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很多時候會頭疼孩子們之間雞毛蒜皮的矛盾。若處理不好這些矛盾,孩子們就會覺得老師不公平。孩子們鬧矛盾甚至打架,應(yīng)該怎么辦呢?
我的原則:先安情緒,再斷紛爭。
事件起因:
某一天,我班上茍昊然和袁亦樂突然打起來了。同學(xué)們把他倆拉開后,趕緊來找我。我看到兩個孩子像斗紅眼的小公雞,誰也不服氣。要不是幾個同學(xué)死死地抱住他們,他們還要打成一團。
“袁老師,是茍昊然先動的手!”袁亦樂見了我,就像見了救星。其他同學(xué)也表示,真的是茍昊然先動的手。
處理過程:
我冷靜地點點頭:“現(xiàn)在不論誰先動的手,先各自冷靜。兩位同學(xué),按照我們班的規(guī)矩,你們有什么矛盾,寫出來?!蔽夜室獠惶帷按蚣堋保菑娬{(diào)“矛盾”?,F(xiàn)在,孩子們在氣頭上,“把矛盾寫出來”,就是用紙和筆向老師傾訴自己的委屈。同時,他們在寫的過程中,自己的情緒也會慢慢緩解。我不聽他們述說,因為兩個孩子在述說的過程中,會因為對方總說對自己不利的話,情緒會更加激動。當然,各位“吃瓜群眾”(其他目擊同學(xué))也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如實地寫出來。
我班寫矛盾有一個模板,開頭第一句必須是:我以紅領(lǐng)巾的名義起誓,我寫的每句話都是誠實的。
等孩子們寫完,袁亦樂的憤怒情緒就消散了。事情的起因完全是個芝麻小事:袁亦樂覺得茍昊然喜歡跟女孩兒玩,就嘲笑他女兮兮的,導(dǎo)致茍昊然勃然大怒,給了他一拳。
我說:“袁亦樂,看你這張嘴,沒事找打?!?/p>
矛盾的源頭找到了,下一步就是解決方案——牽手。我上課的時候,對全班說:“今天發(fā)生的打架事件,全班同學(xué)都知道緣由了。多小的事,非得打一架不可?按照咱班規(guī)矩,罰你倆人牽手一節(jié)課?!蓖瑢W(xué)們都笑起來了。袁亦樂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主動地牽起茍昊然的手。但茍昊然顯然還是不愿意原諒他,扭過臉,不情愿地把手牽在一起。
下課后,袁亦樂拖著茍昊然,苦著臉又來訴苦:“老師,我已經(jīng)跟昊然道歉了,我也一直在主動地牽著他的手,可是,他不肯原諒我。真是個小氣鬼!”
“我就不原諒你,不可以嗎?”茍昊然雖然消除了憤怒,但看樣子并不打算跟袁亦樂做朋友了。
看到他倆的表情后,我說:“以后遇到事情,還打架不?”
“不打了!”兩個人異口同聲,生怕我又處罰他們。
我又接著往下說:“有時候,你一個無心的玩笑,真的很傷害人。大家都是好朋友,朋友之間,更要尊重對方,看重和對方之間的友誼,而不是傷害之后來道歉。你以為道歉就沒事了,還可以繼續(xù)做朋友。但對方可以選擇不接受你的道歉,不跟你做朋友。”
此言一出,袁亦樂呆住了。茍昊然卻一個勁兒點頭。
“因為朋友是給你內(nèi)心帶來快樂的人。你們的朋友,由自己選擇,而不是由老師來選擇。老師可以管住同學(xué)不打架,但老師無權(quán)約束每位同學(xué)選擇朋友的權(quán)利。袁亦樂,老師尊重茍昊然同學(xué)的選擇。如果你想挽回這段友誼,你自己去想想該怎么做?今天的談話到此結(jié)束。”我說完以后,示意他們離開。
兩個孩子離開辦公室的時候,茍昊然的眼神里充滿感激,也許是感激我理解他吧,而袁亦樂則滿面慚愧。
事件結(jié)果:
第二天,茍昊然的桌子上多了一個大紅蘋果。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誰送的。
后續(xù)追蹤:
這件事情發(fā)生在六年級下學(xué)期,兩個孩子畢業(yè)后還是好朋友。后來,袁亦樂跟我說:“我以為昊然跟我一樣大大咧咧,殊不知他是一個感情很脆弱的人。我以后要注意尊重別人?!逼堦蝗灰哺艺f:“我也有錯。其實袁仔(他對袁亦樂的昵稱)一直對我很好,零食每次都分給我。我當時覺得沒面子,就打了他一拳。我回家后也悄悄地跟他道了歉。”
處理方法:
寫出來——牽手——尊重你的選擇——講道理。
處理心得:
解決矛盾,不是斷是非,而是處理情緒。當孩子們的頭腦冷靜下來,自己也就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了。所以“寫出來”+“牽手”,這兩步是安撫孩子情緒的利器。最后,我們做老師的要尊重孩子們的選擇,這樣他們才能學(xué)會自我反省、思考。
大嘴巴說:
袁艷老師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推廣的。學(xué)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學(xué)習(xí),更是全面人格的培養(yǎng)。在家庭關(guān)系、學(xué)校關(guān)系、社會關(guān)系中,無論哪里出了問題,我們都應(yīng)該積極地引導(dǎo)他們,這種責任,不能全部都推給學(xué)校。學(xué)生,也正是需要在這種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歷練成長起來。犯錯不可怕,怕的是觀念的錯誤。向上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