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來
新沂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新沂 221400
隨機選取本院接診的160 例經中醫(yī)辨證為(氣虛血瘀證)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以雙色球的形式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80 例。對照組男41 例,女39 例;年齡60~80 歲間,平均(70.35±4.38)歲;病程30~180 d,平均(105.35±22.56)d。研究組男39 例,女41 例;年齡61~80 歲,平均(70.83±4.35)歲;病程29~180 d,平均(106.27±21.52)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和家屬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字。
納入標準:①結合臨床癥狀及顱腦影像學檢查,對患者的診斷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診治專家共識中醫(yī)救治解讀中關于該疾病的診斷標準[6];②均為年齡在60 歲以上;③患者均意識清晰,可正常進行交流,且生命體征平穩(wěn);④均伴有偏癱癥狀;⑤中醫(yī)辨證參照《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價標準》[7]相關內容,屬于氣虛血瘀型。
排除標準:①既往有神經肌肉相關疾病且影響運動的患者;②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③有精神疾病者;④影像學檢查沒有發(fā)現該疾病的患者及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⑤依從性不好且不愿參加的患者。
1.3.1 對照組 以單獨經筋刺法進行治療。①在治療前,根據患者偏癱的程度選擇穴位,對于上肢偏癱的患者,所選擇的穴位為手三里,合谷穴,太沖穴及曲池穴;對于下肢偏癱的患者,所選擇的穴位是合谷穴,太沖穴,陽陵泉穴和足三里穴;②對其針刺的部位表面進行常規(guī)消毒,選擇0.38 mm×40 mm 的一次性針灸針進行針刺,以捻轉的方式提氣,重復捻針,約180 s,留針時間為10 min,治療時間為1次/d,連續(xù)治療6 d 后間隔1 d,療程為4 周。
1.3.2 研究組 均采取注射用血栓通聯合經筋刺法進行治療。注射用血栓通(國藥準字Z20025652,規(guī)格:150 mg/支),劑量為450 mg 的藥物加入5%的生理鹽水250 mL 中靜脈滴注,1 次/d。并結合經筋刺法進行治療,其經筋刺法的施針方式及療程均同對照組一致。
觀察并記錄兩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治療前后的移動能力,運動功能評分,統(tǒng)計患者聯合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Barthel 指數改善情況,記錄兩組血清神經損傷相關指標改善水平。
1.4.1 治療效果 參考相關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8],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3 個指標,其中,顯效:結束治療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治療前相比降低90%以上;有效:結束治療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治療前相比降低幅度46%~89%;無效:結束治療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治療前相比降低幅度不足45%,甚至無變化??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2 移動能力 以改良的Rivermead 移動指數(Modified Rivermead Mobility Index, MRMI)評估表進行評價,總分15 分,其分數越低說明其移動能力越差[9]。
1.4.3 運動功能 主要采取卒中患者運動功能評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 MAS)進行評價,總分為48分,其得到的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運動功能越強。1.4.4 Barthel 指數 總分為100 分,其得到的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好。
新會計制度的實行也會讓行政事業(yè)單位財務人員在短期內有些不適應,主要體現在如何實現新舊會計信息的完整轉換銜接。新制度比舊制度更加完善,也更加適用于市場經濟形勢下的行政事業(yè)單位,所以新制度取代舊制度是必然趨勢,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行政事業(yè)單位的會計人員努力克服困難,攻克新舊會計制度銜接的難點,努力做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
1.4.5 神經功能缺損程度 以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hh Stroke Scale, NIHSS)進行評價,范圍在0~42 分,得到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神經功能程度越為嚴重[10]。
1.4.6 血清神經損傷指標 主要是血清S100B(S100B蛋白)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進行分析,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取相應試劑盒,根據流程嚴格進行操作。
采用SPSS 26.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經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667,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移動能力、運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組移動能力,運動能力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移動能力、運動功能評分對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mobile ability and motor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2 兩組患者移動能力、運動功能評分對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mobile ability and motor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arthel 指數及NIH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組NIHSS 評分,BI 指數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BI 改善程度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and improvement of B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3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BI 改善程度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and improvement of B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
研究組治療后的血清神經損傷相關指標均顯著改善,且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神經損傷相關指標改善水平對比[(±s),μg/mL]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level of related indexes of serum nerve injur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μg/mL]
表4 兩組患者血清神經損傷相關指標改善水平對比[(±s),μg/mL]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level of related indexes of serum nerve injur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μg/mL]
?
