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礎,而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核心素養(yǎng)與學生的成長和與發(fā)展息息相關,那么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應該如何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呢?本文從多角度閱讀、降低教學難度、完善思維體系、豐富情感體驗、加強自主性閱讀、利用對比閱讀六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6-107-03
【本文著錄格式】李美榮.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22,21(06):107-109.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亟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模式。但是很多教師沒有搞清楚閱讀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的關系,不知道怎么進行教學方法、模式的創(chuàng)新,不知道怎么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各項能力進行培養(yǎng),所以課堂教學的效率是不如意的,課堂教學的目標也沒有達到。鑒于此,下面提供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嘗試進行應用。
一、初中閱讀教學之多角度閱讀
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具有活躍的思維,但卻很難長時間地保持在活躍狀態(tài),這就會導致學生在進行文章的閱讀時沉不下心來找出答案,無法進行深入閱讀。雖然這樣的閱讀可以勉強對題目進行解答,但是準確率不高,答案較為片面。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開展多角度閱讀,讓學生找到不同的閱讀切入點,通過多角度思考,找到文章的核心內(nèi)容。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臺階》時,教師就需要知道,這篇文章中蘊含著一定的深意,而且聯(lián)系了作者的生活經(jīng)驗,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為了解答課后習題、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那么學生是無法掌握核心內(nèi)容的,是無法了解文章主題的。因此,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閱讀篇目的教學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手段,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這樣的導入語說出:“我國最大的特點就是地大物博,而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對自己的家鄉(xiāng)的風俗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可以透過這種風俗看到人情。《臺階》的作者來自農(nóng)村,而臺階正是作者居住的地方的獨特風俗。比如:房屋的臺階越高那么就證明主人的地位越高,所以他們那里的人都將高臺階當作了追求?,F(xiàn)在請大家將臺階當作切入點,對文章中提到的人物的性格進行探究,總結(jié)出不同人物的個性品質(zhì)?!痹诮處煹囊龑?,學生可以進行深入閱讀,并對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將風土人情當作切入點,就能循序漸進地讓學生理清文本的行文脈絡,即文章的背景是農(nóng)村,以風俗人情作為表現(xiàn)農(nóng)村生活元素的主要線索,進而引入與之相關的人物,再對人物背后的思想、品質(zhì)進行探究。所以學生可以獲得深入的人物感知,學生的思維線索會變得特別清晰,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閱讀教學的效果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降低教學難度
對學生而言,閱讀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學生在閱讀時,不僅要將主題總結(jié)出來,還要搞清楚文章的思想,感悟作者的情感。此外,大多數(shù)教師無法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閱讀教學最大的問題為脫離現(xiàn)實,所以學生不愿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將教學難度降低,需要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活動,進行有效引導。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桃花源記》時,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學生的基礎進行相應的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首先布置任務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含義,并且對相關的文言現(xiàn)象進行有效處理,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一定的知識。之后,教師可以進行引導,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體會文章內(nèi)涵。也就是說,教師可以承擔整合課堂內(nèi)容的責任,并且起到促進作用,使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對課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探究。但是教師要知道,這個階段的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多,能力有限,而《桃花源記》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在閱讀時學生常會遇到一些障礙。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進行及時引導,讓學生將這些閱讀障礙掃清,更好地感知到課文內(nèi)容。此外,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對課文主題進行探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比如,有的學生會說:“桃花源記屬于人們的美好理想、美好愿望?!庇械膶W生會說:“桃花源記的存在是值得考究的,因為那個時代的條件是有限的,而《桃花源記》中描寫的生活實在是太美好了?!庇械膶W生會說:“陶淵明在寫《桃花源記》時,借助桃花源寄托自己的理想是很正常的,但是為什么他要引入真實的人物呢?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進行探究的?!痹诖苏n堂教學中,教師考慮到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并基于閱讀內(nèi)容設計了教學活動,使學生進行了知識探究,所以可以將閱讀釋難途徑建立起來,降低教學難度。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完善思維體系
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將思維體系的完善當作了重點。因此,教師想要提升閱讀教學效率,就要盡可能引導學生構建完善的思維體系,從而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蘇州園林》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進行引導,使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開來,使學生將感知內(nèi)化。不過,在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時,教師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不能讓學生亂想。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告訴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給學生安排一些任務,如:找出這篇文章中運用的說明方法、順序,并對其進行深入探究、分析,搞清楚語言具備怎樣的特征。當學生成功完成任務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即:“我們國家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透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蘇州園林的景色不僅美麗且十分具有代表性,那么請你選擇一種你所擅長的修辭手法,嘗試用寫作的方式描繪蘇州園林的景色?!彪m然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學生所不熟悉的,但是勝在別出心裁、生動有趣,所以學生會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利用自己所熟悉的方法進行操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可以發(fā)散開來,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認知也可以凸顯出來。比如,有的學生將古詩《楓橋夜泊》當作切入點,逐步地引入了蘇州園林的美景。
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豐富情感體驗
