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
摘要:課本劇作為日常教學的補充,因其取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貼近學生生活等特征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引入課本劇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也能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本文從小學英語一線教學實際出發(fā),分析了小學英語課堂中課本劇教學的影響因素和實施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本劇 ?高效課堂
引言
激發(fā)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要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教學,而課本劇對于小學生而言就是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
一、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概述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課本劇,指的是授課老師在充分研究教材、整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將課本內(nèi)容改編成有情節(jié)、符合育人要求、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小短劇。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是教學的輔助形式,能發(fā)揮部分學生的表演特長,增進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促進英語高效課堂的建構(gòu)。小學英語課本劇主要有直接模仿類、創(chuàng)新改編類、自主創(chuàng)作類等。其中,直接模仿類要求學生認真聽錄音模仿對話,為之后的分組表演做準備。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做到定人、定時間、定地點、定職責。
二、英語課本劇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課本劇表演對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要想演出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必須在技巧和方法上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比如怎么編劇本、如何扮演其中的角色等。由于教師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對于排演、改編等技巧也不甚了解,最終沒有發(fā)揮出教師應有的主導價值。
小學生的性格有差異,有的活潑開朗,善于舞臺表演;有的學生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自己。可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并不能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也就與課本劇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三、實施策略
(一)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分階段實施課本劇教學
既然是課本劇,那么課本的作用就應該得到彰顯。在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教材為依托,通過分析研究教材,找準教材中能夠與課本劇結(jié)合的點,不斷提升自己的課本劇教學水平。教師不能死板教條,照著教案去教書,必須要用心研究教材,整合相關教學資源,讓學生更容易對教材做出自己的理解,為課本劇表演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依據(jù)學生水平,課本內(nèi)容劇本化
課本劇的內(nèi)容一定要適合相應年級段的小學生,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先將課文改編成有情景、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情節(jié)有趣的小故事,在課堂上配以音樂、游戲等,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而且,課本劇的表演者是學生,如果劇本內(nèi)容不生動,不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也就不能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了,同樣也就達不到課本劇教學的效果了。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選擇符合當下小學生實際和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內(nèi)容。
劇本的選擇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①劇本的文本語言略高于孩子目前的英語水平。這樣既可以使孩子在課本劇的排練、實踐過程中語言能力有所提高,又能使他們的社交能力有所提升。②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的內(nèi)容要與時俱進,要了解孩子們的“流行元素”,突出時代感,這樣才能把在課本劇中習得的語言知識更好地服務、應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課本劇教學也好,其他形式的情景教學也好,都是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語言技能。
我校開展“快樂英語劇本創(chuàng)編大賽”時,在活動目標、參賽對象、比賽要求、比賽程序、獎項設置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要求,例如:學生創(chuàng)作的劇本可以是學生知道的或感興趣的經(jīng)典故事進行改編的,可以是根據(jù)英語課本知識編寫的,創(chuàng)編內(nèi)容要積極向上,富有趣味性,書寫規(guī)范工整。英語教師可對班級學生進行指導,可在創(chuàng)編的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從而獲取良好的藝術效果。
(三)找準角色定位,發(fā)展學生能力
教師在課本劇的教學和后期的排練表演中應充當引導者、組織者、解惑者的角色。教師是整個活動的組織者,組織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參與活動,負責紀律和排演計劃的安排問題;同時,教師還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熟悉課本劇的內(nèi)涵、形式、作用以及排演操作流程,指導學生將排演活動與日常英語學習緊密、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最后,教師還應扮演解惑者的角色,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為學生答疑解惑,這種答疑解惑不僅僅局限于具體的語言知識層面,還包括學習方法、組織技巧、表演手法以及學習心得等方面。
在課本劇的排演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參與者和執(zhí)行者,而教師則應該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引導、組織與幫助。在課本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成為一名“導演”,要選擇合適的劇本,選“演員”,制定相關規(guī)則等,然后“小演員們”才能自由地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不要一刀切,讓學生充分發(fā)揮。
(四)合理劃分層次,有效實施評價
英語課本劇教學不僅對英語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生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階段的孩子們自控能力較弱,課本劇教學必須要有前期的示范。特別是在低年級段,教師應首先讓他們學會模仿,等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jīng)驗之后,逐漸讓他們加上自己創(chuàng)造的內(nèi)容,表演形式可以是個人表演也可以是集體表演。
“課本劇”,顧名思義是圍繞課本開展的,也必須以教材內(nèi)容為活動前提,以英語課文文本中的語境為主線。小學生們在喜愛英語課本劇的同時,也經(jīng)常會“誤入歧途”:為了表演而表演。這只是純粹的玩耍,違背了英語課堂的教育初衷。所以課堂就需要評價體系。首先要以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為基礎,然后在選“評委”時要多元化,老師和學生都要參與,確??己私Y(jié)果公平、公正、公開。同時設置一定的激勵機制,給予優(yōu)勝小組和優(yōu)秀個人以精神或物質(zhì)上的獎勵。在表演時,對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大膽表現(xiàn)應及時給予肯定??傊?,以鼓勵表揚為主,適當提出改進意見。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還可以鍛煉他們自信、樂觀的性格,體會到成功之后的快樂,滿足學生自我實現(xiàn)方面的需求。同時,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英語專業(yè)的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提升自我綜合素質(zhì),才能讓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扎實有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柳曉麗.編演小學英語課本劇,開辟學習新天地[J].校園英語,2019(4):134.
[2]胡靜.情境教學——英語課本劇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考試周刊,2018(37):117.
[3]黃遠振.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要義與創(chuàng)新邏輯[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6(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