,忽然伸手把戒言抱了起來,塞在楊施主手中說:這就是仙兔。
周圍的人一愣,紛紛呆呆地站著,看著戒言。戒言也很意外地看著大家看它,隨即在楊施主手中亂動起來。楊施主無奈地抱著戒言,抱也不是,放下也不是。
無奈之中,她忽然伸手在戒言身上重重地揪了一下,戒言痛得汪地叫出聲來,從她手中掙脫跑開了。
楊施主苦笑著對智緣師父說:戒言明明是條狗,怎么會是兔子呢?
智緣師父笑了,說:雖然我指狗為兔,但是楊施主自己也是有判斷能力的,并沒有完全認(rèn)同我的說法。
大家和楊施主都忍不住笑了起來,也覺得師父的比喻很好?;蛟S人生是要有這樣的一個成長過程,從依賴別人到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