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霞 張英民
(河南科技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xué)科 洛陽 471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屬于呼吸系統(tǒng)中較為廣泛、多見的疾病[1],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2~3]。有研究表明,維生素D 在消炎、抗感染等方面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其與腦部認知功能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4]。因此維生素D 與COPD 病情的聯(lián)系成為近年來重要關(guān)注點,具有抵御炎癥、加強免疫功能的維生素D 與COPD 患者存在著部分相關(guān)性的推測日益增多[5]。本研究旨在維生素D 對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療效及免疫功能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南科技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68 例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納入標(biāo)準(zhǔn):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6]中診斷標(biāo)準(zhǔn);處于穩(wěn)定期;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biāo)準(zhǔn):伴有嚴(yán)重精神疾病者;哺乳期或孕婦;伴有嚴(yán)重心、腎、肝功能障礙者;入組前半年服用過維生素D 類藥物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11 例;年齡30~75 歲,平均年齡(52.54±8.85)歲;平均病程(10.72±2.42)年。觀察組男24 例,女10 例;年齡30~75 歲,平均年齡(53.14±8.66)歲;平均病程(11.75±2.14)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平均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氨茶堿緩釋片(國藥準(zhǔn)字H50021920)口服,每次1 片,每日2 次;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注冊證號H20150323),每次1 吸,每日2 次。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增加口服維生素D3(國藥準(zhǔn)字H20073829),每次800 IU,每日1 次。兩組均連續(xù)用藥6 個月。
1.3 觀察指標(biāo) (1)25 羥維生素D[25-(OH)D]水平。在治療前、治療1 個月后、治療3 個月后及治療6 個月后,于空腹?fàn)顟B(tài)下抽取患者的靜脈血,離心后分離出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25-(OH)D水平。(2)炎癥反應(yīng)。在治療前與治療結(jié)束后,于空腹?fàn)顟B(tài)下抽取患者的靜脈血,離心后分離出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7(IL-17)水平。(3)T 淋巴細胞亞群。在治療前與治療結(jié)束后,于空腹?fàn)顟B(tài)下抽取患者的靜脈血,使用免疫熒光法檢測血 液 中T 淋 巴 細 胞 亞 群CD4+、CD8+、CD4+/CD8+。(4)免疫球蛋白。在治療前與治療結(jié)束后,于空腹?fàn)顟B(tài)下抽取患者的靜脈血,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5)肺功能。在治療前與治療結(jié)束后,使用肺功能檢測儀S-980A(四川思科達科技有限公司)測定患者的第1 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兩組患者25-(OH)D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25-(OH)D 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不同時間后觀察組患者25-(OH)D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25-(OH)D 水平比較(ng/ml,±s)
表1 兩組患者25-(OH)D 水平比較(ng/ml,±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1個月后 治療3個月后 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 34對照組 34 F組間/P組間F組間/P組間F交互/P交互27.45±7.14 26.51±6.27 33.280/0.000 4.156/0.007 3.820/0.011 29.82±6.3 232.34±6.58 26.34±6.54 26.49±6.63 34.88±6.26 26.63±7.14
2.2 兩組患者炎癥介質(zhì)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17、TNF-α 及IL-6 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IL-17、TNF-α 及IL-6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炎癥介質(zhì)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炎癥介質(zhì)水平比較(±s)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IL-17(ng/L)治療前 治療后TNF-α(ng/L)治療前 治療后34 34 t P 43.36±9.25 42.98±8.79 0.174 0.863 32.16±5.33 36.69±7.76 2.806 0.007 45.61±2.14 45.34±2.30 0.501 0.618 26.85±2.08 31.57±2.67 8.132 0.000 8.50±3.24 8.41±3.06 0.118 0.907 6.02±2.23 7.33±2.62 2.220 0.030