腦卒中又被稱為“中風”,主要是腦部動脈突然發(fā)生血管破裂或者斷流的情況,致使患者腦部出現損傷,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兩種類型的腦卒中。以缺血性腦卒中最為常見,臨床多以藥物治療為主,其致殘率和病死率較高。對其病因病機,中醫(yī)歷代醫(yī)學家對其均有一定的認識,例如《素問·風論》中指出,“風之傷人,或為偏枯,……其風中五臟六腑之俞……各入其門戶之中,則為偏風?!?,這便指出中風為外邪入中所引起[11]。在《素問·風論》中還有曰:“榮衛(wèi)虧外邪入中”,其以虛證為主。在《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指出,“氣血上沖,血苑于上”,主張邪實為主,且認為正虛為本,邪實為表,結合中西理論,有學者提出“氣血不足”為發(fā)病因素[12-14]。但不管是出血還是缺血性中風,其“瘀血”是共同點,血瘀是缺血性腦初中的結果也是其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活血化瘀是關鍵。一般情況下,缺血性腦卒中多伴有偏癱的癥狀,而偏癱患者在恢復的過程中,其重點在于痙攣的恢復程度,這對患者的活動及生存質量產生直接影響[15-16]。因此,如何有效地恢復偏癱癥狀,促進患者康復是關鍵。經筋針刺法聯合血栓通藥物治療具有肯定的效果,經筋主要是十二經脈之氣聚集散落在肌肉關節(jié)的體系,其經筋針刺法是根據經筋施針,具有通經活絡和解痙止痛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達到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與楊敏[17]的研究中,治療組偏癱患者通過實施針刺結合血栓通治療,其有效率達到92.41%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的結果一致,充分證實注射用血栓通聯合經筋刺法用于氣虛血瘀證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在改善相關指標方面,干預后,研究組NIHSS 評分(11.48±2.21)分、移動能力(13.66±2.31)分、BI 指數(63.83±6.32)分、運動能力評分(38.67±2.32)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與許雪梅等[18]的研究中觀察組經治療后,其NIHSS 評分(11.04±1.72)分、移動能力(12.98±2.36)分、BI 指數(62.53±6.37)分、運動能力評分(38.83±2.27)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的結果一致,由此可知,注射用血栓通聯合經筋刺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運動、移動能力,改善神經缺損程度,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通過根據患者不同的偏癱部位進行施針治療,刺激相應的穴位肌群,有效增加神經組織的活性。在改善患者血清神經損傷指標方面,研究組治療后的NSE(15.42±2.15)μg/mL、S100B(21.66±3.24)μg/mL 顯著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與孫芳芳[19]的 研究中NSE(14.65±2.33)μg/mL、S100B(21.84±3.36)μg/mL 顯著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的結果一致,說明,實施針刺聯合藥物方案治療能有效改善血清神經損傷指標水平。通過經筋針刺可有效刺激具有活性的神經細胞,加速其血清神經元的生產,進而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而注射用血栓通屬于中成藥,其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效果,現代藥理學證實,可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造血干細胞繁殖功能,還能擴張血管,刺激神經末梢,改善神經功能,最終達到治療的效果[20]。
綜上所述,通過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氣虛血瘀證偏癱患者實施針刺聯合藥物方案進行治療,充分體現了其優(yōu)勢,不僅效果肯定,同時更利于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在幫助患者恢復運動功能的情況下,改善血清神經損傷指標,可在界內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