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慧,趙志明
(1. 湖南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湖南 湘潭 411201;2. 湖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積淀、創(chuàng)造、整合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文化類型,是與時俱進的開放性文化。我國紅色文化資源形式多樣,可以運用于不同的領域,發(fā)揮不同的效果。國家強調要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意味著可以發(fā)揮紅色文化歷史痕跡價值功能、文明傳承價值功能、思想教育價值功能、經(jīng)濟開發(fā)價值功能等特性,使人樹立愛國主義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紅色文化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沖破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和作用效果。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開放性、時代性、民族性、人民性的特點。
體育活動是新時代學校必不可少的常規(guī)活動,既可娛樂身心又可以改善體質。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具有健全人格和強壯體質的合格學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新時代其必須具有愛國主義意識。以學生體質健康與紅色文化為導向組織體育活動,科學設計活動形式,引用紅色文化開展學校體育活動,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體質和意志力,還可以促進其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使學生堅定對國家的感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形成健全的人格。
紅色文化繼承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物質文化形態(tài)、制度文化形態(tài)和精神文化形態(tài)三者的有機結合。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既能有效提高身體健康水平,還能進一步發(fā)展智力,加強基本的活動能力。學校體育活動和紅色文化的功能看似沒關聯(lián),但是二者既有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的互補作用又有培育學生身心健康的共同功能,如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節(jié)儉樸素、不畏困難、勇于創(chuàng)新等傳統(tǒng)美德的相通之處,其更大的作用是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且紅色文化完全具備在新時代學校體育活動中開展的條件,體育活動形式可以包含許多特色的教育目的,如學校可以組織紅色文化的競賽活動、紅色游戲的演繹動作、紅色運動服的設計等,形成運用紅色文化開展學校體育活動的基礎。2020年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少先隊要高舉隊旗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團結、教育、引領廣大少先隊員做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因此,新時代學校各級領導和教師要重視學生思想教育和身體教育的結合情況,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和體質健康水平。在學校體育活動中融入紅色文化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身體教育二者的互補性體現(xiàn)在實踐活動中,因此學生德育和體育工作的融合是其最佳的教育創(chuàng)新途徑。
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其中的物質文化包括革命紅歌、革命戰(zhàn)爭遺址、紀念地等實物,如革命理論、路線、方針、綱領、政策等都是紅色文化的珍寶。學校體育活動是在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挑戰(zhàn)學生身體活動能力的極限,使學生身體出現(xiàn)反應和適應的活動。在學校體育活動如田徑、足球、籃球、排球、健美操等多種項目中,培養(yǎng)學生迎難而上與不畏艱難的精神和紅色文化中革命精神是相互聯(lián)系的。學生在參與學校體育活動過程中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如夏天的田徑活動和室外體能游戲,學生要忍受高溫、炎熱、干渴、心率加快等極端情況,這些都讓學生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不屈的奮斗精神去克服身體的各種不適感。因此紅色文化所蘊含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優(yōu)良品質是學生在各種學校體育活動中所需要錘煉的。
運用紅色文化組織學校體育活動的方式,使學生親身體驗在學校體育活動中心率加快和不適感等情況,同時聯(lián)想和感悟紅色文化中的拼搏精神,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堅持和開發(fā)身體活動能力的極限,并融會貫通地理解和通過實踐活動體驗其中的紅色文化精神實質,在完成學校體育活動任務的情況下發(fā)揚和傳承這些優(yōu)良品質,學校體育活動能促進革命中的優(yōu)良品質被學生充分吸收利用。
紅色文化與學校體育活動的教育關系見圖1。其中,紅色文化教育功能包含愛國的信念、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革命精神等,身體教育功能包含力量、速度、靈敏、協(xié)調能力等,意志品質和教育功能的交叉部分是通過紅色文化和身體教育共同塑造出的團結合作、勇敢拼搏、信念堅定、求真務實等品格。
圖1 紅色文化與學校體育活動的教育關系
各級各類中小學校要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組織學生開展每天1h體育活動,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次課外體育鍛煉,因此教師運用紅色文化組織學校體育活動必須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我國豐富的紅色文化活動包括舉辦紅色專題講座、學習紅色體育活動標語、閱讀紅色故事書、唱紅歌、觀看紅色勵志電影、書寫紅色勵志格言、情景體驗紅軍長征歷程、參觀紅色革命遺址景區(qū)等,中國共產(chǎn)黨氣勢磅礴的革命史、震天撼地的建設史、披荊斬棘的改革史孕育出豐富多彩的紅色資源,錘煉了昂揚向上的紅色文化,構筑起堅不可摧的精神譜系。因此,為促進紅色文化與學校體育活動更深入地融合,在實際學校體育活動中,體育器材室可以以紅色文化的文字裝飾,運動器材上可以有各式各樣的體現(xiàn)革命精神的標簽等,為運用紅色文化開展學校體育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基礎。
