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慈
當孩子到了兩三歲,父母明顯感覺到孩子需要一個玩伴。許多父母讓孩子開始過集體生活,送他們上幼兒園??墒?,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交到朋友,有些孩子甚至?xí)驗椴簧蒙缃欢艽煺?。父母若能檢視孩子在不同年齡交友的特性,便能適時地支持孩子。
● 社會行為還不成熟,但喜歡朋友。
● 開始注意別人的感受與看法。
● 除了特別要好的同伴外,通常會隨著游戲更換朋友。
● 喜歡“朋友”這個字眼,常掛在口頭上。
● 對同學(xué)有認同感,喜歡帶東西與朋友分享。
● 樂于玩合作性的游戲,懂得邀朋友一起玩。
● 開始有領(lǐng)袖人物出現(xiàn),也會形成較持續(xù)的友誼。
● 與同齡孩子相處愉快,較易聽從大孩子的話。
● 喜歡討好別人,從而獲得肯定。
對幼兒來說,朋友可能是“會一起玩”“互相知道名字”“不會搶對方的東西”的小伙伴。3歲的孩子通常不在乎對方的興趣、嗜好與個性。孩子對于朋友的定義如此單純與率直,以致于成人在不了解的狀況下,會誤會孩子“怎么對朋友如此冷熱不定”。
而四五歲的孩子,對于朋友的言行舉止就顯得比較在意。幼兒園中常見孩子因好朋友生病缺席或搬家、轉(zhuǎn)學(xué)而郁郁寡歡。也有些孩子長期缺席集體生活后再回到學(xué)校時,發(fā)現(xiàn)好朋友已經(jīng)很陌生。對于這些狀況,父母或老師有必要制造共同玩游戲的機會,讓孩子與同伴之間展開新的連結(jié),同時讓孩子知道有人了解他的心情,這也是支持孩子的方法之一。
幼兒在和朋友互動的過程中,得學(xué)會如何與別人相處,并解決在朋友關(guān)系中出現(xiàn)的問題。例如:小明和小安在玩積木,小莉想加入時,可能會先在兩人周圍走動、觀看,如果沒有被趕走,小莉可能就會蹲下一起玩,或以口頭表示:“我也要玩!”這時,如果再一次被接納,小莉就會確認自己是受歡迎的。
父母所能給予最大的幫助就是:了解、支持與示范,并提供指導(dǎo),例如:教孩子主動和人打招呼、樂于借東西給別人、擅長某種游戲、熟悉同伴間的語言或動作等,這樣一來就能幫助孩子交到朋友。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