2.3 兩組患者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D4+、CD8+及CD4+/CD8+等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CD4+、CD4+/CD8+均顯著高于對照組,CD8+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CD4+(%)治療前 治療后CD8+(%)治療前 治療后34 34 t P 35.82±5.61 35.99±4.87 0.133 0.894 45.61±5.78 39.58±3.99 5.006 0.000 30.17±3.40 30.26±3.42 0.109 0.914 23.31±2.47 27.73±2.85 6.834 0.000 1.19±0.21 1.18±0.20 0.201 0.841 1.96±0.32 1.43±0.34 6.619 0.000
2.4 兩組患者免疫球蛋白比較 治療前,兩組IgA、IgG 及IgM 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IgA、IgG 及IgM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免疫球蛋白比較(g/L,±s)
表4 兩組患者免疫球蛋白比較(g/L,±s)
IgM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IgA治療前 治療后IgG治療前 治療后34 34 t P 2.52±0.43 2.58±0.41 0.589 0.558 3.21±0.52 2.75±0.47 4.051 0.000 11.35±2.37 11.68±2.30 0.583 0.562 16.72±3.21 13.93±2.68 3.890 0.000 1.36±0.26 1.34±0.24 0.330 0.743 1.72±0.28 1.37±0.33 4.716 0.000
2.5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FEV1、FVC 及FEV1/FVC 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FEV1、FVC 及FEV1/FVC 水平均顯 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s)
表5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s)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FEV1(L)治療前 治療后FVC(L)治療前 治療后34 34 t P 1.53±0.34 1.59±0.38 0.686 0.495 2.65±0.46 2.05±0.49 6.247 0.000 2.68±0.36 2.72±0.33 0.476 0.635 3.59±0.45 3.18±0.29 5.172 0.000 57.09±5.96 58.46±5.83 0.958 0.342 73.82±6.81 64.47±6.65 5.728 0.000
維生素D 具有促進鈣和磷的吸收,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的作用。近來有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D 可控制許多慢性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對呼吸系統(tǒng)、肺功能可起到良性作用,且25-(OH)D 水平與肺功能之間存在劑量依賴關(guān)系[7~8]。目前認為COPD 的發(fā)病機制為重復(fù)性損傷刺激會引起炎癥細胞浸潤,氣道黏液分泌增多,從而產(chǎn)生多種毒性物質(zhì)損傷肺部,形成惡性循環(huán)。近年來,如何減輕患者痛苦以及良性調(diào)節(jié)炎癥反應(yīng)成為國內(nèi)COPD 研究界的首要問題。
本研究使用維生素D 輔助治療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發(fā)現(xiàn)使用維生素D 的觀察組患者25-(OH)D水平更高,IL-17、TNF-α 與IL-6 水平更低,不僅CD4+/CD8+比值更高,IgA、IgG、IgM 數(shù)量也更多,這與胡斯育等[9]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由此可以看出,補充維生素D 更利于維持體內(nèi)維生素D 含量,且降低COPD 患者的炎癥反應(yīng),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原因推測為:25- (OH)D 是維生素D 在人體內(nèi)存在的形式,可以通過與維生素D 受體結(jié)合而影響T 淋巴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同時還能誘導(dǎo)巨噬細胞產(chǎn)生抗菌肽[10]。IL-17 作為Th17 細胞分泌的炎癥早期啟動因子,可刺激氣道黏液分泌,并可促進TNF-α 與IL-6等炎癥介質(zhì)參與氣道重塑,使中性粒細胞聚集,加重炎癥反應(yīng)過程。TNF-α 為腫瘤壞死因子,當(dāng)人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yīng)時,其在體內(nèi)大量生成釋放。同時IL-6也是控制人體內(nèi)免疫調(diào)節(jié)的細胞因子,一旦增殖失控,會導(dǎo)致T 淋巴細胞亞群CD4+降低,CD8+升高,造成人體免疫功能失調(diào)。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免疫球蛋白數(shù)量減少,會引發(fā)一連串的炎癥級聯(lián)反應(yīng)。COPD 為一種慢性炎性疾病,有研究發(fā)現(xiàn)COPD 患者體內(nèi)維生素D 的含量普遍偏低,認為通過補充維生素D,能使人體內(nèi)25-(OH)D 水平升高,從源頭上抑制人體炎癥反應(yīng)的發(fā)生,提高人體免疫功能[10]。本研究結(jié)果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FEV1、FVC 及FEV1%水平均更高,這與齊麗等[11]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說明維生素D 可有效輔助治療COPD。分析是由于維生素D 的補充減輕了患者體內(nèi)炎癥反應(yīng),通過抑制炎癥細胞的形成與活化,增強患者的防御能力,從而抵抗呼吸道感染,減輕肺部損傷,改善肺功能[12]。
綜上所述,維生素D 輔助治療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療效顯著,可提升患者25-(OH)D 水平,同時可降低炎癥反應(yīng),促進免疫功能改善,有很高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