紅色文化的標語可以根據(jù)不同時期的革命精神來設計,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又可以樹立自信,使學生的學習氛圍朝氣蓬勃。例如,在“兩彈一星”精神、井岡山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北大荒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中選擇紅色標語,使學生體會艱苦奮斗的精神和更加廣泛的時代內涵。表1為不同革命精神的體育活動標語。
表1 不同革命精神的體育活動標語
在艱苦奮斗的革命中,革命戰(zhàn)士經(jīng)歷過陡峭的大山、缺氧的高原、偏僻的郊區(qū)、寒冷的雪地等,因此紅色文化經(jīng)歷的過程蘊含大量體育勞動史實。例如,在延安精神的形成過程中,人們在天未亮就開墾荒地、扁擔挑麥子、搬石頭、打稻谷,后來又學會打井技能、創(chuàng)建鐵業(yè)社、創(chuàng)建磨坊、新建縫紉社、修建重堤壩、建沼氣池等,這些工作無一不體現(xiàn)出體力活動的重要性。雖然這些都是由生活、生產(chǎn)需求所產(chǎn)生的體力活動,但是體育運動源于人類的生存勞動技能,因此紅色文化蘊含的這些就是與體育活動有關聯(lián)的形式。例如,在實際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扁擔挑麥子的動作運用于學生的體育活動中,學校體育活動中扁擔挑麥子小組比賽可以改為背人模式,把麥子的重量轉換為人體的重量;井岡山精神的紅軍攀爬過程可以轉變成學校體育活動中的單人登山爬動作姿勢50m跑比賽等。通過情景體驗法讓學生感受當時革命先輩在戰(zhàn)斗、生活場景下的身體和心理刺激,觸發(fā)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情感,讓其思想、身體、心理上收獲一定的沖擊和錘煉,教育的效果必然顯著。
紅色文化結合學校體育活動必須具有代表性和達到一定條件,一是所選紅色文化內容豐富,能應用于學生體育活動實踐中;二是所選的體育活動形式必須是高度安全的。其中,學生安全性是全面性的范圍,而紅色文化是嵌入其中最重要的主體。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包含紅色文化所反映的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是中華民族的無可取代的精神支柱。鑒于紅色文化資源所具備的強大感染力,其所蘊含的文化、精神遺產(chǎn),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資源,是規(guī)范學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踐行先進文化活動、完善個體行為的重要價值標尺。因此,教師要對體育活動游戲所蘊含的紅色文化進行考察,使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時代精神以及歷史內涵有所認識,把握學生思想教育和身體教育整體教學計劃的實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根據(jù)新時代學校體育教學資源和環(huán)境篩選出適合的紅色文化資源。以紅色文化情景游戲為例,教師可以把足球繞桿的三角形道具障礙比喻成井岡山的地形,讓學生繞過障礙完成任務,達到紅色文化融入學校體育活動的目標。
第一,由教師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歷史故事和內涵與體育游戲的融合應用下再進行考察和篩選。第二,根據(jù)教材設置體育游戲的應用,將紅色文化蘊含的各種形式和革命精神融入課堂設計教學的方案。第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使教案具有科學性、安全性、合理性等,體育教研組對教學方案進行論證修訂,最后得出最優(yōu)質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要包括學生的熱身準備活動、紅色文化內容、教材體育內容、身體鍛煉目標、安全問題等。
運用紅色文化組織學生體育活動不同于一般的常規(guī)教學,在體育活動環(huán)境中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以及氣候、安全等不確定因素。第一,為了保證安全、高效地組織體育活動,教師要借鑒紅色文化的制度管理來建立體育活動開展的管理服務制度,確認每個人的職責負責到位。第二,每個學生有各自的擅長領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在活動中讓每個學生成為管理者、學習者、服務者的角色,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和提高管理、組織、協(xié)調、應變等能力。教師更要強調紀律確保安全,讓學生明白個人的不理智行為和觀點不能強加于別人和團隊,因此一切活動都要聽指揮,這也是紅色文化蘊含的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第三,既要發(fā)揚學生獨立自主、勇敢拼搏精神,又要使其堅持完成體育游戲中的任務。當面對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時,學生要勇于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己的恐懼,在體能極限、心理極限的邊緣情況下,團隊和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堅定信念完成任務,以達成錘煉、磨礪學生思想、身體、心理的目的。
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決定了教學方案的效果,總會有許多影響組織開展活動的因素產(chǎn)生。因此,教師每一次組織學生完成體育活動后都應該及時進行師生之間的探討與總結,分析成功的經(jīng)驗以及要改進的地方??偨Y的不足之處要在下一輪的體育活動方案中體現(xiàn)彌補措施,加強修訂完善教學方案。隨著組織的體育活動等各方面不斷取得進步,學生和教師對體育活動和紅色文化結合形式會有新的收獲和啟發(fā),可為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課堂提供新的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出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圖2為紅色文化融合體育活動進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驗證示意圖。
圖2 紅色文化融合體育活動教學實施過程示意圖
學校學生體育游戲包括過關斬將比賽(木棒和管子)、同舟共濟2人比賽(木板)、運球接力比賽(籃球)、協(xié)同作戰(zhàn)2人比賽(排球)、2人3足捆綁跑比賽(繩帶)、齊心協(xié)力比賽8人、跳繩接力比賽(跳繩)等。我國紅色文化豐富多彩的基礎,為學生所需紅色文化內涵選擇了最佳的體育活動形式,為開展組織學生體育游戲運動的方式提供了多種可能。在室外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體育游戲形式與天氣環(huán)境的變化可以有不同的項目組合。因此運用紅色文化組織學生體育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條件可以設計不同方案。表2是依托紅色文化組織學生體育活動的案例。
表2 運用紅色文化組織學生體育活動形式方案
由于學生喜愛新穎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娛樂性的體育活動,因此運用紅色文化組織的學校體育活動形式多樣,能使學生在快樂中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并且自覺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時鍛煉身體素質和培養(yǎng)心理承受能力。這是一種將民族信仰政治教育、身體教育、意志品質磨煉融為一體,教學實踐以學生為主體,德育和能力為重點培養(yǎng)方向的創(chuàng)新融合教育活動,對于其他的常規(guī)教學課堂具有積極意義。