語文這一科目較為特殊,與生活的聯(lián)系較為緊密,但是又高于生活。所以,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將生活與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并通過引導,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中的《臺階》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切實地感受到底層小人物的韌性、父愛的偉大。又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中的《背影》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使學生的各種感官都受到刺激,獲得不同的感受、體驗,將親情的偉大感受到。再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中的《老王》時,教師可以進行引導,使學生形成這樣的認知: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踐,使學生產(chǎn)生珍愛生命的意識,用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此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間接地了解社會、認識自我,可以將人生道理感受到、領悟到,可以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五、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加強自主性閱讀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將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加強自主性閱讀,需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
例如,在教學《變色龍》時,教師就需要知曉,只有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感受到每一次閱讀都是不一樣的,才能讓學生找到思考方向,才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才能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就《變色龍》這篇文章而言,將人物態(tài)度變化當作切入點,體現(xiàn)出了人物見風使舵的特點,塑造了一個“變色龍”的形象。然而,這篇文章并不只是在諷刺普通“變色龍”一般的人,更是在對沙皇統(tǒng)治下的官僚警察制度進行批判。如果教師采用當前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很有可能出現(xiàn)抓不住重點的情況。那么教師應該如何開展閱讀教學呢?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自主性閱讀利用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不過,教師要知道,學生的能力是有限的,為給閱讀教學的效率、質(zhì)量提供保障,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提出一些問題。如:文章為什么選擇“變色龍”?文章是對變色龍這一動物進行說明嗎?如果不是,文章主要表達了什么思想,有什么內(nèi)在的含義?這些問題具有層層遞進的特點,而且難度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相符,所以在進行自主性閱讀時,可以使學生形成清晰的思路,讓學生逐步地理解知識。而且因為這樣的閱讀教學是有最終方向的,所以可以將閱讀難度降低,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所在,使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活躍。
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利用對比閱讀
閱讀教學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對比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對比閱讀優(yōu)化閱讀教學,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發(fā)展自身的語文能力。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將文本內(nèi)容當作根本,選擇合理的資料,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對比閱讀的活動設計。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將閱讀內(nèi)容之間的相同點、不同點了解到,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學《老王》時,教師要知道,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且老王這一稱呼再普通不過了,老王的一生極其平凡,卻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那么“不平凡”。但若是直接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生根本沒辦法感受到作者筆下的不平凡,只會將課文當作一篇再普通不過的寫人的文章。那么教師需要怎么進行教學呢?簡單來說,教師可以將對比閱讀這種方法利用起來,使學生同時閱讀兩篇同一類型的文章,找到兩篇文章的相同之處、不同之處,更加深入地感受文章、體會文章。比如教師可以將同單元的《賣油翁》引入。賣油翁同樣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職業(yè),作者同樣借助文字體現(xiàn)出了賣油翁所具備的精神。但是,這兩篇文章是有一些不同點的,比如,一篇是白話文,一篇是文言文,作者所運用的描寫手法不一樣,體現(xiàn)人物精神的方法不一樣。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將兩篇文章利用多媒體技術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教師此時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文本進行對比。比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第一篇文章是講什么的?第二篇文章呢?它們的主題一樣嗎?類型一樣嗎?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方法體現(xiàn)思想情感的?文章的內(nèi)容存在哪些相同之處?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而且因為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能力不同、掌握的知識程度不同,所以會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在舉手回答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產(chǎn)生碰撞,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此種教學方式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可以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強化自身認知,核心素養(yǎng)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特別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教育部門提出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需緊跟時代發(fā)展形勢,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理念,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上述提供了幾種教學方法:初中閱讀教學之多角度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降低教學難度、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完善思維體系、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豐富情感體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加強自主性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利用對比閱讀,教師可以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進行運用。但是,教師需要注意,閱讀教學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考慮到教學內(nèi)容,而且閱讀包括課內(nèi)閱讀、課外閱讀兩種方式,教師需要將兩者的關系調(diào)整好。
參考文獻
[1]石珍.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 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 2020(1).
[2]陸佳麗.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課外語文, 2019(31).
[3]李蘭華. 淺談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 考試周刊, 2019(82).
[4]向少華.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9(20).
[5]伏書媛.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分析[J]. 情感讀本,2019(26).
作者簡介:李美榮,女,1971年生,廣西南寧人,本科,中級,研究方向為核心素養(yǎng)下語文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